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現在環亞太地區的幾個大機場, 香港赤臘角機場, 上海浦東機場, 日本成田機場, 韓國仁川機場...哪個機場旁邊會因為"機場"因素, 而形成商業區或住宅區的? 而且我所列的這幾個機場, 還是吞吐量都遠大於我們桃園機場.
在機場旁邊比較可能發展成物流區, 進出口保稅區這些功能, 要說行政院說要把這裡發展成外資商業區, 老實講, 我還沒看到台灣有甚麼誘因, 可以吸引外商不去上面幾個機場, 而會考慮把經營點設在台灣的.
另外, 要炒作交通題材, 前幾個月才開始標售的北捷南勢角共構宅, 出乎意料地賣不好...連台北市區內的捷運站都出問題了, 跑到桃園機場這邊來住? 而且附近甚麼都沒有, 就要賣到 3x W/P, 我實在看不出, 這個價錢會吸引到誰考慮來買這裡?
我不是刻意要唱衰政府的國建, 不過畫了大餅又不能實現的話, 是會坑殺很多善良老百姓的.
ps. 如果有人要拿松山機場, 虹橋機場來比的話, 那些區域的發展, 不是因為機場在那裏, 而是因為都市發展"滿出來了", 才會連接到機場邊上, 所以, 如果哪一天桃園發展到滿出來了, 或許航空城就會成真了.
認真說,有些人成天在這裡放送我也不喜歡,
尤其是拼命貼新聞的,可能是想證明什麼吧?
不是每個人買了房產都是為了價差,
價差是散戶在玩的,大戶玩的是籌碼轉換。
格局差太多,小弟自認沒那個屁股,所以乖乖上班當薪勞做手工。
買東西還是回到它的本質和自己認為這個價格與價值是否等同。
比方說智慧型手機+上網吃到飽,
我認為它對我來說,價值度遠低於價格,但是那不過是對我個人而言,
以它的市場熱絡程度,大多數人是認同它的價值的。
自用房產也有它的價值,
公園綠地,河景,湖景,商圈,百貨公司,交流道,火車站,捷運,高鐵站,
學區,工作地需求,家庭需求,出租條件,鄰居素質,建設公司口碑...
端看個人能力與需求,
您認為它合理,就買。您認為它沒那個價,就別碰。
在青埔真正賺大錢的,都不是普通人,
最起碼他們沒有用鬧區的生活機能綁著非買不可的自住客。
還有,版上真正在檯面下鴨子划水要擠進來的人,我發現都很安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