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弊案連連,你還信藝文特區有影城和百貨公司?捷運綠線?便利公車路線?青埔有航空城?

sizwu wrote:
你說的東西很多根本不必弄機場捷運呀!用我所講的傳統鐵路一樣可以帶動區域交通與發展,更別說北部地區很多都市計畫重劃區要靠的反而是公路,君不見整個"南崁新市鎮"都是靠國道才有今日 ps 請不要把南崁新鎮市跟中正藝文特區混為一談
新北市多的是重劃區 ex.五股成子洋重劃區/江翠北側重劃區/頭前重劃區/新莊副都心/塭仔圳重劃區/淡海新市鎮/林口新市鎮/樹林麥仔園/鶯歌鳳鳴重劃區.....光是新北市洋洋灑灑就一堆,北桃園還有經國特區/中路計劃區/蘆竹行政園區/八德都市計畫區,補足台北市的不足??先把新北市幾個重劃區弄完,把大台北的空屋率降低,再來說這種似是而非的話好嗎~~
東京/首爾/香港->你要不要去研究清楚一下人家機場線是什麼"鐵路系統"?你要不要去研究一下人家機場線的設站與行車速度?就拿你講的香場快線來說好了!人家35公里只設5站,設計商轉速度135公里/時->有沒有看到這種條件跟我規劃的傳統鐵路是比較相近的,而不是像我們現在的機場捷運~~


因為火車沒辦法開上林口,
機捷單純就是為了炒地皮用的,可以看看哪一站沒有綁著無數的利益輸送,
最後你會發現讓人民從台北直達機場根本只是附加的功能

A1雙子星
A2三重 (二重疏洪道延線)
A3A4副都心
A5A6塭仔圳
A7合宜
A9林口新市鎮
A10A11合宜
A12A13A14A15A16航空城
A17A18A19青埔
A20合宜
A21海華
A22老街溪

另外附贈葉世文上任的新聞,現在看起來真的是超級諷刺,
是庶民天堂還是貪污天堂?
葉世文走馬上任 期航空城計畫將桃縣變成庶民天堂

atiati wrote:
如果你還相信藝文特區...(恕刪)


SO...?

在這邊住了二十幾年了,看著這邊的變遷,有沒有這些根本不重要,還不是住得好好的
機場捷運的營運模式和傳統鐵路很類似阿,分快車和站站停的慢車....還有時刻表.
機場捷運時速也不是北捷的60~80km/hr而是100~110km/hr,是鋼輪而不是膠輪....
只是名字和車廂質感比較像捷運....

搞不懂怎麼會有人認為不蓋機場捷運呀!還說用傳統鐵路會比較好.
機場捷運的營運模式其實和目前的北捷差很多,連待避軌都搞出來了,比較像鐵路.
你的機場傳統鐵路最後蓋出來還是會很像機場捷運....幹嗎拘泥於捷運或鐵路.

就算你真的叫台鐵來蓋,同樣受限於坡度不能更快,同樣受限彎度不能掛大量車廂.
同樣要預辦登機和預掛行李.同樣也要開發沿線重劃區不然沒運量沒聯開收益,
同樣快慢車待避軌,同樣鋼輪,同樣,同樣.......
最後~,阿不就是換個名字的機場捷運而已....浪費那麼多時間.
高鐵局來蓋或台鐵來蓋,根本沒差,重點是機場聯外交通就是要求這樣的規格.

而且就算這條捷運不通到機場,溪北區域這條捷運線也是遲早會蓋,
因為政府還是得搞副都心和塭仔圳,五股新市鎮,以及林口新市鎮,
大台北都會區往外擴散,遲早得蓋捷運到新五泰交界.
很多計畫早在政府版的機場線定案前就確定了.
若市區捷運不和機場線綁在一起做,到時後也會有人罵,都已經蓋到新五泰甚至林口了.
為什麼不再延伸拉到機場? 真沒遠見OOXXGGYY......

Waffenss01 wrote:
機場捷運的營運模式和...(恕刪)


有人搞不懂就是拿一堆數據霹靂啪啦的說,實在是懶得回覆他

我住這邊幾十年,這裡為何要發展,要如何發展,會怎麼發展,縣府也開了好幾次會議說明了,有人搞不清楚狀況,單方面的自認為用火車一樣可以,只能說
可能是賣掉房子,然後現在買不回來

斯圖亞特 wrote:
樓主被盜帳號嗎回頭看...(恕刪)
本人所有言論出於自編小說,純許虛構 勿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Waffenss01 wrote:
機場捷運的營運模式和...(恕刪)


maupe wrote:
有人搞不懂就是拿一堆數據霹靂啪啦的說,實在是懶得回覆他...(恕刪)


1,"是鋼輪而不是膠輪",請問這句話關鐵路或捷運什麼了?台北捷運有鋼輪ex.板南線,也有膠輪ex.文湖線,你講這句話會讓我解讀成"你以為捷運=膠輪?" 是嗎???
2,速度差別:台北捷運商轉最高80公里/時,機場捷運商運最高100公里/時(110公里/時那是設計最高速度,不是商轉速度),傳統鐵路台鐵的商轉最高135公里/時,香港快線商轉最高135公里/時,仁川機場快線商轉最高130公里/時,請問你看出差別了嗎!
3,機場捷運經過的地區很多人口聚落不足卻為了設站而設了一堆沒有必要的荒涼站,如果是傳統鐵路就沒必要把站距弄得那麼小而硬搞出一堆荒涼站,以香港機場快線來說,35公里設香港站-九龍站-青衣站-博覽館站共五站(平均站距8公里多),仁川國際機場鐵路57公里設首爾站-孔德站-弘大入口站-A04站-金浦空港站-桂陽站-黔岩站-雲西站-空港貨物廳舍站-仁川國際空港站共10站(平均站距6公里多),桃園機場捷運呢??53公里設了25站(平均站距2.2公里),很愛提香港很愛舉首爾,怎麼不好好把人家的實際狀況給了解透徹先?
4,捷運跟台鐵適用的法源完全不同,機場捷運受限的是"大眾捷運法",台鐵是"鐵路法",蓋鐵路跟蓋捷運的土建成本與機電成本也不一樣,光是車站數比人家多,就要花更多錢在車站興建上與人事營運,不然當初的高鐵新竹站與高鐵台南站也是規劃興建捷運要聯絡舊市區與高鐵站之間,為什麼後來改成台鐵六家線與沙崙線?還不是因為興建台鐵的成本遠遠比興建捷運的成本還低!!!!
5,同樣要預辦登機和預掛行李->台鐵就不能提供預辦登機和預掛行李的服務嗎?
6,台鐵開行的路線為什麼要開發沿線重劃區?台鐵連結高鐵新竹站與台南站的六家線與沙崙線就是很單純的鐵路聯絡運輸,請問要開發沿線重劃區獲利的理由跟必要性在那?台鐵又不是民營公司!
7,同樣的坡度列車的性能不同,速度會一樣嗎?以為現在還是民國初年的鐵路技術與列車性能嗎!!?
8,溪北區這條捷運遲早會蓋的理由何在??新莊線新北市段的運量(從台北橋站~迴龍站9個站的日均運量進出只有12萬多,平均一站日均進出只有1萬3千多,其中3站的日均進出甚至不到1萬人,請問溪北區是何來條件說遲早會有這條機場捷運路線的捷運?我甚至可以跟你打包票將來這條機場捷運溪北區台北站~林口站這一段9個車站的日均運量總合鐵定不超過5~6萬!這其中還是機場~台北之間的機場客佔了一部份掉,如果真要細究單純林口~台北這幾站的市區通勤客(扣除機場客),那運量又更低!講白了"台一線"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住戶去支撐一條捷運,台一線幾乎都是過渡性的台北~桃園車流,嚴格說來台一甲的新莊線也是類似,整個車流很大,但實際會搭捷運的人次卻並非成正比,所以把市區捷運包裹機場捷運根本就是不倫不類->人家香港的機場快線跟市區地鐵"東涌線"可是分~開~的!


火車爬不上林口? 幫幫忙好嗎..台灣第一條鐵路就是從新莊迴龍爬到龜山再到桃園的...上林口不是問題好嗎
問題在"捷運"他們只會搞第三軌供電..有技術上的限制..跑不快..
要快一點可以改集電弓供電..把高鐵新幹現弄上來跑就好.反正軌距一樣.很難?對岸有鐵道部可以幫忙

ace018acer121 wrote:
我算是住在藝文區豪宅...(恕刪)
Waffenss01 wrote:
機場捷運的營運模式和...(恕刪)


既然機場捷運的營運模式和傳統鐵路很類似->但捷運興建成本遠高於傳統鐵路,很類似的東西用省錢速度又比較快的傳統鐵路就好了~再者傳統鐵路在中壢站還可以設計接上縱貫鐵路,也就是從中南部搭台鐵可以一車直達桃園機場!另外台鐵不是BOT為了要提高自償率搞一堆重劃區土地開發(從台鐵幾個支線就知道)最關係民生就是票價會比機場捷運便宜!台北站~桃園機場35公里(約松山~桃園) 區間車42元(悠遊卡打9折38元),機場捷運直達車規劃160元,普通車80元~~兩者差了很多

"副都心和塭仔圳,五股新市鎮,以及林口新市鎮,大台北都會區往外擴散,遲早得蓋捷運到新五泰交界"
其實這幾個地方就算蓋傳統鐵路也一樣有設站!!照網友前面的規劃:台北站-三重站-新北站-林口站-機場一航-機場二航-機場三航-高鐵桃園站-中壢站,對於這些重劃區新市鎮來說,它們還比較喜歡這種設站少可以快速進入市區的聯絡方式,不用拘泥於捷運站距要短的關係弄了一堆小站...我一些住淡水通勤台北市區的朋友有時候都會抱怨淡水線站站停的捷運太過於落落長...綜合一下,傳統鐵路比起機場捷運具有造價便宜+票價便宜+不用搞重劃區開發被批炒地皮+中壢站規劃直上縱貫鐵路...優點不少

如果台鐵的一流項目裡有:
效率(包含車速&其他............)

服務(包含預辦登機和行李&其他...........)

我認為未來的航空城捷運線應該給它一個機會。。。。
懇請各位01鄉親支持。。。。
環評拖下去,中央不給建,玩假的沒有東西怎麼支持的下去?端菜出來支持OK啦,端空氣出來就準備KO他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