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大,你真是航空城忠實擁護者

桃園航空城會發展成功 +1

但是我看還需要10年,從高鐵站蓋好到現在,那附近唯一的差別只是在於

房子多了一點,樹跟田被鏟光填平,比高鐵站蓋好之前進步3%,還是一樣鳥不拉屎

家在旁邊的我蠻無感的~~~
轉貼平衡報導

http://msuvictor.pixnet.net/blog/post/27500198-%5B政策%5D-高捷及北捷的虧損

2008年度,高捷虧損22億元,而年提列折舊費用16億元、貸款利息支出是9億元。也就是說高捷若採全政府投資,不記折舊和利息,現已接近損益平衡!

北捷於1986年,行政院核定經建會通過的台北捷運初期路網方案,1988年底開始動工,六條路線幾乎同時開始興建,被稱為六線齊發。也就是現在除內湖線以外所有路網。政府投資的北捷1996年通車後,也是連年虧損,直到1998年才第一次出現盈餘。而到藍線通車後運量才大幅上升。

北捷運是由政府興建並以1元代價轉移給台北捷運公司,台北市府通車後,一年更補助三十億元給予捷運公司,反觀高雄捷運,還要負擔折舊及貸款利息。而北捷運沒有興建成本,但高雄興建成本達1800億元,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高捷在興建至營運過程中,一直遭受以某地為大本營的媒體負面報導,其實大眾運輸是社會福利政策的一環,政府在營運初期,應致力培養運量,養成市民習慣,達到環保節能目的。高捷通車後,高市大眾運輸運量已上升達200-250%以上,在初期看來是成功地,後續如何再提升,有賴政府繼續努力。其中便包含輕軌捷運建設(預算約百億元規模,比起內捷是很便宜地)。

mb75sh wrote:
高雄捷運從通車起算至...(恕刪)
韓國會成功是應該他們先前大量投資在產業上
不管是電子 汽車或文創
而不是大量投資在房地產
台灣除了房地產有什麼新興產業呢
炒地皮是春藥
藥效過了
馬上就陽委拉


航空城? 別傻了...

就跟吵三鶯線一樣, 至少十年後再來看看吧

買房自住的就不要再想太多了

投資的...那就等解套囉
幾年後就知道持這樣子言論的人遲早要被淘汰的。

新竹科學園區發展時,唱衰者多的是。

台北捷運發展也沒幾年。當初也沒少過看衰台北捷運的人。

高鐵也沒幾年,更沒少過看衰高鐵的人。

桃園藝文中心,論壇翻一翻,還數得出有哪些人是在看衰的。

連南崁的COSTCO也有人看衰過。

更別提機場捷運線、五楊高等等..........

當初那些人在哪?

Brilliant99 wrote:
航空城? 別傻了.....(恕刪)
上次去高雄開會,從高鐵轉搭捷運去會場,高捷人真多,整個車廂就只我一個!
大家也希望桃園能發展起來, 但不是為了炒房
不炒房就是不愛桃園, 就是酸民? 這種說法也太超過了
有空晚上去航空城及高鐵特區走走,
看房價嚇死人的高鐵特區搞幾年了,
晚上多安靜,
大部分路上車少的嚇人,
叫鐵馬特區我信啦,
天氣好時鐵馬不少,

政府除了炒重劃區,
炒房地產的負面遠大於正面,
這類的假繁榮,還下一代更慘而已,
還有什麼真正提高人民所得的手段,
第二印象

gameheven wrote:
桃園捷運設站很多都設在荒山野嶺,等到人口發展起來要等多久?10年?
恕刪)


說真的,其實這些捷運可能不是蓋給我們坐的!!
應該是在桃園的外勞坐的~
有一天桃園的房子或許都會改賣給外勞!!
台北捷運85年3月開始統計運量。
第一個月,日平均8萬多人。

一直到87年的5月左右才有15萬人的運量。
歷經2年的時間。

高雄捷運97年4月開始統計運量。
第一個月,日平均為9萬多人。
101年10月為止,每日平均達15萬多人。

當時政府傾全力發展台北捷運。用1元轉移給台北捷運公司。所以有了今日的成果。
而且一條條的捷運線不斷的陸續動工發展。

現在高雄的捷運卻被少數人看衰。不但未加強發展投資、反而利用不實偏頗報導行政治謀殺之用。

這真的是人民之福嘛?


danny wrote:
上次去高雄開會,從高...(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