在此我不對價格高低作討論,而是討論台灣有那個住商混合的住宅有管理成功的案例?當初我去參觀時,只有特定樓層可選,而高樓層則屬於另一投資方(港資)所有。我詢問接待人員,這個建案的房子住商皆可,如何保證購入的客戶都是用於居住而非作為商業辦公室,接待人員對此回稱"這部分可由未來的住戶大會決定"。我的結論是,如果我打算自住,也希望左鄰右舍都是單純的住戶的話,我認為這個建案不會是我所考慮的,儘管它一再的強調建築品質(硬體),卻無法保證居家的隱私與單純性(軟體)。
若由住戶大會表決大樓內住宅用途可不可以容許商業辦公用途?考量到投資方港資所保有的戶數(一戶一票)?對於既要求品質又要求單純安靜的住戶而言,光論票數,我就注定輸了。
用如此高價買了所謂高品質的居住空間,但入住以後搭電梯時,未來可能會遇到上、下樓層與左、右鄰居辦公室的員工、客戶,這會是我要的理想居家環境嗎?品質能維持嗎?顯然不是我想要的環境與期待的居住品質!
再想想,台灣究竟有那個可以堪稱典範--直到目前仍然管理良好而不會龍蛇雜處的住商混合大樓?儘管璞園的家開價如此之高,而小弟也負擔的起,卻無法保證未來入住的居住品質,最終只好放棄。
以上!
小弟個人對璞園的家建案的感想。(我已是青埔的住戶,住了兩年覺的青埔環境確實好,所以想要再添購第二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