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當初為什麼不設機場站....

在那邊說鬼島的,可別這麼袖手旁觀嘛,我們都住在台灣啊! 這麼犬儒嘴砲是無法解決事情的,至少, 我們可否拿出理智、起碼的智慧來討論一下?

我先說我個人觀點,接著再請願意持續深入討論的朋友繼續:
從交通規劃與都市計畫上來說,
高鐵都應該拉到機場,甚至台鐵都應該拉到機場。

當初桃園機場規劃階段就有這些構想。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googlemap

https://maps.google.com.tw/?ll=25.015618,121.255417&spn=0.238315,0.308647&t=h&z=12&brcurrent=3,0x34683d0eceda863f:0x54e44f52583a486a,1

其實當初高鐵拉進機場只需多往海邊繞約3.5km
工程上來講不是難事,規劃上也都沒問題。

但重點是,地主已經在青埔等著高鐵站了,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其他的高鐵站,

當初計畫要開發的新市鎮,可能只有竹北有起來,其他都很弱,
台南、嘉義都還停留在沙比人兇的狀態。

一方面,當初過分樂觀台灣經濟成長。
另一方面,政府長期被土地利益把持,那些地主,創造了議題以後賣掉土地就獲利了結了,哪管新市鎮的發展。

真是太奇怪了
怎麼不在我家門口蓋個站...
找到一篇討論高鐵設站之目的的文章
有興趣者可一讀,作為後續討論的基礎

原始出處

改變台灣國土空間的高鐵?

台灣的高鐵從民國79年籌備處開始、到87年BOT簽約、興建,96年1月通車,正式擔負起西部走廊區域間的聯結運輸功能,但由於當年高鐵定線時之種種因素,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及終點的高雄站,都離開原來的市中心有一段距離。如此一來,其優點是讓高鐵的「外溢」與帶動效果更廣、可規畫的空間更大;缺點則是因與市區有距離,可能降低民眾搭乘高鐵意願,讓高鐵的運輸效益降低。

其實迎接高鐵世紀,更值得重視的是高鐵帶來的空間革命與區域重整效果,交通建設的興闢不僅具有改變區域結構的潛力,同時亦是引導區域發展的先驅,間接促使人力、資源的積極開發和利用,從而對都市、區域的發展型態產生直接的影響。從地方發展、人口匯流的要件來看,地區的發展好壞,最關鍵的因素在核心產業引入就業人口、帶來消費能力、產生聚客效應後,才開始帶動地區的商業乃至房地產等服務業發展,最後架構出一個完整的區域經濟體系。高鐵是以「擴散效應」發酵,釋放政經、文化資源乃至人口,由高度集中的都會擴散到其餘地方,達到城鄉、區域均衡發展的目標;還是以「吸管效應」發功,藉著高鐵便利的交通,把所有資源與人口進一步吸入都會中,讓城鄉失衡更鉅;其結果端賴政府政策規畫的引導與落實,這對台灣長期的政經與社會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以國外例子來看,日本新幹線高鐵造就了東京及大阪兩大都市人口更集中,法國與德國則是相反,高鐵使得人口及經濟從大都市向外分散,造就了新興區域的經濟復甦。我們如何才能不重蹈日本覆轍,而達到德法高鐵的效果呢?

政府對高鐵站區的規畫,雖早已選擇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五大站區,但高鐵的站區都是在都市郊外,它的都市發展能量本來就很弱,交通系統也未完成,且台灣住宅用地明顯呈現供給過剩的情形,所以未來這五個站區能不能發展,還得看當地的基礎產業究竟有沒有吸引力,而引進產業的成敗,政府的規畫與政策影響最鉅,若不能結合住宅、土地使用政策,引進相應的核心產業,並將幾個短距的站區做為地方住宅發展的核心,即使高鐵站區的房地產案炒作得再兇,價格飆得再高,恐怕終究是鏡花水月一場。

以目前政府對高鐵站區的規畫、乃至整個國土計畫與區域計畫的執行來看,我們擔心屆時吸管效應會蓋過擴散效應;發展高速鐵路不能光靠鐵路軌道和車站,就期望促進區域發展,高鐵效益是否能成為提升台灣整體社會發展、拉近城鄉差距、平衡區域發展的契機與關鍵,不僅在政府的一念之間,更在政府的執行力。

ring78 wrote:
...(恕刪)


其實日本火車也沒有那麼厲害,能夠完全不會誤點

我從2008年起每年都在日本遇到誤點超過半小時的火車

無論是普通車,特急列車(相當於自強號),還是新幹線都有遇過

誤點原因也很多,信號異常啦,人身事故啦,火車撞到鹿啦,大雪/強風啦....

誤點時間從十幾分鐘到3個半小時都有Orz.......

deyugo wrote:
大哥
。要學也要學好一點的。浦東到虹橋有地鐵,但內行的都會去搭大巴。搭地鐵你是想在二號線中間被擠死,兩個小時才能到嗎?北京的地鐵就別說了,如果北京地鐵不是這個價錢堵車不就更嚴重?

北京地鐵:準時是個技術活
http://www.wretch.cc/blog/Mock/24547555

你想搭的是這樣的地鐵?

國際觀千萬不要只是中國觀,有更多跟台灣更像的例子可以舉,舉個大小就是台灣1/6面積而且還都是平地的上海,真的很好笑。


我是沒搭過2小時的2號線??(為何這麼久)
只搭過磁浮跟上海南站的大巴
想表達的一件事
雖然不是每個人的會利用到機場線
但是如果有個便利的交通
可以讓國人甚至觀光客很便利的進出台灣
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觀光客到台灣玩促進經濟發展呀
如果要講人家不好的可以講一大串也講不完
但是這有用嗎


最初的構想都是好的

但是執行下去............就是民代 跟 官員 炒地皮的契機了...........

更慘的是------連地檢署 跟監察院 都裝死 不敢去碰!!!!

走過那麼多國家,高鐵沒到國際機場的設計的確很少見.我的外國第一次來都會問我同樣的問題,為啥高鐵站沒盡最大的國際機場,只有公車及計程車.不過我能想到的決策是,爭取每一個鄉鎮設置高鐵站都比爭取設站桃園機場相較能凸顯"政績",且能符合全民拚經濟炒地皮的目的
lml640707 wrote:
台灣70%的國際線是在桃園起降
從南到北大部分的人要出國就是得去桃園搭飛機
我想高鐵蓋在機場是天經地義
不蓋在機場的原因我想除了利益沒有別的了



1.不知你有沒有看過高鐵的速度~~要轉個彎@@a
你以為是在蓋捷運那麼簡單@@
2.想必你應該不是桃園人~~~~也不是常在機場連絡道上跑...
在有高鐵跟大竹交流道以前,每每上下班機場連絡道必塞...
機場到1高 桃園交流道 八德交流道 2高 關鍵時刻必塞
3.現在有高鐵也多了個大竹交流道...
第二點的那些匣道口一樣還是塞........
4.機場每次班機多的時刻必塞
請問高鐵進去怎麼辦@@光蓋就嚴重引響飛航了吧

就算是利 益那又怎樣~~~沒錢的人還是沒錢~~
當你到那個位置想法很難不跟官商勾結的人一樣 人性本「貪」

================================================
桃園不飛國內線~~~每每要去外島~~我們不一樣去大園或家人載到機場或坐火車等方式上去
先說大園好了~~~大園坐巴士上去只到民權西路站要不要轉車 要阿
機場坐直通松山的車~~機場我要怎樣去家人載還是大園坐巴士進機場

再來火車更是離普
市區的人就不說了
八德、大溪、大園、蘆竹、觀音、新屋、龍潭等 除了桃園市中壢市平鎮市楊梅外其餘的光要到火車站不是坐公車就是家人載時間呢???30分鐘到1小時不等
到了火車站~~~~~等車坐車到台北、板橋、松山最少也要1小時吧!松山機場呢????????還要再轉公車捷運等
拜托~~~~~~~~我們桃園人有比較幸福嗎??
家人載也是要來回的錢跟時間吧!!!

1百多元高鐵小弟也坐過10 分鐘到台北很快吧!麻煩的來了~~~~~光要坐捷運就要走一大段路還要轉運換線.....天阿~~~時間又過一大半.......


政府官員就是這樣~~~~~~~~那一個人不自私又不貪的很少吧....

台灣就是這樣要怪誰呢???就怪自己出身清寒不是有錢人家小孩又不是暴發戶也不是田僑仔

elva0524 wrote:
就算錢省下來
為什麼...(恕刪)


推呀!!!
應該要為住桃園的人爭福利才對!!
jordanal wrote:
青埔離機場明明就沒有多遠..

為什麼高鐵不設機場站..不然牽一條線作個短軌也好啊

@@省得現在還搞條機捷 慢吞吞....

把錢省下來...台北市捷運再多蓋二條不是很好嗎??

...(恕刪)

是啊
只要天龍人有捷運就好了
桃園人都不用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