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ison1 wrote:
因為青埔的地都是某高官的,不設車站土地就漲不起來,台灣很悲哀吧,大陸上海的虹橋機場總共結合了七種交通工具,美國也趁911事件把紐約地下的交通整合,只有台灣會為了私人利益刻意的分散這些交通設施
這裡有一篇大家參考一下 池塘換建地桃園副縣長獲利逾億元
不必只羨慕高官,如果你有門路或消息靈通,小官一樣也會發大財的
池塘煉金術 小政務官李朝枝的示範 新新聞 1350期 2013.01.16
去年五月分,李朝枝就在桃園機場捷運A11站附近,以數千萬元買下一片佔地上千坪的池塘。事實上,包括A11、A15、A16這三塊最後納入「桃園航空城」計畫的現況都是農地,桃園縣政府至今還未完成都市計畫,甚至已蓋好的機場捷運站體周邊多是無路可通的農地。
想不到去年九月中旬,交通部公佈「桃園航空城」計畫,原本並不在區段徵收範圍內的埤塘,經桃園縣政府力爭下,交通部同意將十七公頃埤塘都納入「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這下子李朝枝上千坪的池塘可就值錢了!
但李朝枝最大的好處還是在於,他一千多坪的池塘經區段徵收後,可拿回至少四百坪變成建地的抵費地,生地變熟地。以高鐵青埔特區A18「青埔站」及A19「體育園區站」為例,目前國有財產署每坪建地標售超過六十萬元的行情估算,李朝枝未來拿回的抵費地將可獲利逾億,投資房地產的利潤由此可見。
問題是,李朝枝若不確定這些埤塘將納入「桃園航空城」計畫內,他怎麼敢放手一搏呢?但李朝枝就算事先知情買地,卻也是無法可管,也不違法。據瞭解,桃園政界養農地,地位比李朝枝高的大有人在,不過只有李朝枝用本名買農地,又因必須申報財產而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