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真的算車站前精華商圈嗎?
不過就旁邊一個全聯而已!
離車站及傳統市場也是有一點點距離!
買得起這邊的人!
說實在的去市場還有可能!
會去搭公車或火車的人可能很少!

angela5440 wrote:
華府DC好像規劃上...(恕刪)
angela5440 wrote:
華府DC好像規劃上比較大器,光看中庭的門廳跟氣勢就差多了


有前輩拿宜誠華府DC來和美居上景相比,真的承蒙看的起美居上景。兩者基地面積差了快5倍,拿中庭和門廳這類的公設來比較,究竟是要比什麼呀?


angela5440 wrote:
我覺得鄰居財力上應該不同,公設規劃更不用說了二者差太多了


華府最小坪數63坪,美居最大坪數48坪,總價當然是華府比較高,不過拿財力來比的意思是?有錢人水準比較高嗎?至於公設規劃當然差很多啊,你拿2500坪基地面積來和500坪基地面積的物件來相比,為的就是想表達華府市楊梅第一豪宅?這兩個物件本來在定位上本來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啊,要比也應該拿鴻築新巴黎(2300坪)或是傳佳世紀城(2100坪)的大型建案來比吧,這兩個建案基地面積起碼是比較相近的。
美居是不是好宅,可能要等蓋完之後才知道,至於華府DC是不是豪宅?起碼在老頭子的目前能看到的各項條件中,他只能算是大坪數的電梯大樓,根本不算是豪宅,有篇文章對於豪宅的解釋:http://blog.housetube.tw/archives/3556

反觀這個號稱楊梅第一的豪宅:
(1)景觀視野:我不記得這個豪宅旁邊有公園綠地,或有什麼河岸景觀之類的,真要說公園綠地,那個五號公園預定地也沒有臨著豪宅,更何況這塊公園預定地現在還是老舊眷村,到底何時要徵收呢?何況這個103坪的房型是面中庭,面中庭的格局讓對面一覽無遺,沒景觀也就算了,連隱密性都不行,也只能靠窗簾來彌補了。
(2)嫌惡設施:豪宅地段與環境,那個直線距離只有不到200公尺的超大型水泥廠,這些細微水泥砂石的粉塵該如何處理?還是準備用肺泡來當空氣清淨機?
(3)室內格局:最小63坪的房子差不多也要1500萬(63坪*20萬+240萬),這個豪宅的A2和A3設計暗房浴廁,都已經在桃園市的蛋殼區花了1500萬,要個廁所開窗這麼難嗎?
再說80坪的格局,開門見廁這種格局出現在豪宅裡面,這些買單的有錢人的容忍度還真的很低。

老頭子曾經在平鎮的市區看過那種室內200坪的,花園200坪的獨棟豪宅,這類豪宅的廚房幾乎都要規劃開放廚房搭配一台超大型中島,中島還要有附設水槽並加掛嵌入式電波爐或電磁爐,雖然說開放式廚房見人見智,不過起碼要讓有錢人家選擇要開放或不開放。不過這個DC除了103坪的可以規劃之外,63坪和80坪的若要如此規劃,必須敲隔間,犧牲一間房間,在格局的規畫上就弱了,還是說這個建案只有103坪才稱為豪宅,其他兩種坪數只是拿來當抬轎的?至於豪宅會不會二工,這我不知道,但二工是否合法?陽台二工加裝窗戶這檔事我想豪宅不屑這樣做吧!

(4)交通便利性:埔心車站離這個豪宅不多不少,剛好500公尺,走路大約6~10分鐘,埔心站小站不說,現代的年輕人都不一定願意在炎熱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走路這500公尺的路去搭火車了,更何況有錢人。如果要騎車或開車去搭火車,那這個站前精華區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5)生活機能:埔心傳統市場口距離這個豪宅距離大約300公尺,到底算不算方便?其實老頭子沒買菜,搞不太清楚,但是拉著有輪子的菜籃進出豪宅像話嗎?所以日用品購買應該會以全聯為主,問題是未來可能是,有全聯就不會有華府二期,要華府二期全聯就得搬,但是老頭子認為全聯搬遷是遲早的事。同樣身為豪宅,人家中壢的海華帝國旁邊是SOGO,咱楊梅的華府DC旁邊靠全聯,會不會太掉漆了。


總和以上,老頭子認為這個華府DC只能算大坪數的電梯大樓,規畫設計與現實環境來看,根本稱不上是豪宅,該不會就是57新聞王裡面說的假豪宅吧!

題外話,angela5440前輩在:號稱楊梅埔心的豪宅-在全聯社旁的華府 DC 十八層樓開張了! 這篇第47樓的討論串表示說你喜歡DC的案子,但是也覺得20~21萬價格很高。老頭子覺得,如果這個所謂的豪宅開24萬賣20萬都嫌貴的話,依據我那住豪宅的強者我朋友,他在青埔買了一間2000萬的房子,他覺得花個2000萬買房是小錢,而且買房子都用現金在買,以這個情形相較下,如果花1500萬買豪宅都覺得貴的話,表示你的口袋可能不夠深,建議你還是不要去選這類的房子,設有溫水游泳池與SPA這種豪宅等級的公設的房子,每個月要繳交的管理費保證讓你繳到喊不敢,倘若管委會又有聘請小妹煮咖啡的話,可能要有每個月可能要花上萬元去繳交管理費的心理準備。
老頭子2015 wrote:
楊梅美居上景這個案...(恕刪)

三分球#5 wrote:
怎麼説?...(恕刪)

對附近住戶來說買菜又多個選擇啊...
當然住戶可能會不喜歡啦...

「旅行不是為了孩子會記得這趟旅程,而是我們旅程的回憶裡有他們。」 - 網友分享
有前輩拿宜誠華府DC來和美居上景相比,真的承蒙看的起美居上景。兩者基地面積差了快5倍,拿中庭和門廳這類的公設來比較,究竟是要比什麼呀?

A:就只是比每坪的單價啊,老頭子好像只要提到DC感覺特別異常,DC是否是豪宅見仁見智。

反觀這個號稱楊梅第一的豪宅:
(1)景觀視野:............,連隱密性都不行,也只能靠窗簾來彌補了。

A:附近幾乎都是透天,只要高於5樓幾乎沒有建物擋住,怎麼說隱密性都不行??

(2)嫌惡設施:豪宅地段與環境,那個直線距離只有不到200公尺的超大型水泥廠,這些細微水泥砂石的粉塵該如何處理?還是準備用肺泡來當空氣清淨機?

A:DC大樓面對迎風面,所以附近及四維商圈都是用肺泡來當空氣清淨機???

(3)室內格局:

A:見仁見智

(4)交通便利性:埔心車站離這個豪宅不多不少,剛好500公尺,走路大約6~10分鐘,埔心站小站不說,現代的年輕人都不一定願意在炎熱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走路這500公尺的路去搭火車了,更何況有錢人。如果要騎車或開車去搭火車,那這個站前精華區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A:所以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都開車上下學?? 老頭子只要提到有錢人/豪宅都語調都特別異常。

(5)生活機能:埔心傳統市場口距離這個豪宅距離大約300公尺,到底算不算方便?其實老頭子沒買菜,搞不太清楚,但是拉著有輪子的菜籃進出豪宅像話嗎?所以日用品購買應該會以全聯為主,問題是未來可能是,有全聯就不會有華府二期,要華府二期全聯就得搬,但是老頭子認為全聯搬遷是遲早的事。同樣身為豪宅,人家中壢的海華帝國旁邊是SOGO,咱楊梅的華府DC旁邊靠全聯,會不會太掉漆了。

A:豪宅的人都吃金喝鑽嗎??很奇怪的邏輯。老頭子只要提到有錢人/豪宅都語調都特別異常。

題外話,angela5440前輩在:號稱楊梅埔心的豪宅-在全聯社旁的華府 DC 十八層樓開張了! 這篇第47樓的討論串表示說你喜歡DC的案子,但是也覺得20~21萬價格很高。老頭子覺得,如果這個所謂的豪宅開24萬賣20萬都嫌貴的話,依據我那住豪宅的強者我朋友,他在青埔買了一間2000萬的房子,他覺得花個2000萬買房是小錢,而且買房子都用現金在買,以這個情形相較下,如果花1500萬買豪宅都覺得貴的話,表示你的口袋可能不夠深,建議你還是不要去選這類的房子,設有溫水游泳池與SPA這種豪宅等級的公設的房子,每個月要繳交的管理費保證讓你繳到喊不敢,倘若管委會又有聘請小妹煮咖啡的話,可能要有每個月可能要花上萬元去繳交管理費的心理準備。

A:確實口袋不夠深千萬不要買大坪數,每個月的管理費會嚇人的。

一點都不紅 wrote:
有前輩拿宜誠華府DC...(恕刪)


先謝謝一點都不紅前輩的吐槽,感覺好像我的文字上過於尖銳的批判這個建案囉。
針對這位前輩的問題來回答:
(1)如果建商開的定價都合裡,比單價最高的應該是楊梅那個矅城市,開價28,華府次之約24,再次美居約22,若要比單價高就是豪宅,但是價格最高的曜城市,公設和DC比起來根本就是沒得比,上景也是差多了,憑藉的不就是DC不就基地面積超大,營造出一堆豪華公設的氣派。
(2)景觀視野部分,我記得的原文是陳述103坪的客廳面中庭,這種凹字型的建築物,就是客廳外的景觀是對面63坪的曬衣間,對於能買這種高單價大坪數的買家,客廳只能和對面曬衣間遙遙相望,要我有錢買可以選擇,這樣的產品並不值得,沒能更有條理的陳述,真的是我的文章寫的有夠爛啊。
(3)格局:確實格局是見仁見智,但是我還是覺得這種昂貴的房子,雖然是最小坪數,也要1500萬,兩間浴廁有一間浴廁為被規劃為暗房(沒開窗)實在不恰當。
(4)我印象中好像從來沒說這個地方交通不好,但是所謂的正站前精華區似乎也誇張了,和國中高中生開不開車的應該沒有什麼關係,應該說,要透過火車通勤的人,有多少人願意走路去車站搭火車?如果最後還是需要汽機車轉接,那這個代銷所謂的火車站優勢在哪?
(5)我不懂有錢人就是喝吃金鑽這句話的意思,還是SOGO那一帶只有賣金賣鑽,生活機能比埔心差?

至於:老頭子只要提到有錢人/豪宅都語調都特別異常,我個人覺得還好耶,我身邊就有那種億來億去的強者我朋友,而我也沒什麼仇不仇富的心態,就拿這個強者我朋友為例,住那種獨棟大別墅(就像冠鼎建設蓋的那種兩樓半斜屋頂那種房型的放大版),幾年前用現金去買了海華大帝,前些日子跑去買了青埔的新潤明日苑8期,專挑大坪數,某天老魯蛇請他來看看這個DC,結果他根本不來看,並表示這個不行...。不過當初新合院在興建的時候,他是有高度興趣的,由此我猜測,楊梅或埔心這個區域,應該還是透天為王。這個DC正後排的至善特區,新合院,或許會因為這個超大型遮蔽物,能夠減少更多的水泥粉塵。埔心這個地方的平民透天的首選:至善特區,因為這個建案可能更有價值了。



chienyu1 wrote:
DC真的算車站前精...(恕刪)

chienyu1 wrote:
DC真的算車站前精...(恕刪)
(1)如果建商開的定價都合裡,比單價最高的應該是楊梅那個矅城市,開價28,華府次之約24,再次美居約22,若要比單價高就是豪宅,但是價格最高的曜城市,公設和DC比起來根本就是沒得比,上景也是差多了,憑藉的不就是DC不就基地面積超大,營造出一堆豪華公設的氣派。

A:豪不豪宅那也只是個廣告,只是每坪售價也稱不上多豪宅的價位。只是目前楊梅埔心單價都偏高,你的回文一直強調他是豪宅,再一直貶他,之後再強調你所謂其他的建案。我只是覺得有點偏頗了,好像是其他建案的代銷。我是住在臻美墅的住戶透天,但環境沒你說的那麼不堪,至少現在整體環境比你說的建案環境還要優。

(4)我印象中好像從來沒說這個地方交通不好,但是所謂的正站前精華區似乎也誇張了,和國中高中生開不開車的應該沒有什麼關係,應該說,要透過火車通勤的人,有多少人願意走路去車站搭火車?如果最後還是需要汽機車轉接,那這個代銷所謂的火車站優勢在哪?

A:你說現代的年輕人都不一定願意在炎熱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走路這500公尺的路去搭火車了,更何況有錢人。如果要騎車或開車去搭火車,那這個站前精華區的優勢到底在哪裡?講的好像是幾百億身價的有錢人,總價也在2000萬左右不是那麼嬌貴的人住好嗎?
500公尺不優嗎?小孩長大要外出可以自己去搭車阿,公車也近阿。不是所有人出門都要有人開車載好嗎?

(5)我不懂有錢人就是喝吃金鑽這句話的意思,還是SOGO那一帶只有賣金賣鑽,生活機能比埔心差?

A:其實老頭子沒買菜,搞不太清楚,但是拉著有輪子的菜籃進出豪宅像話嗎?所以買了2000萬左右的人就不能去買菜??
DC被你說的好像是身價百億的人再住不是嗎?
sogo怎樣又如何?不是在討論楊梅埔心的建案嗎?
300公尺有傳統市場,後面有四維商圈,旁邊有文化街,離中壢最近,離66最近。就楊梅埔心還不夠精華嗎?

不過當初新合院在興建的時候,他是有高度興趣的,由此我猜測,楊梅或埔心這個區域,應該還是透天為王。這個DC正後排的至善特區,新合院,或許會因為這個超大型遮蔽物,能夠減少更多的水泥粉塵。埔心這個地方的平民透天的首選:至善特區,因為這個建案可能更有價值了。

A:大樓有大樓的好,透天有透天的好,新合院房子空間很小好嗎,扣掉電梯真的不大,倒是停四台車優。
埔心風向你到底有沒有懂,可見你不是住這附近的。如果水泥粉塵多的話,那四維商區不就吃土了。
DC賣的不是豪宅,是好大坪數的宅。單一平面大坪數確實減少透天上下樓梯的缺點,個人覺得這是DC唯一的優勢,
二來就是地點,如果你騎機車逛一逛,我相信目前這區的環境還是比較優的。

最近楊梅埔心的建案基地我也都逛過了,開價確實也嚇到我自己,至於房子好不好我是沒進去看。
單論環境方便性,還是覺得DC較優。
之前工作關係有在當地待過,這基地旁邊有一機關用地,長年被用來作貨櫃停車場,每天上午7~8時貨櫃車怠速期間,那噪音跟空氣污染可精采了,而且貨櫃車出出入入對住戶較有安全疑慮。
以上跟大家分享。
這裡是個大家分享心得的論壇,每個人有自己的見解,無需針對個人的言詞反駁或攻擊,每人可以選擇截取自己想知道的知識或建議,我支持「老頭子」的分析和大氣!!
這裡是個大家分享心得的論壇,每個人有自己的見解,無需針對個人的言詞反駁或攻擊,每人可以選擇截取自己想知道的知識或建議,我支持「老頭子」的分析和大氣!!

A:合理的分析對大家都好,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常注意楊梅埔心建案的討論,
剛開始還算合理分析,只是後面分析有點偏了(豪宅),所以才提出實際狀況給其他人了解。
其實現在建案動不動都開在15萬/坪已上,真的是滿貴的,但DC是否值得買也是看人口袋深不深,
房子好不好是看個人,但地理位置及生活方便性是否真的算合理分析??
白天及晚上騎機車到各個建案旁邊繞一繞,或許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只能說大坪數墊高了總價,更讓人無法親民而已。

一點都不紅 wrote:
這裡是個大家分享心...(恕刪)


宜誠本身是自已定義成豪宅無誤阿...對外的宣傳業配文也是以豪奢為訴求...

我不認為老頭子他有誤會什麼,因為我也是認為他走的是豪宅取向。

宜城華府DC 打造帝王式建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