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blinfx wrote: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恕刪) 算是中肯就如同去年我買屋時...我老爸跟我說的買屋是這樣..沒有一定的價錢單憑買的人認為多少合理..要用多少跟他買賣的人認為他要賣多少兩方達成共識就會促起這筆交易(當然買房前須做點功課)就這樣去年買了一棟幸福宅,現在住的很開心也更有衝勁與目標在工作上這樣不就解決了心中的石頭,在我看屋一年後老爸跟我說了這句話..很快的就找到心目中的房子
奇怪樓主自己文章不就回答了自己的疑問了嗎明明知道也看到商人們怎麼做生意卻還是要對著做現在的商人本來就是把風險通通丟出去給消費者承擔連老闆都可以把無薪假搞成合法行為把員工當工讀生,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結果大家還不是照樣忍辱偷生你要大家團結起來抵制房價好讓你可以用你理想中的價錢買到房子why?未來你會用入手價把房子賣掉嗎?還是你要出來賣25元一公升的汽油?賣4元一個的鍋貼回饋大家?既然你覺得你不是買不起而且也想買屋主為何要便宜賣你嫌貴就不要買買不到就祝他一路順風還是讓你買到才叫正義?
我記得電視好像有訪問到那個老闆他說得這問題也困惑我很久."我跟市場買菜去哪裡生發票?那我現在要開給客人發票.不漲價我發票錢哪裡來?"小弟對這方面不太了解.這個東西有懂稅務的人可以幫忙回答一下嗎?好像我們做吃的菜都是自己種的.還是不用錢買的一樣...沒有進項的發票可以抵稅.結果搞得好像都是淨賺的一樣要被扣一堆稅.不要跟我說要叫菜販開發票...
炒沒那麼簡單,就是有人願意用那個價格買進,房子的價格才會被炒上去,有人願意花那個價錢就表示認為有那個價值,那價格就這樣出來了,本來就沒啥合理不合理,你認為不合理的偏偏有人覺得合理把他買了,明明就心態不健全又不願意接受自己的不完整。太貴了不買我就看他跌(不錯!前提是要多數人都不買),死奸商成本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只會漲不會降,穩賺不賠的生意(那麼忌妒自己又不去開一家店,並訴說著自己是聖人不願與惡人為伍),那些炒股的投機者真可惡,大戶欺負散戶(一個經濟市場本來就是長線支撐著短線,短線支撐著長線,沒有投機者,哪來賣不完的貨),不管你是認為他炒作還是坑人,就是經過不斷的交易,才會誕生出多數人認為合理的價格(價格不會因自己認為不合理而去改變成你心中合理的價格),增加資產之前要先守住資產,一個可以買的資產必須有以下條件,賣得掉,每年固定的殖利率增加。下圖就是多數人的心態,愛找藉口愛牽拖,嘴上說努力實際上卻努力不夠或努力方向錯誤,(不願面對卻假裝接受,然後千錯萬錯自己沒錯)
沒錯,就是不想當冤大頭。最近我也去台中市大里三期看房,每坪開價約25萬,我出價20萬對方態度都是「不可能」,之後發現有朋友附近,一詢問下才知朋友在4年前,在同區、同年份一間房子,坪數差不多,預售以每坪12萬入手價差二倍。之後詢問當地耆老才知,該地區30多年前附近是火葬場,民國70多年才遷移,而且每逢大雨必淹,現在該區的新成屋大多都是投資客買下。之後我便找2晚去實地勘查該地區新成屋晚上住戶情況,我以門前有無貼春聯、信箱有無使用情況,車庫有無停留交通工具,屋內有無點燈,來判斷有無實際住人,結果發現3/2的屋子都顯示是空屋的狀況。所以現在我寧願把錢放在保本型投資基金裡面,等這些投資客把房產玩完了,再集中火力入場,哪怕是等3年、5年、10年,老子就是不鳥當盤子。
這真的很難說我也認為房價很不合理我住內湖我常在陽台抽菸往街上看(我住大樓六樓)前陣子發現我家對街四五戶在賣(有兩戶是老公寓四五樓頂樓)週末一到看房的人一堆說是投資客嗎我看來也不太像有老的有小的一組人常常是五六個 人加兩個仲介帶之後就發現一戶戶都在裝潢了一早就開始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裝完了之後 我不是要偷看只是你是真的可以看的到裡面有人住進來了頂樓的物件也看到爸爸帶女兒在種花了前後大概三四個月月出售物件賣光光看來也都是自住客(沒看到有貼出租牌)我也很狐疑房價那麼高但還是一直有實際成交而且成交又快也就是潘仔還是一堆但我也不禁想當市場上出現大量潘仔那到底是買的潘?還是觀望的潘呢?我沒有實際數字啦只是分享抽菸時的觀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