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桃園站地下化~預算多2倍、完工慢2年


soogoo wrote:
------住平價桃...(恕刪)

不太可能,這些高官不可能為了民眾...

林口長庚→龜山萬壽路段→桃園醫院中華路一段(內壢火車站)
可走平面或高架化的LRT輕軌捷運

好處在於健全北桃相關的醫療網,讓中高齡有較好的醫療環境
讓林口、龜山、內壢相關工業區,通勤多一個選項
也能有效紓解桃園、中壢火車站與周邊交通長年以來龐大的運量
小林仲彥 wrote:
不太可能,這些高官不...(恕刪)
|

本來綠線跟鐵路增設簡易站的計畫就可以做到這些了吧

綠線去接機場捷運藍線到長庚

藍線跟綠線分別從中壢跟桃園去接鐵路到永豐站

現在的問題就卡在到底鐵路要高架還是地下

假設堅持地下是否會空轉幾年後還是回歸高架?

畢竟不可能全國資源都拿來建設桃園

有兩條捷運線加上鐵路高架化又增設簡易站

路網就成型了

誰說不是錢的問題 我說就是錢的問題

敢說錢不是問題的人 我呼籲捐錢去湊1200億

難道別的縣市都不用建設嗎

而且丟出這議題 市長四年內都不會碰到徵收抗議的問題

搞不好還可以再撐一任

全桃園市民的交通卻要為他的政治盤算陪葬

最後不管中央誰當 依然是沒錢 自己籌
+1

中壢站、桃園站的兩鐵共構的延遲

就是連兩條捷運的通車時間都陪葬

不是只有一段台鐵

是牽連到

整個桃園境內的心臟區的主動脈

不要坐視不管

大錢坑

填完之後,才剩多少

leou3936 wrote:
綠線去接機場捷運藍線到長庚

可是綠線去接機場捷運藍線到長庚好像有點繞路耶
名嘴只會消費別人的傷口,他們發言,我們發炎。
kaots wrote:
可是綠線去接機場捷運...(恕刪)




這也是沒辦法的

即使是台北市要只坐捷運去某些地方也是難免有遶遠路的狀況

在我的感覺是能坐捷運坐到 就方便很多

當然如果以後可以增加路線是最好的

但一條是已經完工 一條是核定過關

這兩條正式開始使用後 才有可能去評估要不要更密集的路網吧
這兩條可能都要虧本

不是說,要培養大家坐捷運的習慣,
就會每天去坐

而是,沒有坐捷連的需求

這兩條路線上

不是上班、上學的路線

沒有日常的必須""生活機能""在網點上

頂多新鮮去坐一次

這樣,沒有跟生活需求連在一起

密集發車可能就虧損連連

損益平衡的關鍵可能在要有迴龍線棕線的路網接通之後


才能發揮網點上的生活機能的"相乘"的效果

才有日常生活上的使用價值

soogoo wrote:
這兩條可能都要虧本不...(恕刪)


綠線我不知道

但藍線應該不至於虧錢虧太多噢

沿線有林口跟青埔未來兩~三個商場

中南部要從桃園機場出國的坐高鐵轉捷運到機場

中壢要坐高鐵的人 從火車站要去新明夜市的人

還有青埔想去中壢的人 也會有想去坐台鐵的人

其實算一算還不少噢

soogoo wrote:
這兩條可能都要虧本

不用怕虧本阿
桃捷算是國營事業不用怕虧本
政府要負責到底
不然台鐵/高鐵/高捷一直虧錢也沒倒閉阿
名嘴只會消費別人的傷口,他們發言,我們發炎。
這個公聽會的結論也很好笑,大家當然知道真的要做的話技術上都不是問題.可行性是絕對可以的.
最後的結論就是可以做,然後要中央出錢.
問題是中央就是沒錢啊. 這不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意思嗎.
怕繞路的可以坐公車客運 台北捷運發達 公車更發達
路網的形成本來就要各項交通工具交互編織而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