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文寶/攝影
桃園縣長吳志揚昨天化身「吳老師」,為縣政府各單位科長級以上主管講解桃園航空城計畫,希望他們能作為散播桃園航空城的種子。
這場桃園航空城「說明會」,昨下午在縣府地下室二樓禮堂舉行,由吳志揚擔任講師,「學生」是縣政府各單位近500名科長級以上主管。吳志揚說:「如果連縣政府主管對航空城計畫內容都講不出來,那就不要期待一般民眾聽得懂。」
「台灣的命運在航空城,而航空城的命運就在各位的手中,因此大家都是有可能改變台灣命運的一群人。」吳志揚強調,航空城計畫將有效達成建設桃園機場、發展捷運建設、促進產業群聚發展、紓解大台北發展壓力及促進雙港整合發展等多項目標。
吳志揚透露,為了讓桃園航空城順利推動,縣政府將籌組「桃園航空城發展諮詢顧問團」,預計本月成立,邀集國內各相關領域具領導地位的重要人士所組成。同時上月也已成立「桃園航空城推動委員會」,預定每兩周召開一次會議,委員為各局處首長、捷運公司、航空城公司及縣府顧問共20人。
前任好不容易已規劃出航空城發展輪廓, 推動立法成功, 劃設出自貿. 物流. 客運. 貨運....等等區塊, 並逐步編列部分預算開始做道路等基礎公共設施, 雖然進度較慢, 但升格直轄市後, 預算到位就可大刀闊斧推動計畫建設, 其核心理念就是要把這個航空城建設成以桃園為主角去思考的城市, 遊戲規則由桃園縣來訂, 邀請中央.民間企業來投資.建設, 而不是由中央主導, 處處以台北為考慮, 那樣只會把桃園縣當做拉屎的地方, 而不會孵出雞蛋.
你從中央主導的建設都可明顯看出, 五楊高架他希望桃園縣境最好都沒有交流道, 以免阻礙台北人快速通過桃園縣境南下或北上, 機場捷運路線要遠離桃園縣的建城區域, 避免影響到台北人直達機場的交通時間, 但是雙北轄境卻繞行各城鄉, 充分考慮給他們方便, 甚至連出境都可以在台北市雙子星大廈辦妥, 目的就是儘可能把人潮.商機停留在桃園縣的時間縮到最短, 直接快速拉到台北去.
同理, 航空城在中央主導下可以想見, 結果會變成方便台北人的航空城(機場那一小區域, 所謂蛋黃區), 留給廣大桃園縣的就只剩下噪音. 污染, 桃園人去機場會比台北人還要不方便, 當然一些不得不留在桃園的殘羹剩飯還是有, 像是飛機維修產業. 空運物流業等等, 這些拿來塞我們這些昏顢怠惰.沒胸襟缺能力地方官員的嘴, 就已經綽綽有餘, 他們甚至還會沾沾自喜, 在縣民面前自吹自擂得天大了不起.
這塊地是好不容易被釋放出來的,除了地方的努力,還有中央的支持
為了釋放這塊地,還在屏東建置了一個全新可以停放反潛戰機的機場
如果航空城是喊爽的,自然不會有這些動作
等著瞧吧,風水輪流轉,未來20年,輪到桃園了
海軍機場明年六月就會全數遷出
海軍基地已經確定搬移,未來,機場用地將全數作為國際機場園區特定區用地。也就是說,反潛戰機限高問題將解禁,屆時配合藍線捷運在一○二年六月通車,高鐵桃園站區也將有不同風貌。
高鐵桃園站區開發一直受海軍反潛戰機航區影響,長期以來當地建築限高問題影響地方發展至鉅,包括縣府航空城計劃推動也一樣受阻。然而,這些問題,都將隨著海軍基地搬移解禁。



csyu168 wrote:
你這個問題基本上不存在
如果誠如你說的這樣,機場線在出了新北之後,都不應該設站,直達機場,這樣不是更理想?
所以這就是問題所在
怎麼會在山鼻站、坑口站這兩各地方設站
坑口甚至連站區都市計畫土地都還通過
這2各站
到底是地方交通、地方發展、居民真的需要
還是只是為了某些特定人士炒地皮而設站?
對照以下新聞轉貼,大家可以看看
【聯合報 2012/02/09】明年六月通車的桃園機場捷運,因都市計畫趕不上進度,位在蘆竹和大園鄉交界的坑口站、大園站及橫山站的站區開發不及,橫山站甚至面臨「有站無路」、站周邊一片荒蕪的怪現象,桃園縣政府官員建議屆時捷運列車「過站不停」,避免虧損。
桃園機場捷運明年通車,不過A十六(橫山站,如圖)等三個站沒有直達車站的聯外道路,周邊荒蕪,和現代化的站體成了強烈對比。
桃園縣城鄉發展局長吳啟民說,當初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規畫機場捷運時,只管捷運沿線及車站用地,至於站區有無開發,根本不管,全成了地方政府的責任;「捷運車站和周邊都市計畫無法配合,主因是中央和地方脫節」。
桃園機場捷運三重、中壢段預計明年六月通車,沿線A十一站(坑口站)、A十五站(大園站)、A十六(橫山站)的站區都市計畫卻要等到後年十二月才能通過內政部審議;就算順利通過,也得花兩年才能完成公共設施興建。也就是說,到二○一七年才會有居民、商家入住。
吳啟民說,A十一及A十五站因附近原有都市計畫,有一些住宅區,通車後應可吸引部分乘客搭乘;但A十六站是農業區,必須經過內政部審議通過才能開發。縣府下月提內政部區委會審議,按照期程,最快要等到後年年底才能通過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記者到實地觀察,A十六站四周雜草叢生,更沒有一條像樣的聯外道路,僅有約五公尺寬的農路勉強出入,和車站建築成強烈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