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mill4007550 wrote:-->我的看法是:1.未來只要是生活化道路,都應該設計成行人可以任意穿越才對,不然就不是合格的生活化道路。2.為何生活區的道路,還要允許車輛隨意通行呢?這裡應該是居民的空間權力最大呀! 在中路外圍建設大型停車場,然後大家走路進去,就能達到你的夢想。。我覺得有點強詞了,我雖然有買青埔,但我也不會覺得青埔真的好到哪裡,你也真是妙。
windmill4007550 wrote:關於安全,inspe...(恕刪) 我只能說你的想法太不切實際了大家都知道中路這一帶的車流是逐年增加原本沒有的交通措施,也越來越多限制例如大興西路可以左轉國際路,也被限制住國道二號原本四線道,變成六線道,國際路路口車道越劃越多南桃園交流道也增加了立體化改善,大興西路局部拓寬種種證明原本的道路規劃根本不符現狀中路位在交流道要地,你卻硬要說這裡打造成行人天堂試問,你是從何處看到桃園市政府有這樣的想法呢會不會只是你一廂情願,反正短時間也看不到結果要把狹小道路說成是行人天堂也不是不行啦畢竟現在就是規劃成羊腸小徑,你要說這樣規劃行人可以在馬路上滾也可以反正就是各自表述
其實我是主張窄馬路的優點,只是拿中路來譬喻,中路會變的如何或者桃園市政府打算怎麼作,我是無法確認的。buybuyhouse大所說的外圍建設大型停車場,只要條件適合,的確是不少城市想要規劃的選項,也已經有實際的例子,其實是個不錯的想法。我沒買也沒住中路,中路會變得如何,跟我關係不大,純粹就是舉例罷了。窄馬路才是重點。我說的是生活化道路(就是社區間那些小不拉基但又常有車衝來衝去的路,這種路常常沒有人行空間),也不包含大興西路跟國際路這類幹道,這還是應該有所區分。我所說的生活化道路,一體適用在所有人口稠密區,也不限於中路。我認為與其看中路,不如思考自己住家範圍是否可以打造的更宜居、更安全、更有趣!
windmill4007550 wrote:其實我是主張窄馬路的...(恕刪) 美好的構想也要切實際,才能引起共鳴在交通量極大的重劃區想像行人天堂,實在不切實際桃園市府施政一向是低標,若真有行人天堂也不可能出現在桃園,因為格局就這麼小反而台中這種都會的城市機會較大
打了一堆長篇大論,其實重點只有兩個1.中路的位置根本不適合規劃為高密度住宅區,臨近交流道口居住品質也很難提升。2.吳縣長基於神秘原因將路幅縮小,取消停車格,無疑是讓桃園已經惡化的交通雪上加霜,但地已經標售出去了,建商房也蓋了,再討論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桃園人就一起承擔共業吧。
馬路真的太小條了+1車道很小,一個車道一台車就滿了,沒什麼緩衝空間給機車中路區內也因為常在蓋房子,工程車、水泥車違停也很常見晚上路跑民眾也因為不想跑水泥人行道,有些都跑到馬路上來了還看過有些跑的很累的,過馬路都沒看旁邊,低著頭直直跑過去單車也是個問題,車道人行道一直變來變去,而且轉彎幅度有點大難以預測總之...開車在中路要很小心,不然很容易就法院見(但以行人角度來看,走起來還蠻不錯的)
中路馬路真的太小了當初也很猶豫要不要買中路自己觀察下來只要是XX幾街 XX幾路 都沒有人行道除非建築物已經蓋好會有退縮或是旁邊是公園唯一例外就是包住風禾公園的路發散出去都有人行道之後可以預期的是之後交通應該蠻恐怖的...個人覺得如果真的要買記的挑幾條大路旁邊的東西向就是 大興西路/慈文路/力行路/文中路南北就是 國際路/正光路/永安路我自己是老婆懷孕散步到小孩出生後需要推推車後才發現舊市區其實更悲劇在中路重劃區裡面至少還有幾條大路走到公園是有人行道而且是寬敞安全的雖然規劃失敗但身為土生土長的桃園人苦久了,沒魚沒肉 能喝點湯就夠開心了
david11012 wrote:交流道下就直接行駛寬敞的大興西路與國際路,壓根沒想繞進去慈文路跟力行路 我就是走力行路或慈文路穿過中路重劃區上交流道的,住舊市區除非吃飽太閒才會繞遠路走大興西路上交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