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適合父母居住的區域


eoskiss wrote:
那林口房價怎麼會從一坪10萬不到漲到現在很多區域一坪30萬以上?
"霧都"倫敦如此潮濕怎麼會房價勇冠歐洲?
溫哥華比林口濕冷


其實我沒有提到任何 "林口不適合居住" 的論點,

相對的, 我認為是經濟情況和想要的生活品質, 大家不一定要擠進台北市天龍國去, 而降低生活品質,

北大/林口/汐止/深坑其實都離市中心是可以到的距離.


不過我還是要說, 林口早期是靠台塑華亞園區撐下去的,

人口會開始多起來(其實也只是這幾年的事情),

並不是因為環境良好, 而是因為台北縣市地價衝過高,

很多人為了生活品質和房貸選擇近郊, 不過這是城市整體發展的好現象,

當然也加上類似北大的造鎮模式, 林口已經不是10年前的林口了.


朋友在林口住了20幾年, 屋內濕冷一直是林口房屋的特色,

這不是氣象局能管的範圍,

這不是特別印象, 而是老林口人都是這樣認為,

10幾年前朋友一直想離開林口搬去北市, 無奈房價一年比一年漲,

現在林口發展起來了, 濕冷的特色就會相形被縮小了.

eoskiss wrote:
redial兄您可能...(恕刪)



林口濕不濕,淡水冷不冷~
目前看起來大家都各說各話,可能多少有點感受性的問題~恐怕沒有絕對定論。
拿數據出來比,也不見得代表全數人遇到的普遍情況....

溫哥華以前工作時去呆過3個月,我覺得是冬天常下雨和下雪,
實際的感覺是乾冷,不是濕冷,室內除濕機沒有天天開,
牆面也沒看過有像台灣冬天會出現的反潮現象。

而我當兵時也在林口住過1個多月,時間大概是冬天尾聲
早上起來迷彩服整個是濕的....還可以擠出水.. = ="
床單棉被用力壓也能漫出水來
我覺得林口濕到破表...
warwick wrote:
個人主觀認為,雖然林...(恕刪)
其實林口是不夠"濕冷"而讓人覺得很濕
怎麼說呢?

maxkingella wrote:
溫哥華以前工作時去呆過3個月,我覺得是冬天常下雨和下雪,
實際的感覺是乾冷,不是濕冷,室內除濕機沒有天天開,


都說冬天常下雨和下雪了
空氣濕度不夠會下雪嗎?
但比林口濕冷的溫哥華與倫敦
冬天很多室內都開著暖氣
反而覺得乾燥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冬季皮膚的皮脂腺分泌少, 反而容易脫皮讓人誤以為溼度很低)

而且冬天比林口冷的地方
反而溫度低到不適合黴菌生長了
所以林口一些久藏不用的皮件容易發霉更給人潮濕的印象
但北部地區有哪個區域皮件永遠都不會發霉的?

所以我說林口不夠濕冷...
溫度還沒低到黴菌镸不起來(多數的黴菌適合生長溫度介於10-30℃之間)
也沒低到需要時常開暖氣
因此沒開除濕機的通風不良處反而容易發霉...

多數人總是用更嚴苛的標準來看林口
的確沒有除濕機
林口通風不良的室內會有反潮發霉的機會
但沒有冷氣
台北盆地夏天適合人居住嗎?
沒有暖氣
溫哥華的冬天適合人居住嗎?

比起冷氣暖氣
我相信除濕機是最省電的!
而且林口的四季也並非都很潮濕!
保持良好的通風
適當的使用除濕機
我想林口是可以住的很舒服的!
eoskiss wrote:
其實林口是不夠"濕冷"而讓人覺得很濕
怎麼說呢?
都說冬天常下雨和下雪了
空氣濕度不夠會下雪嗎?
但比林口濕冷的溫哥華與倫敦
冬天很多室內都開著暖氣
反而覺得乾燥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冬季皮膚的皮脂腺分泌少, 反而容易脫皮讓人誤以為溼度很低)


英國沒去過不知道,
但溫哥華冬天在戶外給我的感受也是乾,
我暖氣也沒有天天開,台灣的冬天才是濕冷。
下雨或下雪,跟空氣中的相對溼度沒有絕對關係,可以去複習下國中地球科學。

eoskiss wrote:
而且冬天比林口冷的地方
反而溫度低到不適合黴菌生長了
所以林口一些久藏不用的皮件容易發霉更給人潮濕的印象
但北部地區有哪個區域皮件永遠都不會發霉的?
所以我說林口不夠濕冷...
溫度還沒低到黴菌镸不起來(多數的黴菌適合生長溫度介於10-30℃之間)
也沒低到需要時常開暖氣
因此沒開除濕機的通風不良處反而容易發霉...
多數人總是用更嚴苛的標準來看林口
的確沒有除濕機
林口通風不良的室內會有反潮發霉的機會


這點沒研究過就不清楚了,
但我覺得桃園比台北冷,卻也比台北容易發霉,
林口呆過的時間太短,不知道~


eoskiss wrote:
但沒有冷氣
台北盆地夏天適合人居住嗎?


台北盆地有到不適合人住嗎...
那擠了那麼多人怎麼回事兒...?

eoskiss wrote:
沒有暖氣
溫哥華的冬天適合人居住嗎?
比起冷氣暖氣


呃...
你應該沒有長住過溫哥華吧?
溫哥華的冬天通常並不會冷,
北美西岸冬天吹的是太平洋暖流,
而台灣冬天吹的是西伯利亞寒流。
所以溫哥華即使氣溫到0度以下,外出常常都可以不用穿外套,
比較起來台北和桃園的冬天感受是冷許多,出門基本都要背一件厚外套。
不只是溫哥華,整個北美西岸沿海城市,
讓人感受到的氣溫都不會太冷,
冬天比緯度更低的內陸城市如芝加哥、匹茲堡暖多了!

eoskiss wrote:
我相信除濕機是最省電的!
而且林口的四季也並非都很潮濕!
保持良好的通風
適當的使用除濕機
我想林口是可以住的很舒服的!


也許不是四季都濕吧~
台灣我住過三個最濕的地方分別是林口、龍潭、楊梅,
比較冬天時節的溼度,感受的溼度比較是林口>楊梅>龍潭

redial wrote:
其實我沒有提到任何 ...(恕刪)
maxkingella wrote:
但溫哥華冬天在戶外給我的感受也是乾,
我暖氣也沒有天天開,台灣的冬天才是濕冷。


您的經驗可以參考
但充滿個人主觀的偏見!

從客觀的數值來看
2014/01林口均溫15.1度c, 相對溼度68%
2014/01溫哥華均溫4.3度c
2014/01溫哥華相對溼度92.36%

maxkingella wrote:
所以溫哥華即使氣溫到0度以下,外出常常都可以不用穿外套,
比較起來台北和桃園的冬天感受是冷許多,出門基本都要背一件厚外套。


溫哥華冬天比同緯度的美洲內陸城市溫暖是常識
但如果4.3度c相對溼度92.36%比15.1度c相對溼度68%還來的溫暖不用穿外套
只能說是...境由心生吧!

或許您在兩地待的時間心境不同吧!

maxkingella wrote:
溫哥華以前工作時去呆過3個月,我覺得是冬天常下雨和下雪,
實際的感覺是乾冷,不是濕冷,室內除濕機沒有天天開,


出國到風景優美的地方工作真好, 趁著冬天的暖陽出去走走, 好舒服啊! 溫哥華的冬天真是棒啊!
氣溫到0度以下,外出常常都可以不用穿外套耶!

maxkingella wrote:
我當兵時也在林口住過1個多月,時間大概是冬天尾聲
早上起來迷彩服整個是濕的....還可以擠出水.. = ="
床單棉被用力壓也能漫出水來


到林口這鳥地方當兵真衰, 甚麼鳥天氣還要早上六點起床出操!
報告班長天氣太濕冷我受了風寒! 風濕病也發了! 可以不要出操嗎?

(以上情境純屬假設,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數據是死的, 但卻是客觀的
人的感受是活的, 但卻是主觀有很大的偏差的
eoskiss wrote:
但沒有冷氣
台北盆地夏天適合人居住嗎?


maxkingella wrote:
台北盆地有到不適合人住嗎...
那擠了那麼多人怎麼回事兒...?


不都說"但沒有冷氣"了嗎?
如果沒有冷氣
臺北盆地夏天適合人居住嗎?

民國92年
我到士林台北衛生勤務學校受訓一個月!
躬逢其盛遇到台北百年來最熱的一天
38.7度C
那個晚上我躺在床上整夜熱得無法入眠
被單被汗水整個浸濕
爬起來喝水好幾次
那幾天課堂上講的是熱衰竭,中暑的急救
我很想跟教官說我們就快要中暑了...
那幾天睡最好的時候
是午休時可以擠到有冷氣的大教室
雖然人擠人但大家都睡成一團...

事實上溫度對人類身心的影響遠大於濕度
人會因為中暑熱衰竭而死亡
人會因為凍傷失溫而死亡
但人不會因為濕度太高而死亡

台北每年夏天急診室都有熱衰竭中暑的案例
溫哥華也有人從事戶外活動被凍死的案例
很少人說台北太熱不適合居住
也少人批評溫哥華冬天太冷
但濕度總是被很多人拿來批評林口

如果沒有空調
林口會是比台北盆地適宜居住的環境!
尤其夏天盆地內受下沉氣流, 汽機車廢氣熱島效應等影響
常與台地溫差2~4度!
但這一切台北人不會在乎
反正可以吹冷氣嘛!
而在批評林口太濕之際
怎麼不想想這也是開個除濕機就可以解決的!

言歸正傳
就同樣的理由
我想桃園台地林口台地也比台北盆地適合養老
夏天中暑機會較低而且房價也較便宜
我推薦龜山陸光新城 相當不錯 旁邊就是 虎頭山 河邊公園 寬廣休閒 橋下假日花市 菜市場 榮民醫院

生活機能 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