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租房可能還比買房划算,以南崁來說,有能力租18000(不含管理費)以上的房子,應是公司戶或台北客,租的起的大部份就直接買了,除非是頂級客戶,租中悅30000以上也是有的,那是另當別論,2年前有過南崁國小附近歩行5分鐘內的房子(約50坪),出租15000不含管理費,來問的沒有幾個,索性賣了,現在的價格少說超過800以上,立場對換下,我一定用租的,誰知道15年後的房價仍是如此。
我的在地鄰居們,小孩長大了,想買附近的房子,買不起,就往外圍買,越買越遠,連菓林和山腳也漲的不像話,同事去看台茂旁的新建案,都來不及下手,就從12萬/坪喊到27萬/坪,也是嘆氣連連,還說剩沒幾間,據說已快賣光了,但是晚上看過去都是暗的,台北投資客應居多,我的同事年收入幾乎多我1倍,現仍住在快20年的大樓裡,小孩快大學畢業了,生活可過的輕鬆寫意。
我在菓林還有一間幾年前買的新透天,這幾年漲幅驚人,是有賺錢,但我不希望如此,因為未來我的小孩買不起,他也無法達到我現在的收入,所以桃園房價遲早要跌的,只有一些重點區域未來有空間,南崁幾乎是被台北客拱起來的,隨著台北捷運的通行,選擇越來越多,會沒有影響嗎?
最後,我不是投資客,我是傳統觀念台灣人,多餘的錢買房出租而已,賺賺微薄租金,要炒房請到台北,桃園很多是藍領階級,根本買不起高價屋,也租不起高價屋,看看COSTCO,本地人很少會去的,只會去家樂福,他們感覺太貴了。
伽斯特 wrote:
試問你都懂得把多餘的...(恕刪)
很抱歉,應將投資客改成投機客才對,使用大量的低利貸款取得大量房屋,在短時間內高價售出獲取暴利,這就是炒房,不是像我這一般長期投資客做得到的,至少我的房子擁有3年以上,且是為家人而買,不住後改出租,在能力範圍內相對低點買進,待認為高點穫利後賣出,這是投資。
其實我還蠻認同張金鶚的部份說法,就是對未來房價悲觀,並不代表不能投資,相對低點買進有何不對,且未來台灣人口逐建減少,貧富拉大,台北動輒數千萬的房子,誰要接手,5000萬的房子就算出租,一般人也租不起,所以他長期看跌是正確的,不過崩盤說就誇大了,但自己要想清楚的是,也許一輩子只買一間房子,20年後價值會有多少,所以我文中說買不如租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桃園也有許多平價中古屋,太郊區的不要說,您們知道它也漲很多了,300萬很平價吧,但3年前可能只有180萬左右,桃園的中平特區中山國小附近,30坪中古電梯大樓,應該是3~5年前吧,約200萬左右,現在要350萬。
政府的低利房貸,看似對一般百姓是良策,似乎很容易買房,卻提供大量養份給投機客炒作,以南崁來說,漲幅近乎2倍,大家想想,500萬5%房貸和1000萬2.5%房貸那一種可怕,,5%看似很高,只要努力,應不會繳到20年,但2.5%還未買,就多500了,說實在的,買的起1000萬以上房子的人,多個200萬仍買得起,只買得起500萬以下的人,少100萬就很可觀了。
Geek Chen wrote:
上週末晚上有空騎腳踏...(恕刪)
這位大哥說得沒錯,如果現在真要在桃園投資,中正北路是未來之星,南崁與藝文特區已炒過頭了,現在買已是相對高點了,空間較小,不如中正北路價格雖高,但只要政策下來,空間仍很大,山腳、坑口與菓林也是如此,但須時間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