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king wrote:不太像拿錢的寫手耶還(恕刪) 您好,謝謝您的鼓勵!我是這裡的超級菜鳥~接下來也要開始努力爬客變的文章了~哈哈主文內的資訊提供前輩卓參,可能有許多謬誤在所難免,請多多包涵^^謹祝 平安健康
marvelous1026 wrote:謝謝樓主的分享,我跟(恕刪) 您好,賞屋前也記得確實做好防疫唷!另外,國際經濟局勢晦暗不明,建議可以多看、多想、多分析,未來據說頤昌會有二期,也可以等那時候再入手,房型會更多元。謹祝 平安健康
冒昧請問一下,代銷有先讓你簽約才能拿合約回家審閱嗎? 或者要你在紅單上簽不得退款相關字眼?不知道您的法律背景對這有什麼建議?好像碰到這樣的狀況大家都只能摸摸鼻子XX捏下去就給他簽了,但大家都這樣做的話到底要相關法律規定做什麼?
chuay26 wrote:冒昧請問一下,代銷有(恕刪) 您好,感謝您的回覆。^^首先,對於有疑慮及不放心的房子,誠摯建議您改看其他的建案;與其花大錢提心吊膽,倒不如買個讓自己放心的房子,比較心安。★以下,謹就您所提出的疑慮就個人淺見提出討論,然而因具體個案情形不一,故並不適用每一個情形,同時也因該建案並「非」大家都有遇到類似情形,所以謹就該法律相關疑義就管見提出討論,並「非指涉任何一公司涉及違法」,合先敘明!!一、簽約方得拿合約回家審閱:按消費者保護法第11條之1及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預售屋銷售行為案件之處理原則第4點規定,不動產開發業者或不動產經紀業者銷售預售屋時,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應至少有五日之合理期間(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參照),供消費者審閱全部條款內容。倘若違反者:(一)民事上,按消費者保護法第11條之1第3項「其條款不構成契約之內容。但消費者得主張該條款仍構成契約之內容。」也就是就定型化契約條款內容得主張全部或不利於己之部分不構成契約之內容,然而「個別磋商」的部分(例如:價金、戶別、坪數等)仍成立且有效。(二)行政罰上,按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預售屋銷售行為案件之處理原則第六點、公平交易法第25條及42條之規定,在行為人有其他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或顯失公平之行為者,得限期令停止、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更正措施,並得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鍰。(公平交易委員會公處字第105033號處分書參照)二、紅單註記不得退款:在契約尚未成立,未簽訂土地及預售屋買賣契約前,實務上通常是得以請求退還的(民法第179條參照)。然而,一但簽訂契約,且無其他無效或得撤銷之前提(民法第88、92條參照),按民法第249條第2款規定因可歸責於付定金當事人之事由,致不能履行時,定金不得請求返還。三、結語:(一)法律是社會最後一道防線,我個人是看了數個不同建案後,在該建案第二次造訪才簽約。而當您選擇動用到法律時,也務必請您斟酌所耗費的時間、金錢及精神成本是否能接受,我個人是考量過後,及衡估風險,選擇信賴建商、營造商及代銷。當然,如果未來成屋時有許多不能接受的問題,也絕不可能讓他們得過且過。前端相關資料(廣告、平面圖等)的保全,就顯得十分重要。群組內有其他法界前輩好鄰居等,對於這部分也都在觀察後續的營造、監造品質,期盼他們不會讓我們失望,截至目前群組鄰居常到工地附近空拍、攝影、拍照等,目前施工狀況正常^^。(二)個人認為,買房子主要是在「建商」及「營造商」的口碑、前科、財務狀況、施工品質、建材、工法等,行銷公司固然有其行銷手法,適當與否見仁見智,對於負責我的代銷,我跟他相處至今非常融洽,溝通也十分順暢,偶而也會小聊天。建議還是多蒐集「建商」及「營造商」的相關資料及口碑等,這才是買房子最需著重的地方。至於行銷主要是在商品的包裝與銷售,當前端廣告愈大,其反映在我等消費者身上的成本固然就愈高,這倒不是我所樂見。如果有上開締約上疑慮,真心建議改看其他建案(成屋較無疑慮),會比較安心。(三)引用網路上常有人說:「沒有100分的房子,主要還是要看適不適合您。」希望個人淺見能對您有小小的幫助,也祝福您能找到最適合您的房子唷!加油!謹祝平安健康
感謝野球大大詳細的整理!利用你的資訊我也整理了不少資料,希望日後有機會能回饋給大家。我自己看房也大概快一年以上了,區域跟你差不多,但其實我一開始就鎖定A7看房、璽來登跟惠友系列也有看,之後才又往迴龍、新莊等中古屋看或是比較偏遠的新北蛋白區(考量的仍是價位以及坪效)一開始也是擔心A7之後發展不起來跟周遭親友反對,看的很挫敗XD最近才又開始看回A7,看到頤昌跟文青中小學才又開始看。這半年新的建案越來越多,價格只會越來越高T.T
hiei7373 wrote:感謝野球大大詳細的整(恕刪) 您好,謝謝您的回覆。我的好朋友有購入璽來登一戶,當初去賞屋也覺得是個很棒的建案唷。我跟你看的區塊真的很相似耶~~哈哈!希望您能早日找到你心目中的那個好房。另外,A7是漲是跌,沒人說得準!但如果跟我一樣是自住,那就沒差了!畢竟「家」的感覺,是再多錢都換不來的。重劃區的機能可能還需要兩、三年才能逐步成形,要有耐心。^^謹祝 平安健康
感謝野球大引經據典了許多法源,但真的全盤照著走的代銷/建商依舊是鳳毛麟角,看了那麼多建案,真的覺得充滿著一堆代銷的話術,說到底還是相同的結論,要嘛準備好兩三成,不然預售屋別碰的感覺...這邊我也說說光是在A7的幾個建案的心得,(也不少了,但怕被告就不說建案名了)1. 大建商的貸款條件在A7真的非常有誠意,很多家只要你願意談都有機會可以讓自己的壓力輕很多。小建商就會反過來說自己貸款條件差,等於幫你篩選掉很多投資客等等等,素質比較整齊...2. 格局/建築工法,畢竟大家都是預售屋,在房子蓋好之前,總是要七上八下一陣子。每家的話術都令人眼花撩亂,我家建築工法最安全,到了另外一家就會變成是他家在多餘的東西上多花成本... 到底是衛浴要開窗好還是全天開著抽風機好? 每家都會給你不一樣的說法,耳根子軟的人如我看到最後真心覺得累... 還需要多磨練3. 這一帶競爭也的確滿激烈的,對於已購戶都會有介紹獎金,一般行情是看你介紹成交的房型給錢 (跟某家代銷正妹亂聊聊出來的)總之,奉勸各位要看房的客倌,先做一些功課,網上告訴你的不見得要全盤接受,說是誰誰誰介紹的對你的房價不會有折扣,只是讓你敦親睦鄰而已 XD而且大家都有自己既定立場,對該區房價或某些建案看漲看跌的想法也都不一樣,不過還是那一句,自住的房子沒有漲跌問題,希望大家都能買到理想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