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中正藝文特區的優點?

jong_tony wrote:
經國特區一期開發案目前已被修改成 :
1.原50米計園林大道修改為30米一般道路.
2.園道跟有恆街中間一條連接經國路到春日路的20米計劃道路也取消了.
3.住宅區的一條道路也從原15米設計改為10米.

兄弟~錢阿!
這些道路用地被劃成住宅跟商業用地可都是白花花的鈔票咧
地主的想法都是開放空間要多小有多小、道路要多窄有多窄
不這樣搞要怎麼削鋃...荷包飽飽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4.容積率最高才274%, 小面積開發也給予放寬, 將來開發後的景觀也是小鼻子小眼睛.

還是錢阿~這種小面積低容積的開發最好賺了
不用環評施工快速,蓋好後先拉高單價再打9折賣你
掰一下什麼轉運站捷運的...你還不買單嗎
大面積的地一般建商吃不下來,最後還是給大建商賺
藝文特區又賣的火熱...你吃肉沒道理我喝湯

5.30米計劃道路與經國路口有個停車場用地, 規劃將作為轉運站使用, 很可能直接被拿來取代桃園中正路規劃的轉運站, 這樣那些公務員可省事得多

真的這樣搞~100%以後這裡會是交通地獄...
經國路車流量很大,新闢計畫道路應該會打通到中正路
加上轉運站光靠兩條30米的計畫道路...呵呵~精彩!
王國人才 wrote:
兄弟~錢阿!這些道路...(恕刪)

重劃區應該是政府先徵收,
將公設用地扣除後,
再依持份比率還給原地主....
藝文特區就是這樣做的...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G-PLUS wrote:
重劃區應該是政府先徵收,
將公設用地扣除後,
再依持份比率還給原地主....
藝文特區就是這樣做的...

是這樣沒錯
但公共設施用地在最低要求之上是可以談的,政府想要多拿一點、地主想要少給一點
這邊的角力就是看最後誰比較有檔頭,我是地主我一定主張拿回50%的最高上限
而且要求縮小街廓的最低開發標準,再要求縮減臨道路退縮寬度
容積跟建蔽率比較難~但能吵就吵,能要多少就算多少!

這樣開發快速~幾個小地主喬一喬再找營造廠談一下就好了
如果原本持有土地就夠大,分回後甚至地主自己就可以蓋
開發快~但結果就是把好好的一個重劃區給搞爛...

但如果是按照原本規劃的最小街廓開發限制
一定是被小地主罵到翻掉
又不是每個地主分回來都有幾百坪的土地
地太小大型建商誰理你~不賣拉倒
這樣子的話哪來的田僑仔可當
現在藝文特區中古價都喊到二十多萬了,車位還是跟著一起算嗎?房仲都喜歡把車位的坪數灌在廣告裡,如果一個車位7坪,那就要花140來買了。真貴
王國人才 wrote:
是這樣沒錯但公共設施...(恕刪)

政府有容積率獎勵制度的手段啊....
容積率也是會影響土地的價值....
土地面積持分太小是禁止開發的..
不能開發就是廢地了..
法定建築容積與容積獎勵|

經國國中校門口那塊地就是建商出錢買下捐給縣政府,
(那塊地我親戚有持分)
容積率再轉移出去...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黃小宗 wrote:
建議等這波價格打穩了再說,我評估這社區這三年還有一成~一成五的漲勢


哇~謝謝小宗大的建議啦
附近的許多空地這陣子又開始動作了
感覺附近供給會多很多(有謠傳X爾幼稚園旁的停車場被百川買走了)
現在這裡住的真的很舒服真有點捨不得
這三年來的確是以每年10%再上漲,我也認為20就到頂點了
除非附近有什麼爆炸的設施(ex:麥當勞旁的誠品+電影院成真)
就算真有了、我覺得還是20w ! 桃園前五年左右蓋的已經漲夠了
如果我不當仲介、我心中的os是 : 好貴 好可怕 怎愈貴愈有人買
還記得小宗大前年有意入主百川一案,不知最後入主的是?希望最後你是有買房的,少說每坪漲3萬,不然可惜了!
百川已經被小宗賣到他自己都買不起了
開玩笑地,他已經看了更好的啦

jasminelin118 wrote:
未來的增值性哪個比較有空間


若要長期自住,台北市以外增值空間不大,因為房子也會折舊,20年房子跟新屋是不等價的,再加上台北市以外區域空地仍多,隨便都有新的規劃區跟新建案,所以自住就不要考慮增值性,講保值比較實在,只要自己住得舒服、方便,買下來後住一輩子都願意,那這樣的房子就是保值的好房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