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1260 wrote:
關於中正路由大廟到火車站這一段路的行人騎樓
我之前也寫信到中天新聞去,還用google map 詳細告知是哪個區段
連google map 的即時街景也能作證,即時街景也都看的到兩邊騎樓被兩旁商家都給佔滿了
雖然上面的資料不是很新的資料,但是隨時到那邊去看都可以看到兩邊商家如何把騎樓給佔用了

他們好像都沒有報導....


Jeff大, 您應該是找錯台了, 試試水果台或許比較有用...
看到中壢市長大力整頓夜市以及好幾條長期違規被佔用的道路, 拿出公權力鐵腕該拆就拆, 果然獲得多數民意的支持, 也讓中壢的市容大幅改善.
另外, 熱鬧舉辦搖滾音樂季, 還與「鑽石夜總會」節目製作單位合作, 在光明公園舉行全國才藝競賽總決賽, 近期會在電視台播放, 一整個搶盡桃園縣龍頭重鎮的風采, 硬是讓桃園市抬不起頭來.

回頭看看我們不作又不為的輸市長吧, 就只會搞土地公節, 不然就是歡迎神壇搭台高調作醮(最常在另帖述及的未來地王), 八家將陣頭駐耍, 整天砲鼓喧天魔音傳腦, 令人受不了的疲勞轟炸, 有點像是到了鄉下媽祖廟, 但是聲音聽起來更像是置身殯儀館旁, 想想桃園市的發展障礙, 還有哪個因素比這個人影響更大呢.
看到最近中壢市的城市行銷做得相當成功, 活動辦得也熱鬧非凡
其實人家也是費了一番基本功才有可能, 像光明公園也不算小, 主要應歸功前任中壢市長的遠見

當然近期現任中壢市長大力整頓市容, 摧枯拉朽, 把一些違規佔用有礙觀瞻的的毒瘤破除, 又為中壢帶來一番年輕新鮮的氣象

桃園市呢, 不只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戲, 甚至快擺爛到連把戲都耍不出來了, 搞了幾年的土地公八家將, 現在還在土地公八家將, 快變成怪力亂神的集中地了, 只靠著建商企業的努力粧點, 公部門私毫沒有一點創新突破的作為, 老市區依舊壅塞雜亂, 幾個卡住交通的老舊毒瘤市場依然不動如山, 一堆無尾巷也還是不想辦法貫通, 現有的幾座中型以上公園(藝文. 第一河濱. 陽明. 中正. 朝陽)還都是縣政府或前幾任市長做的, 要是認真打分數, 我看這位市長的政績可以算是掛零.
我記得有看過桃園市每年都編列相當高比例的預算用在排水系統修建, 可是卻看到一些老市區路段是年年剖開路面.開蓋清淤疏通再復原, 不僅影響交通外, 效果似乎也很有限, 感覺就像是變相消耗預算在養那些特定的利益工程業者, 而且年年耗費掉大筆預算卻不願做長遠有經濟效益的規劃改善.

為什麼呢? 誰都知道那麼小小一條排水溝瞬間大量雨水下來當然是不夠的, 再加上平時養護單位未盡職責, 任憑其他各種相關工程的土石流入溝內也不管, 日積月累淤積, 小小的排水溝功能還剩多少可想而知? 但若加大排水管道.落實監督並維持排水功能正常, 澈底解決問題後, 那些特定業者不就沒得賺了.

預算有限, 但是年年卻大部分消耗在這些無效益的做白工上, 錢就像丟到大海裡去了.
昨天傍晚在中正區逛了一圈, 發現有太多顯而易見該改善該做的卻不知政府機關何在, 慈文國中外牆與最近即將完工的建案 "紐約大時代" 之間的那段排水溝, 已經看不出溝體了, 加上附近居民有的闢菜園有的自行加蓋佔用, 還有家庭廢水直接排入的, 水質之差令人作嘔, 更是滋生病媒的絕佳溫床, 嚴重影響公共衛生.

再往前走, 中正路同德十二街口停車場旁的排水溝狀況也是差不多; 另外, 回程走到中埔五街 "竹城大和" 的正後方那條巷子, 在靠同德國小處, 竟然兩邊路面高度落差超過1公尺而無法銜接, 一如前面提到的 "紐約大時代" 與慈文國中外牆步道相隔短短幾公尺卻無法銜接相同.

這些建築物就像是一座座孤島, 跟相鄰的另一座孤島隔著鴻溝只能相望卻不能通行, 這些社區住宅建案都即將完工, 政府單位不趁著此時一併把公共設施完成, 非要等到大量居民入住抱怨不便後, 再來開挖二度施工, 或者是繼續擺給他爛, 這就是我們的政府.
後站自從HTC股價變高後,整個塞到不行,
先不說前後站因為鐵路分割,導致的交通窒礙難行,
光是後站到大南交流道,就只有桃鶯路、介壽路、小小建新街,
真是塞到爆!
小弟公司在桃鶯路上!
每天看著桃鶯路在上下班時間變停車場!近來真的是越來越塞!
路小車多!也不可能打掉拓寬!
前站也一樣!弄幾個停車位在一旁!把等人的機車趕到一旁去!
這樣看起來比較不亂!
站前十字路口一天到晚叭來叭去!
也不會把停車位改掉讓進入口更大一點!
唉!無解!

jong_tony wrote:
對於桃園縣政府的胡做..拆掉後若能恢復舊觀也就算了,但是很多原本的邊框被疊加木框時鑽洞裂損,勢必會提前破損,更可惡的是,現在出現一個個土石堆在人行磚道上一個多禮拜了都沒人管,有幾個好些的大致還有方形的樣子,但絕大多數早已散亂成一堆爛泥,最近又常有午後雷雨,這些沒有邊框的土石自然就隨著大雨四散亂流,弄得磚道泥濘要找人清理不說,流進水溝造成堵塞又要再花錢疏通,昨天颱風來,加上傾盆豪雨,我下午再去看一次,多數的土石堆果不出所料已流失大半了,恐怕都進了排水溝,真不知道這些官員是吃什麼的,他們為什麼總是放著最需要的工作說沒錢不做,卻把公帑不斷耗費在一些根本無效益的事情上,其實順著附近走一圈,同時就可以看到民眾自行養護得很不錯的範例,既美觀又耐久,跟這些公務員花錢亂搞一通形成強烈對比,可惜我們人民的納稅錢那麼不值,就這樣輕易被這些不用頭腦的官員亂花殆盡。
(恕刪)


看起來好像是包商的問題 理論上這些錢應該也是包商來出才是
就像之前花博一樣 出的錢是含維護的費用 如果包商這樣搞 錢也是花在他們身上的

不過如果因此讓行人跌倒受傷 包商跟縣府就難辭其究~

站前涼亭式的老圓環, 改成花圃圓環, 停車場依舊, 整個格局動線沒變, 雜亂當然不會改變, 我個人很早就投書縣政府, 建議配合捷運綠線規劃大廟到車站之間的地下街, 一來可以把現在站前違規佔用騎樓設攤的商家導入地下街合法經營, 有助地面上車輛順暢, 只要有手扶梯的便利, 行人會自然往地下街走, 出入車站的旅客走地下街免風吹雨淋日曬, 更重要的是安全又快速, 不必到地面上跟車輛搶道. 等紅燈, 至於站前, 當然開放成廣場, 最多設置一些意象的公共藝術品, 這些都不是很難去逐步推動的, 但是我們的官員, 連發想都不願意去想, 只想一天過一天, 一年過一年....

jong_tony wrote:
最可惡的就是政府官員, 明知騎樓設攤是違法, 卻放任公權力被斲傷而不執法(或說不能有效執法), 讓大眾行的權利被損害, 更讓那些攤販認為反正這樣也無所謂, 只要躲過偶爾才來的警察就好, 運氣不好被捉到就認栽繳罰款而已, 殊不知長期真正受損的是全體大眾的公益, 而造成此一積非成是爛攤子的正是我們不負責任的政府.
恕刪)


別氣了 又不是桃園市這樣 看看台中車站/基隆車站 如出一輒~
連西門盯/台北東區忠孝東路也是一堆躲警察的....
除非你派警察24小時站在那吧 不然人多的地方怎麼不會有呢
我倒覺得如果有需求的話就由政府出面規劃一區集中管理吧~
看看這麼有規劃的信義區 也在新光三越旁搞了一排攤販.....
我倒覺得真的讓市容醜的是亂停亂塞的機車 每次要閃那些突出的機車屁股就煩
不應該讓機車停人行道上才對~~

yh5jh7u wrote:
看起來好像是包商的問...(恕刪)

這絕對是官員督工.驗收的問題, 不管是找公務還是外包商來拆除木框, 都應該想到木框被拆除後, 留在原地的當然是突出路面.毫無遮攔的一個正方形土石堆, 風化雨淋過後會是什麼情形, 結果拆除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 期間歷經雷雨無數次.颱風一個, 現在那些土石多數已經在水溝裡看不到了, 有些商家怕門前泥濘影響觀瞻, 自行清理掉土石, 但是沒有商家的路段就只有靠大自然的力量去慢慢恢復原狀, 路過的民眾只好忍受雨天的泥濘, 這些都是百分百官員該負的責任, 要不是發包的官員不用頭腦, 沒要求包商一併清理土石, 處理到恢復原狀, 就是包庇包商驗收不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