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八德怎麼發展不起來???

八德地理位置不錯
如果有遠見一點,大湳交流道下來,是四線道直通大湳市區
(目前郊區是二十米,進市區銳減十米,造成交通大瓶頸,同一條路寬度不一,路名也不一
分別是福德一路、和強路、義勇街及大智路)
廣福路四線道通中壢
和平/建國路全線四線道
(桃園高鐵站能做五十米中豐北路直通中壢市區
建國路是八德擴大都計主要出入道路,卻無拓寬計劃)
大興路與東勇街打通成一幹道,且直通後站(桃園後站四線道直通興豐路)
國際路與建國路打通成四線道,成為介壽路替代道路
以上道路只要二十米,八德格局馬上改觀
二十米路對縣轄市而言不算奢侈的要求吧(省直轄市幹道五十米,次要也有三十米)
但可惜,以上的想法縣府沒一樣想做
這些幹道都弄好了,再弄重劃區引進人口才不會有擁塞問題
但目前是幹道不弄,光弄重劃區,日後定然是塞在一塊
屆時等兩旁居民住滿想拓寬,恐怕連一間屋子都拆不掉了(拆遷費也是天文數字)

幹道假想圖

Inspector wrote:
八德地理位置不錯如果...(恕刪)


了解八德地理位置的人大多都知道那裡是瓶頸
但桃園就是這樣事情總是做一半
國際路往桃市到桃德路就變小又加一個大彎
下交流道往八德市走到義勇街四線變兩線
這種路寬不一的情況到處都是
完全沒有整體思考想到那裡做到那麼
不能整合一次到位
路要開成你說的那種規模我覺得一定有可能
只是以桃園縣政府這種做事效率
我看大約要等到民國150年才可以看到吧
I大文章太棒,支持!
不知這種建議有無上報給縣政府過?
未來八德會很熱鬧,現在再不規劃就來不及了.
八德市的路真是又小、又爛、一下子寬一下子馬上就變小,大大有沒上下班開過真鍋前面的十字路口,那景象真是可怕.....
ku1703 wrote:
八德市的路真是又小、又爛、一下子寬一下子馬上就變小,大大有沒上下班開過真鍋前面的十字路口,那景象真是可怕........(恕刪)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這個十字路口

Inspector wrote:
八德地理位置不錯如果...(恕刪)


八德的地理位置真的不錯,要山有山,往復興鄉跑也很近,

要海有海,機場連絡道順暢不塞車也是很快可以到達,

加上有北二高,真的是想不出來他有哪一點比別人差,

為啥八德的工商就業機會總是比人少!!!

軍公例外。
01山寨姑娘 wrote:
I大文章太棒,支持!...(恕刪)

我覺得政府欠的不是想法,而是壓力
沒有壓力,桃園縣不需要升格,不需要園林大道
八德市自然不需大馬路

八德車流量最大地方在介壽路與和平(建國)路口
但卻不是四線道交叉路口
正確來說,整個縣轄市八德沒有一個四線道幹道交叉路口(八德擴大都計屬街道非幹道)
和平路沒騎樓,沒路肩,沒人行道,往介壽路只有一線道
每天上演學生與路人和汽機車爭道
這種危險現象要持續多久?應該很久吧
因為八德市長是躺著就連任

桃園縣蓋幹道的能力很差
現有幹道,哪一條不是沿用N年前留下來的
朱縣長任期也勉強闢了一些幹道
像八德和強路就是朱縣長弄的
弄了這條路,大湳上交流道好走多了
不用繞到最邊的和平路上去

之後縣長會正視桃園幹道不足嗎
我想還是繼續沿用二十年前的道路建設


BenSheets wrote:
八德的地理位置真的不...(恕刪)

八德發展沒定位
也可以說什麼都沒有
除了介壽路早期因為慈湖拓寬
整個行政區可以說是維持在鄉的結構

八德至今全市僅兩所國中
整個大湳只有一所,實在是太貧乏了
對很多家長而言,學區也是很重要的

八德位置真的很好,不然不會早楊梅蘆竹改市
想像一下如果東勇街一帶比照台中或高雄市區
我想現在發展不輸南崁
Inspector wrote:
八德車流量最大地方在介壽路與和平(建國)路口
和平路沒騎樓,沒路肩,沒人行道,往介壽路只有一線道
每天上演學生與路人和汽機車爭道
這種危險現象要持續多久?應該很久吧...(恕刪)


以前學生時代在建國路打工,天天都走這條路,

這條路從我認識它開始到現在,20幾年都沒變過,

真是始終如一啊!!!

因為整個八德這快30年來
就只增加了和強路、大智路、重劃區道路
其他的路當然是20年如一日阿


BenSheets wrote:
以前學生時代在建國路...(恕刪)
以後新屋可能是2字頭了151555555515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