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xxx wrote:
機捷中壢市區段是機捷的延伸線,
就算沒通也不影響主線高架段正常營運,
桃園市區綠線是延伸線嗎?
你中間軌道站體未完工,你兩端高架車站要怎麼運行?用飛的?
地下化現在連環評都沒做,
綠線要預留多少空間這難道用說的就可以決定?
你以為在玩模擬城市嗎?
還是你精密計算一下給大家看看?
2008年高雄捷運紅線通車時,高雄鐵路地下化連動工都還沒有
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是2009年以後才開始動工興建的,而且高雄新車站站體是直到2016年才完成設計確定要蓋的樣式
高雄捷運紅線蓋好通車照樣可以從高雄火車站底下通過營運並設出入口,高雄火車站就是中間軌道站體,跟現在桃園火車站情況一樣,高雄車站可以,為什麼到了桃園就不行?
誰說兩線交會的站點就不能預留空間,原本就是不同的建設,根本就不用等另一個工程一起蓋好才能運作,不同層的軌道空間就是一層預留約5公尺深度
否則台北捷運有那麼多線交會,不就要等交會線都蓋好才能兩線一起運作,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實際案例了,有點常識好不好,這不需要玩什麼模擬城市,真實城市就可以辦到

2008年高雄捷運紅線正式運作,但高雄地下化新車站是直到2016年才確定站體設計,站體連蓋都還沒開始,這期間捷運紅線巳從高雄車站底下通過且運作了八年之久,可參考以下2016年報導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707004849-2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