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WCC wrote:依目前桃園高鐵青埔特...(恕刪) 回歸基本面,到底有沒有居住需求?就算現在賣得好,但是自住、置產的買家有多少?如果假設有7成的投資客同時倒貨(投資心態買2字頭賺個5萬總要吧,開就變3字頭)南崁30、藝文特區30、青埔30,到底要選那裡?這是我之前狠下心買桃園的一個思考過程,大家集思廣益吧!
csyu168 wrote:您講的就是供需,但是...(恕刪) 用這種邏輯上的陷阱來騙客戶算老套了!板橋除了高鐵、捷運,還有其他的地利之便青埔假設高鐵、捷運一但出狀況。。。。他要靠那塞爆的機場聯絡道接中山高?另外,板橋除了新板(新板也不是全部站穩8,朋友才剛成交一間6字頭都嫌貴)其他有沒有站穩5都不知道了青浦憑什麼喊3? 靠shopping mall? 還是全部住機師、空姐? 還是您認為樓管、櫃姐收入都那麼好?這種似是而非的謬論去騙些菜籃族吧!30這種天價等著沒人接套一輩子吧!
mauricelu wrote:用這種邏輯上的陷阱來騙客戶算老套了!板橋除了高鐵、捷運,還有其他的地利之便青埔假設高鐵、捷運一但出狀況。。。。他要靠那塞爆的機場聯絡道接中山高? 我又不是仲介,幹嘛騙客戶?我是第三者客觀的分析。不然怎麼一堆台北人來桃園買房,來桃園定居?又為何桃園人口能持續成長?桃園人比較會生嗎?高鐵和捷運出狀況?這些可是國家的門戶耶,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匪夷所思。。。
mauricelu wrote:如果假設有7成的投資客同時倒貨(投資心態買2字頭賺個5萬總要吧,開就變3字頭)南崁30、藝文特區30、青埔30,到底要選那裡? 青埔如果20W,你要叫三峽的建案回到一字頭嗎?你要北大特區成千上萬戶情何以堪?青埔如果20W,台北房價大概得先腰斬,問題是,打房打了好幾年了,雙北有下跌嗎?青埔不需要靠機師、空姐,青埔房價是跟著台北跑青埔離板橋只有10分鐘,房價卻只有一半,板橋、台北的居民自然會考慮是不是改買青埔無法接受青埔的房價,個人以為,先去雙北版唱衰比較正確,青埔是跟著人家跑,不是帶頭跑
lulalla wrote:機場限高喔,對以透天為主的區域來說根本就沒什麼意義。你透天也不會蓋到超過21米不是嗎?爬樓梯會爬死。 板橋蓋什麼樓?竹北蓋什麼樓?青埔將來會是透天厝?周邊我不知道,至少站前不可能站前還沒開發,都是限高搞的鬼
限高在明年六月就會解除了,而且建照以經可以用明年解除限高後的法規去送了,產專區也確定了,A19也有公司投標了,再來就是等明年捷運的通車,和再過幾年產專區的開發,有沒有機會成為最美的一座新城?????個人認為有機會,而且機會很大,就讓時間來說明吧!!!!!
我相信認真走過各個銷售中心and研究過青埔各建案優劣的人應該不難體會一件事,現在住宅區的土地(特別是靠近A18的黃金地段)已經突破6X萬的成交價(聯上世界的土地成本一坪取得公告58萬, 中華電信光世代在領航南路上的土地取得公告55萬一坪...etc), 這代表接下來透天建案應該已經不是建商主推的建案,因為蓋透天會無法cover土地成本and蓋透天會出現天價&乏人問津, 所以接下來建商的推案就開始會以多戶數(100~200戶)中小坪數(40~60坪)為主打, 當然還是會有中大坪數(60~80坪)搭配少戶數(100戶以下)的豪宅推出,另外商業區的土地成本較高,但是相對保值度也較高,所以也已經有建商開始推出帶大坪數店面搭配中小坪數的住商兩用型建案,這一類的建案已經慢慢像都市化的推案,將來自住的選擇就會變得更多元化,尤其是大型上是建商的推案,無論是品質+外觀都會越來越有設計感,當然內裝的部分雖然跟中悅,麗寶...etc的豪宅系列比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在也在中上的水準,至於房價的部分就留給大家自己去體會and考慮,功課做得越好,就不容易採到地雷,有努力才會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標地,畢竟大家都明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個簡單的道理吧~如果一直在青埔這一區都找不太到自己理想中的房子(ex:好房子+低總價QQ~)或完全沒考慮過在這置產的人,那可能青埔就不會是個適合您居住的地方,就當做有將來有空可以去逛逛&走走的地方吧~讓自己輕鬆一點吧~多一點正向思考~世界就會比較光明,不是?!
ashinboy2009 wrote:老話一句,高鐵票價不要漲就好。 桃園到板橋就只有一站,票價能貴到哪裡去?10分鐘,說實在也不必坐位了,站著都可以如果高鐵票價調漲了,你要台中、台南、高雄的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