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崁新建案(合雄滙~明水苑&名軒夏朵)

inzaghi2 wrote:
我想問一下S大大 講了這麼多 想知道您之前有因為您如此精闢的分析 而賺到一些錢嗎 (單純只是疑問)
謝謝!!恕刪)


S先生已經坦言
看房子已經看五六年了
這段時間都沒下手

且金融海嘯判斷錯誤
沒買到便宜

您還這樣"虧"S先生
真是~~~~不應該

Kevin330 wrote:
下南崁多出好幾個新...(恕刪)


若是大家講的S先生是小弟,那麼小弟有下面的話要說

實際上,我不是投資客,所以沒賺房地產的錢,只是想以合理價買房而已
實際上,我不是投資客,所以沒賺房地產的錢,只是想以合理價買房而已
實際上,我不是投資客,所以沒賺房地產的錢,只是想以合理價買房而已
實際上,我不是投資客,所以沒賺房地產的錢,只是想以合理價買房而已
實際上,我不是投資客,所以沒賺房地產的錢,只是想以合理價買房而已

這樣,夠清楚了解我為何研究房市的動機嗎? 賺錢跟合理兩者,很簡單的分析就是,前者是投資及套利者所重視的,後者是自住消費者所重視的,所以我們的差別大家看出來了嗎??

另外,最後補充,金融海嘯房價幾乎沒有下跌,所以沒有便宜可撿,何來判斷錯誤之說?
其實我也不是投資客,我是自住的,但我想我和樓上大大最大的差別就是,我是真的很有誠意和決心要買房的人,所以我和代銷的議價過程絕不會是我一直堅持自己心中的合理價格,假設自己心中的合理價位是14萬元,那代銷開15萬時,你就掉頭走人了嗎?如果你真的很想買房,就會再和代銷談有沒有各退一步的空間,14.5萬能否接受?或是總價可否再去掉尾數,用個整數來談....代銷若想爭取你的業績,他也會有所表示,但這個完全是看你有沒有心要買這個房子,如果你總是以自己的價位去談,代銷也不想浪費時間在你身上,他寧可去開發其他比較有機會的客戶,因為現在的市場是這樣的趨勢,要買房的人還很多,你又不是他唯一可以賣的對象,這就是市場的現實...

而且有來有回才有成交的機會,如果只是單方面的一廂情願,是很難成交的,你可以不接受建商的開價或代銷的議價,同樣的對方也有權利選擇他的客戶,反正有成交,價格才有意義,如果你沒有成交,但別人成交了,那就是別人比你有更高的意願來接手這個房子,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一直等下去,等到有一天市場的確出現你要的價格,但這當中可能也耗掉不少機會成本(如房租及時間),我覺得6年時間算很長了,這中間股市都可以經歷2~3次的多空轉折了,該存該賺的都該要有了,我不諱言,在這6年間,我光是靠基金定期定額投資,都存到第二間房的頭期款了...幸虧去年底全部獲利了結拿來買房了,不然放到今天就是被套牢,然後又追不上房價,豈是一個慘字了得啊!

yeng131 wrote:
而且有來有回才有成交的機會,如果只是單方面的一廂情願,是很難成交的,你可以不接受建商的開價或代銷的議價,同樣的對方也有權利選擇他的客戶恕刪)


這就是那個小毛頭
看房子看了五六年~~一直((怨嘆))的因素

yeng131 wrote:
我覺得6年時間算很長了,這中間股市都可以經歷2~3次的多空轉折了,該存該賺的都該要有了,我不諱言,在這6年間,我光是靠基金定期定額投資,都存到第二間房的頭期款了恕刪)


yeng131大大您用心良苦了~!!

我真的不管那小毛頭有沒有買到房子

我只擔心~~一些想購買"新屋"的網友
被他錯誤言論影響~~而錯失良機

買"新屋" 與買"中古屋" 都可
但有些人~~就是要買"新屋"... 住"新屋"

Kevin330 wrote:
下南崁多出好幾個新...(恕刪)

哈,我是不知道S大哥之前的情況是怎樣,不過最近常看到他精闢的分析,我只是想看一下有沒有確實成交有獲益(不管是買便宜或是增值)的實際案例,如果沒有,純粹只是理論性的東西,也比較難說服人,這種投資或是置產的東西,事後來講,都是會講說我早就說會怎樣會那樣,看S大大是在科技業,一些科學理論,
也要經過實驗,之後試產,量產,這麼說也許有點偏掉了,只是想說如果你有實際的戰績,搭配你精闢的分析,再來這麼分享給大家,大家也會非常容易接受,不過既然是討論區,就........盡量發文吧,哈哈!!

Kevin330 wrote:
下南崁多出好幾個新...(恕刪)



沒辦法
這個問題已吵了快一年
從價格13-14一直漲到19-20

大部份應該是大台北地區的移民所致吧

相對於台北及新北市的房價
南崁及桃園市真是便宜好入手
再加上投資客的拉抬

一坪13-14萬的新成屋 只能懷念了
Sunnision wrote:
金融海嘯房價幾乎沒有下跌,所以沒有便宜可撿,何來判斷錯誤之說?


金融海嘯期間,新成屋是沒降價(建商hold住,後來V型反轉)

但5年內的中古屋是有便宜可撿的,唯下跌的幅度不大就是了。
(舉一例:藝文特區外圍建案--日光流域,超多低價屋,該區連法拍屋都爆多,原因在於房屋"全貸"。)

若S大關注的都是新成屋,自然會歸納為"金融海嘯房價幾乎沒有下跌",我想這應該也是S大看了6年房都沒有買的原因。

建議S大將看房的範圍擴大,有助於你對於房市的分析。

我的理解,房屋上漲有部份原因來自於"寬鬆的貨幣政策"。

美國大印鈔票-->釋放部分低利熱錢流進台灣-->台幣漲-->央行救出口,壓低台幣匯率(大約等同於台灣跟者美國一起印鈔票)-->台幣變薄-->房價相對上漲

當然房價上漲也包含炒作因素,過高的房價當然是不合理,

不過S要是以為可以再回到2~3年前的房價,那也是同樣的不合理。

yeng131 wrote:
其實我也不是投資客,我是自住的,但我想我和樓上大大最大的差別就是,我是真的很有誠意和決心要買房的人,所以我和代銷的議價過程絕不會是我一直堅持自己心中的合理價格,假設自己心中的合理價位是14萬元,那代銷開15萬時,你就掉頭走人了嗎?


Y大此言差矣,小弟絕對不是認為14萬的回價不行就拉倒,我在另外一帖有說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6&t=2302810&p=9

所以您所說的來回磋商這一點,小弟也沒有反對唷! 反倒是有人趁機又來亂戴帽子,明明上面那一篇是回給這個亂扣帽子的人看的,竟然也能打蛇隨棍上,目的只為了貶低跟打壓跟她不一樣的聲音,其心可議呀!!

yeng131 wrote:
其實我也不是投資客,...(恕刪)


代銷一定是守價第一, 若無重大因素絕不輕易讓價...

代銷也只有一定range, 主管一定比一線銷售員空間大,
找對keyman空間又比跟代銷廝殺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