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少了,但是,每個人對住房的空間需求卻是增加的。看空的人,大部份結婚後還是會搬出去住,不管是買的或是租的。
大家說房價跌還是漲,坦白說要看那個『大家』是誰。今天這個大家是等著要買的,就會說房價會跌;今天這個大家是房仲、是投機的,就會說房價漲。而且不管是哪一方,心裡自己都知道房價一個波段都十年起跳,為了增加一點預言的勝算,就改口說『長期看跌』、『長期看漲』,花俏一點就說『未來十年盤整』不就是這樣而已?

舉個例,我現在就能說,由於政府投入多項大型基礎建設,加上亞太經濟崛起,未來十年台灣經濟長期看漲,但由於東協因素、中美關係緊張、我對中國貿易緊縮,未來3~5年內會先行震盪盤整 ... 聽起來如何?我自己聽起來是個屁,反正時間拉到十年,大部分人也忘了,沒忘的人我就隨便找個十年內股市漲起來的時間點宣稱我當年的預言完全命中不就好了?

講到這份上我也來嘴砲一下好了,房價未來5 ~ 10年最多緩跌。會『緩』,因為房市要向來都需要某些重大事件才會大起大落。
目前的實際狀況就是政府一直在努力讓這個泡泡不要直接爆炸,而是要緩緩的釋放,例如房貸利率一直在緩降、農地非農用的問題處理也只能從就地合法開始和緩處理。因為一但大爆炸不是投資客死光天下太平這麼簡單,我們面臨的搞不好是像日本當年的30年衰退甚至是像冰島當年一爆炸大家連從ATM領現金都做不到。有錢人炒房就是這麼爽,爽是他們在爽,死是大家一起死。再加上政府掌權的房市既得利益者太多了,政府根本沒法真的祭出實價課稅、實坪計價等真正會把房市打回原形的政策。會緩跌,只是因為這遊戲愈來愈難玩,小散戶慢慢覺得不好玩就會丟刀去給別人接,例如最近開始可以看到中壢大X苑和過嶺那邊一些建案偶爾會出現開價9折的。但目前都還很快就有人接刀,代表還有人要玩,所以要跌更多還早得很——除非有重大事件發生。如何?我只要說 5 ~ 10 年,加上個『緩』字,再加個但書,不管我說得有多狗屁,最終我都有辦法凹說我的『預測』是神準的。

總之,如果目的是抗通膨,我們不如看看眼下實際在發生的事情來判斷:

1. 樓主目前有房住,應無急迫自住需求
2. 房價現在不論從租 / 買的價格比例還是台灣人年收入分佈來看,就得一個貴字

那我建議樓主去讀一些理財書籍了解一些風險遠比購屋更低的投資方法來抗通膨。例如『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以及『漫步華爾街』,都是必讀好書。
說實話

就算當年的時空背景
還是很多人說房價會跌

正確點說,任何時空下都會有人看漲有人看跌
新成屋的談價空間大的讓你嚇一跳, 桃園數個重劃區的巨量推出,

新的稅制讓投資客退場, 僅首購與換屋買盤撐不了這個巨量。

14年進場被套住的人已經有嗅到而決定停損殺出了。

不急的話等的到大建商1字頭的單價。
期待1字頭

jen.tsomin wrote:
新成屋的談價空間大的...(恕刪)

東承 wrote:
最近看房 大家都...(恕刪)

買賣兩方你覺得誰堅持的久?? 以政府的態度大概就能知道誰會先低頭了
如果改個稅制就能讓某些人嚇到賠本賣出,那這樣的人還真玩不起房。
其實房價不跌,誰最緊張?投資客嗎?不是。準備買房的自住客嗎?有可能。沒有業績的銷售員嗎?呵呵。
稅制真的影響也大哦,至少資金少的投資客也許認賠OR平盤殺出,資金深的投客轉收租。


差最多的是前二、三年買在房價高點,又付擔不起房貸的新古屋,更難賣了,以現在的市況,同樣價錢可以買新成屋。


想買又不太急的就繼續觀望。

精華區還是精華啦,你喜歡別人也喜歡囉,看房的原本就少,郊區會更辛苦,連看的人都少的可憐
桃園這邊的現況就是這樣, 幾年前轉個紅單就幾十萬進帳的短線投資客已消失了,

跑的慢的現在只能認賠或租出去繳利息, 幾間餘屋的建商出清價會讓幾年前買的人吐血。
我是大竹新住民,這裡沒什麼發展性吧?
若要自住,請選大竹,若單純投資可以不用留戀這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