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青埔高鐵特區(新建案??)

norton小政 wrote:
請問正高鐵重劃區現...(恕刪)


很多青埔建商土地早早就入手根本不是近期取得,價格一坪賣20萬以下還是可以賺飽飽,建商都在玩左手換右手的遊戲再發個新聞,買家還以為建商土地近期取得成本很高,實則一坪賣30萬大概可以賣一間賺一間,前年買再最高點的投資客現在都在哀號中,到時建商降價求售那些投資客真的要一套10年到時只能安慰自已自住沒差了。
edenchan29 wrote:
..

很多青埔建商土地早早就入手根本不是近期取得,價格一坪賣20萬以下還是可以賺飽飽,建商都在玩左手換右手的遊戲再發個新聞,買家還以為建商土地近期取得成本很高,實則一坪賣30萬大概可以賣一間賺一間,前年買再最高點的投資客現在都在哀號中,到時建商降價求售那些投資客真的要一套10年到時只能安慰自已自住沒差了。(恕刪)




如果想著很多N年前大股東每股10元成本,永遠不會進場買股票

青埔路牛肉麵店又新開了,人流持續遷入入住了,1月中壢區人口數將超過39萬人,
比新北三重區的38.8萬人還多

如3月底捷運通車,春暖花開,全桃園規畫最美城市,自住客湧入嗎

----------以下轉貼
2012年
青埔站土地 69萬脫標創紀錄
分享: 7Headlines facebook PLURK twitter

昨高鐵局標售4筆高鐵桃園車站特定區土地標售,共收到34封標單、全部順利脫標,溢價率17~55%,其中領航南路一段、文昌路口的第4標土地,以每坪69萬元脫標,創高鐵桃園特定區住宅區最高紀錄。

新竹台中站推案


高鐵局昨標售4筆土地,脫標價皆高於去年住宅區土地最高每坪39萬元記錄;中壢領航南路一段、文昌路口的第3、4標很搶手,第3標吸引14封標單最激烈,由竹風建設得標。

第4標則吸引9封標單,脫標單價69.02萬元。


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說,桃園青埔站自宣布升格後,房市買氣旺,其中第2標中壢市永園路一段、永裕路口土地,周邊行情每坪約40~45萬元,標出53萬元,高於區域行情,而第4標周邊行情每坪62~65萬元,標出69萬元更創下該住宅區最高紀錄。


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專案經理王維宏說,高鐵特定區近期投資頗熱,國泰人壽、冠德、特力家居都標下高鐵站區的商業土地進行開發,高鐵局也將在明年上半年推新竹站、台中站等土地招商案。
左手換右手? 再發個新聞?
請貼您說的新聞來看看吧?
有圖有真相

李則能 wrote:
如果想著很多N年前...(恕刪)


是的,您說的沒錯.
股票上市公司買賣土地是要去證交所公告的,
而且太子建設是台南幫的,他在桃園青埔以每坪80萬買進住宅用地,不是什麼在地客左手換右手的!

另外還有一例,也是股票上市公司,但不是營建股:
那就是台灣最大的網路購物公司MOMO富邦媒,
富邦媒在青埔特區以外的地方(很靠近青埔特區,但不在特區內),以每坪約24萬買進工業用地7000多坪.

如果特區以外的工業用地,都要每坪24萬了,
那特區內的住宅用地、商業用地,每坪該是多少?就大家評估了!
像您我這樣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討論才有意義!

988168 wrote:
是的,您說的沒錯....(恕刪)


哥說的是檯面下的手法,你有聽過人頭吧!這些在公司財報上是看不到的,青埔重劃還沒啟動前早就有建商卡位,真正賺最大的是炒土地炒房是後面的事。
edenchan29 wrote:
哥說的是檯面下的手...(恕刪)


真正賺最大,其實是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男主角外星人「都敏俊」,他來地球300多年,一路投資或說炒買房買地,經過300多年長期貨幣貶值及時間效應,當然變大富翁

台灣300年前從海港或河岸碼頭周圍為核心,主要碼頭如安平鹿港艋舺,唐山過台灣,外國人進入投資經商貿易,開始繁榮往內地
現代如經貿持續繁榮開放,不鎖國,長期來看,接續從空港桃園機場周圍為核心,如青埔特區開始繁榮往外擴散



轉貼航空城青埔人網頁
青埔特區重大建設圖
相信政府,民間執行力
建設不停,3年內再翻轉現狀,自住客進來吧,但房價不要漲了




edenchan29 wrote:
哥說的是檯面下的手...(恕刪)


請您拿出股票上市公司太子建設,以一坪80萬在桃園青埔買住宅用地,是您所謂的左手換右手炒地皮,

如果您拿不出證據,就請您別再只憑自己臆測的引言討論了,因為那真的完全沒意義!
話說 高鐵規劃的時候~預算之一 不就是 土地開發(炒作) 來攤提 營造成本嗎?

土地價格賣高高 有什麼好爭議的阿?! 人家就是看好青埔前景阿~

建商/土地開發商 早早佈局重劃區 也不是新聞吧? 不然航空城的農地 在炒啥啊?


建案開的價格 有人買單就好囉,連中路重劃區都能賣 60~80萬了,青埔 沒理由比這低吧

貧窮在地人 小魯我是買不下去啦
我認為問題的重點應該是太子3用80萬買下土地
一般建商利用最大的容積獎勵(開發+停車+移轉+綠地+....獎勵)可達法定容積的兩倍
所以假設是可達到450%,則土地成本80/4.5+建築成本12.5萬,建物成本每坪大約為30萬
如果沒有賣超過30,那建商就會是賠錢的,乾脆鎖住擺著不銷售~

這案例應該會被代銷當做一個標準,用來說明青埔特區每坪30是合理的
但其實大多的建商土地成本遠遠<80,以X潤來說大約都會<50,竹X也是
當然這樣就會有更多成本空間可用在提升設計跟建材水準囉!
所以建商的風評就很重要,可以看出老闆是否願意犧牲利潤來回饋給買家~
如果是自住客應該就要比投資客更用心去比較才是!
羊毛出在羊身上,寶X系列可以賣<20,基本上也都是賺的,畢竟定位就是不一樣
德國人總認為世界上沒有所謂高CP值的產品,這觀點也是正確的!
太子這塊地是連同建照一堆買的,所以這價位應該還可以接受。
太子3 雖然開價 4 字頭,目前賣了約四成,大半是台北客。談的時候會先打八折,之後還能再小談,其實2字頭在目前的現況中低樓層是很有機會的。高層樓2字頭比較困難一點,你必須要有佐證,因為太子目前沒有打算降開價,希望等市況好一點再強銷,目前只能讓代銷幫你送送看。

太子3的點不太理想,離A18/19都有段距離,又是大園鄉的門牌,前排面向必須要16樓才能看遠,而且看出去也是其他建案的樓頂。小坪數面河岸,但低樓層有可能日後會被擋,會這樣規劃是太子希望小坪數的一次買二戶。 可取的是公設比31% 都集中在一樓,建材超好,前面退縮26米加上20公尺的公園路,前庭會變的很寬敞。

整個青埔現在都很好談,只是好地段的餘屋其實不多,剩下的大半是低樓層與稍差的面向。地段稍偏的樓層選擇比多了,端看你怎麼取捨。
To be or not to b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