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 我住 慈文路彎進去 愛九街和中正五街交叉口那

1.安靜 裡面很多透天別墅,這一區真的蠻安靜的
2.熱鬧 離夜市機車幾分鐘就到
3.搭車北上 我家走路到慈文國中對面可以搭9023到台北,不過離國光號有點遠
4.高速公路 這個就不用說了,慈文路通了之後,不塞車上東西向5分鐘,有時看狀況會直接走中正北路上一高
5.未來捷運 好像比較近的市民光路口那站(不過捷運不知道要幾百年才好)
6.市場 附近力行路就有菜市場了

我是認為晚上真的蠻安靜的,但不會生活機能太差

未來也離中路計畫近,也泛藝文特區,要去舊市區也是近

不過建議至少要有機車

不然蠻不方便的


大有路上還找的到1x萬/P的新建案

不然看看中正路轉個彎的竹城早稻田

我想說說我的經驗,我自己本身在台北內湖成長居住二十五年,接著住在桃園藝文特區近十年,之後搬到武陵高中旁這一區已經超過三年半。父母家仍在藝文特區,故仍常於藝文特區走動。我有兩個女兒,一個六歲,一個四歲,三年半前搬到武陵高中旁這一區時,還在推娃娃車,娃娃車裡坐的是我的小女兒,那時小女兒接近一歲,我看到了武陵高中旁這一區裡面漂亮寬敞乾淨的人行道,走在這個漂亮寬敞乾淨的人行道,會有一種開放穿透的視覺享受,原因是我看到人行道旁各社區精心整理呈現一種特別美感的花園,除了沉厚翠綠修剪得宜的草皮,我還看到了山櫻、吉野櫻、珊瑚刺桐、茄冬樹、,還有各種不同形貌的花樹,每個社區會維持各自不同但一致風格的行道樹,甚至有香菇形狀的行道樹,當這些香菇樹排列成一排時,煞是好看。很多行道樹下就是茂盛的花團,那些花朵嬌滴滴的模樣,難以想像,這些花朵它們竟然也是人行道的一部分。現在我兩位女兒都會跑會跳了,還好人行道很大很漂亮,視野寬廣無遮蔽物,奔跑時也很難撞到人,當然,公共空間的秩序我們仍須維持,大多時我們就是悠閒地散步。

這裡的居民很喜歡在人行道上悠閒地散步,在人行道上三三兩兩地聊天,在人行道上一群人跳舞,因為人行道夠大,我們可以在人行道上做許許多多想像得到與想像不到的有趣的事情,甚至我們在人行道上舉辦環保跳蚤市場、才藝表演活動,才藝表演活動完全由這區的小朋友來表演,舉凡舞蹈、樂器、拳術等,其表演水準之高,真令人瞠目結舌。比起藝文特區的藝文活動(其實大多時都在逛攤販,比較有趣的是夏日親子節請外國劇團表演),我肯定更喜歡參與觀看這裡的小朋友表演。

在武陵高中旁這一區裡面,從社區內的步道到社區外的人行道,由私領域到公領域,適當且和緩的過渡空間,讓人行走其間,心情能始終保持愉悅。有別於國內強調居家裝潢的小空間設計思維,這裡的社區規劃一開始就著眼於社區公共空間如中庭與社區間之串連的大空間設計思維,這樣強調公共空間的連貫與完整性設計很有別於國內的環境設計,加上各社區管委會強而有力地維護公共空間安全與整潔(當人行道乾淨到一個程度,一張垃圾都很刺眼,因此我發現這裡有一些居民會忍不住隨手就撿起垃圾,就為了讓人行道保持乾淨),這也吸引了外國人在這裡聚居,當我牽著女兒散步時,外國人還會熱情地對我女兒用中文說:"好可愛!",這是一段小插曲。我時常在用早午餐時,看到一家子外國人在人行道上曬太陽聊天,那是很有趣也很溫馨的景象。

相對於武陵高中旁這一區裡面漂亮寬敞乾淨的人行道,我感受到很明顯的差異,藝文特區的街道很不利於行人,特別是對於推娃娃車的父母,痛苦指數超高,在養育我的大女兒時,我完全領會這種痛苦,大家可以想像推著娃娃車穿過"人行道上的車陣",這到底是個甚麼樣的畫面???如果無法想像,那麼現在就到藝文特區去實際觀察看看,桃園市都已經升格了,到現在,大家仍可以在藝文特區看到此奇景。甚至,當我到藝文特區探望父母時,我看到一個景象,那是"人行道上的車陣"與人行道上的電線桿、人行道上的馬路電燈、人行道上的店面招牌、人行道上的電箱,形成一個完美且毫無縫隙的圍合之勢,逼退一位母親把寶寶推到馬路上,這已經夠心酸的了,我接著看到這位母親為了閃開一台並排停車,把寶寶又繼續推到快車道上了,我都不想承認這就是藝文特區了。

不論是縣政府、市政府,感覺似乎都是一樣的思維,人行道雖然重新鋪裝過,但原本在人行道上的車陣、電線桿、電箱、招牌,依然原封不動地原址保存(就差沒列為古蹟保護起來),或者想著把藝文特區中間那塊弄得漂漂亮亮就好了,其他地方可能只能自生自滅了,所以我們看到蓋的漂漂亮亮的中悅建築,越來越少的綠地,越來越多的人。真的人有點多了,以前覺得那綠地還蠻大的,怎麼現在假日一看,人塞的讓我覺得怎麼綠地似乎變小了。到同安親子公園,只需三秒的時間我兩個女兒淹沒在小朋友群裡面,人何時變得這麼多了?我覺得這幾年藝文特區沒有成長,成長的只有人口與房價,藝文特區逐漸消失的公共空間如何因應逐漸成長的人口呢?

我要說說藝文特區的優點,中間那塊綠地加上廣場,其實是很好讓人放鬆的場所,只要你能穿越人行道的重重障礙,那麼你在路上被激起的那些阿砸的情緒,都可以在這裡得到紓解,那樣解放舒服的感受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呀(只要你不要太快想到"回程還得要再面對一次",這就是所謂的"公共空間的連貫性被切割")。再不然,就是買下正特區內的豪宅,絕對保證一路順暢,從你家豪宅內到綠地廣場一路順暢,你會覺得天地本來就是這麼寬廣,人行道沒有車陣、電線桿、招牌、電箱都叫做理所當然、天公地道、天經地義的事情,當然,要有這樣的優勢一定要多付一點錢(房價)才行呀!

藝文特區目前仍持續地完成新的建築,站在藝文廣場裡,周圍聳立的豪宅改變了藝文特區甚至是桃園市的天際線,漂亮的建築立面也改善了藝文特區的市容(當然也有人不認同),站在綠地裡,也許有人心中升起一句話,"這麼多的豪宅,這裡的房子貴是理所當然的",但有沒有人感受到或想到說"這麼漂亮的地方,這裡是我的家"有點悲哀吧!以藝文特區的規畫格局,跟桃園任何其他地方相比,她都該是最美的,她都該是最漂亮的,只是不長腦的規劃與軟弱的執行力,讓她的漂亮變得世俗,讓她的美少了靈氣。
同意, 我也住在武陵後面的國泰社區
這區域有在賣的房子少,再加上國泰的建築品質, 基本上蠻保值的
其實最值錢的是這邊的環境
整體規劃相當的完善, 感覺整個區域就像是一個完整的小鎮, 生活機能完整
交通又方便(現在因為車多了, 早上上班蠻塞的)
有些人說住桃園當然要住藝文特區, 看你用什麼角度去選擇
若要選擇新房子
沒錯, 藝文那邊新建案多~
若要選擇環境
我覺得國泰勝過藝文特區
若要選擇好轉手
當然選擇藝文特區, 因為是熱門區域
若要選擇整體規劃
當然選擇國泰區域(相信看過的人無不說讚)



windmill4007550 wrote:
我想說說我的經驗,我...(恕刪)
propane wrote:
同意, 我也住在武...(恕刪)


國泰那區我常走過去散步,看到寬廣又那麼長的人行空間,沒半台違停的機車走起來真的很舒服,我有估量過那裡的無障礙人行步道長度超過2km,如果中山路人行道重舖完成後,合庫跟新名人賞大樓能把機車趕出去騎樓,那這區的人行步道長度將接近3km,走個兩圈就可以有足夠的運動量了,聽說太田屋旁的小工地蓋獨棟兩層樓是要開一間星巴克,不知消息正不正確。
edenchan29 wrote: 國泰那區我常走過去散步,看到寬廣又那麼長的人行空間,沒半台違停的機車走起來真的很舒服,我有估量過那裡的無障礙人行步道長度超過2km,如果中山路人行道重舖完成後,合庫跟新名人賞大樓能把機車趕出去騎樓,那這區的人行步道長度將接近3km,走個兩圈就可以有足夠的運動量了,聽說太田屋旁的小工地蓋獨棟兩層樓是要開一間星巴克,不知消息正不正確。

我也期待著那邊的機車能退出人行道,還給行人空間.另外,清朗旁要蓋二層樓星巴克這消息我也有聽説,只是,目前還不能很確定,只能靜觀其變了.
上南崁比較不擁擠,學區也很完整,往返台北也很方便,還有羊稠坑森林保護區步道可以健身,空氣品質也是非常優~

見死絕對不救 wrote:
澄舍的案子是三元街...(恕刪)


那個叫"無疆",也是加賀建設蓋的

applepie010 wrote:
最近在看桃園的房子...(恕刪)


大有區靠近民光東路這一帶晚上還蠻安靜的,生活機能也不錯,中小學都有,往台北有春日路上的國道客運可搭,最近在大業路要開第二家頂好超市,可見居住人口持續增加中,供您參考!
雖然藝文特區常被人酸只有吃的比較多 但不可否認的 商家不少 生活方便
在這裡商業活動多 消費的人不全是附近住戶 因此就衍伸汽機車停車問題 亂停一堆
這種情況全台灣都一樣 就只差在政府是否有強制執法 前文的北市 vs 桃園 問題就在這
(但北市執法也是看區的)

很遺憾 桃園執法很差 個人也多次反映縣長信箱 朱 吳 鄭時代都反映過
得到的答案都是請你自己報警 報警就會處理 但從沒看到主動來處理的

藝文特區可能不適合每個人 請根據自身需求決定想住哪裡
我個人走在機車亂停的人行道 也從來沒想過嬰兒車可不可以過 只在意地上有沒有狗屎而已
不同人需求不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