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方是不降不買,賣方是不缺錢不賣,沒有成交,再大的議價空間也沒用。就像我以前去台北漢口街買音響的狀況,有幾家店家為了打壞行情打擊對手,故意把價格開很低,但問到重點有沒有貨時,都是缺貨,什麼時候進貨不一定,沒有成交,價格都是喊假的。看屋人潮回籠 民眾開「芭樂價」不降不買好房網News記者賈蓉/整理報導隨著房地合一拍板定案,民眾進場看屋意願大回升,來到近八個月來的最佳表現,不過買方精打細算、砍價不手軟,讓房仲直指近來開「芭樂價」的民眾變多了,買賣雙方價格都很硬,所以成交組數還是不見起色。)蘋果日報報導,房產雜誌統計顯示,台灣五月份房市指數回升,雖然仍是「黃藍燈」,但已是近八個月以來的最佳表現,其中又以「低總價」的蛋白區人氣最高,回檔增幅大,如新北市蘆洲、淡水,以及桃園內壢、南勢、龍岡等地區,人潮回籠增幅最大。不過房產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向中國時報說明,雖然看屋人潮已有明顯提升,但成交量並沒有因此而有起色,目前進場的買方大多憋了很久,一出手就是6~7折的「芭樂價」,買賣雙方沒有交集。何世昌說明,目前在桃園一處成屋案,雖擁有200組看屋人數,但因為代銷無法壓低建商的價格,導致價格與客戶期待有所落差,只有一成的比例成交,仍處於低檔。好房網新聞總編輯吳光中則認為,在目前買方市場之下,「出錢的最大」,民眾看房若不符合預算就等著看下一家。莊孟翰也在《蘋果掀房市》中提醒民眾,在蛋白地區的投資客口袋比較淺,所以降價的幅度會較高級地段大,民眾想買降價屋只需要等待。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接受好房網訪問時則建議賣方,不用再思考如何創造銷售率了,「問題出在價格」,且當今市況賣壓沉重,銷售率不好的建商可能面臨財務危機,投資客也將出現拋貨動作。
房市急凍 代銷年薪縮水7成中時電子報作者: 蒼弘慈╱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6月20日 上午5:50中國時報【蒼弘慈╱台北報導】房市冷颼颼,讓代銷公司面臨大洗牌,一位曾在知名代銷公司任職的專案經理表示,去年年收入僅60萬元,比起前年的250萬元,大幅衰退,故寧願離開知名代銷公司,轉到小代銷發展,即使沒年終,但售屋佣金高。另一位代銷協理透露,部分代銷年薪僅剩前幾年的3成,已有銷售人員想轉行。政府近年打房不遺餘力,姑且不論房價鬆動有限,但成交量確實已縮到「超級寒冬」的窘境,代銷業者感嘆,在公平正義的大旗下,房價成為眾矢之的,也讓代銷生存受到波及,該專案經理透露,再這樣打下去,「生活真的過不下去了」。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說,房仲、代銷沒有價格主導權,在建商切割下,房市不景氣,代銷首當其衝。有業者更透露,代銷與建商間的合作已出現許多怪象,如有案場不等房子全數賣完,就叫代銷業者回家吃自己,轉由建商自己處理,或交給仲介賣。市場急凍,代銷薪水開始打折,該名專案經理說,過去在知名代銷任職,房市景氣暢旺時,往往可領到200多萬年終獎金,但這項制度,卻在去年有了轉變,去年年終獎金僅發放3個月,降幅驚人。一位代銷協理說,許多自南部北上工作的銷售人員,在薪資銳減下,決定返鄉工作,畢竟台北生活費用高,回鄉與父母同住至少可減少租屋費用。《好房網不動產周報》社長倪子仁憂心說,目前預售屋銷售突破5成的非常少,大多數都只銷售1、2成,且銷售期間長達半年,最主要原因是建商嘴裡說要讓利,實際上卻遲遲不肯有感降價,但當前消費者往往一開口就對開價先砍3成,部份體質較弱建商恐會挺不住。
發表於 2015-06-21房市榮景不再... 代銷菜市場「拉客」拚成交好房網News記者簡蕭羽濤/綜合報導房市冷清,建案買氣不振,只剩下自住客撐盤。面對市場寒冬,業者開始主動出擊,乾脆直接到傳統市場「拉客」,把人帶到接待中心看房,也成為房市由多轉空的特殊現象。過去房市熱絡,預約看屋的電話此起彼落、響個不停,接待中心來客一組接著一組,甚至在馬路口擺起牌子就能攬客。但如今榮景不再,預售屋難賣,業者只好由被動轉為主動,不願坐以待斃。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接受中國時報訪問時表示,現在重回桃園市可發現,案場會聘請直效行銷專員,再由行銷人員到菜市場、人潮聚集的市中心,主動拉客人到接待中心看房,進而增加成交率。此外,根據《好房網不動產週報》市調資料顯示,近期有17個指標預售建案,建商、代銷公司為了省錢,連銷售中心都不搭了,直接租工地附近的店面銷售。和過去比大、比豪華的接待中心相比,真的「省很大」。針對近期的市況,《好房網不動產週報》社長倪子仁指出,目前預售屋銷售突破5成的很少,大多都只銷售1、2成,且銷售期間長達半年,如果建商推出的價格沒辦法「有感讓利」,成交量很難有起色。
mlee wrote:不過房產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向中國時報說明,雖然看屋人潮已有明顯提升,但成交量並沒有因此而有起色,目前進場的買方大多憋了很久,一出手就是6~7折的「芭樂價」,買賣雙方沒有交集。...(恕刪) 這篇文章說買方開「芭樂價」,為什麼不說賣方開「強盜價」呢?3元的東西10元賣,是誰芭樂?
真的「逃命潮」還沒開始! 業者:元旦後賣壓才出來好房網News記者簡蕭羽濤/綜合報導房地合一過關後,近期不時傳出投資客賠本拋售的消息,甚至不惜開出破盤價搶賣,想「先逃先贏」的意味濃厚。不過,業者卻認為,許多投資客都在等奢侈稅退場,在稅負較輕的情況下,預估明年元旦後才會開始掀起一波「真的」逃命潮。《遠見雜誌》報導,新聯陽實業機構總經理室特助王能敏分析,2014年元旦前購屋者,若持有未滿2年出售,就會被課奢侈稅,所以會刻意等到2016年元旦後再賣屋。至於2014年1月2日到今年12月31日的購屋者,也會在明年後才開始賣屋,因為只要撐過2年就可避開奢侈稅,又能避開房地合一、適用稅金較便宜的舊制。房市專家紅色子房在《商業週刊》指出,有不少投資客「買錯東西」,卻被奢侈稅綁著無能為力。所以房地合一通過後,投資客關心的不是「房地合一的進場」,而是「奢侈稅的退場」,等到了明年元旦的大赦,這些人就要盡其所能的倒貨出場了。若是持有未滿2年,卻想趕在年底前賣房的民眾,恐怕得再三思。政士公會榮譽理事長王進祥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建議,若未滿2年絕對不要賣,雖適用舊制,但由於奢侈稅是以出售總價為稅基,就算房屋增值有高獲利,扣除奢侈稅後,恐怕還是會虧。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也說,預估明年元旦後,賣壓將會傾巢而出,而這1、2年有意賣房者,可得抓準時機,否則差一天恐怕就會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