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桃園站地下化~預算多2倍、完工慢2年

所以我說嘛,南桃這麽愛抗議
這麼想跟台南看齊,那就北桃高架化
等20年後看著北桃享受鐵路障礙打通的好處
捷運綠線與高架車站共構
中壢鐵路依然地面上跑
車依舊塞在平交道和地下道
機捷延伸中壢車站永久延宕
火車站一樣爛,超開心唷
dinmain wrote:
所以我說嘛,南桃這麽...(恕刪)


某些協會跟議員的聲音並不代表南桃園的聲音

而且講真的 這個市長在選舉結果來講 北桃園都是獲得半數以上支持的

又分南北在這問題上其實真的沒什麼意思
*******************************


dinmain wrote:
某些協會跟議員的聲音並不代表南桃園的聲音

而且講真的 這個市長在選舉結果來講 北桃園都是獲得半數以上支持的

又分南北在這問題上其實真的沒什麼意思



其實在PTT桃園板幾乎都是支持地下化 反而中壢板比較支持高架續建
另外 鄭市長在選舉前就與地鐵促進會頻繁接觸
結果在中壢區也吸不到多少票數
這樣應該算北桃園民眾比較傾向地下化吧XDD
因為事實擺在那
北桃沒看到人掛白布條
臨時軌用地取得沒問題甚至都舖軌了
現實就是中壢平鎮那群人在那邊鬧
用選票看不準
像我老媽投鄭
她跟本就不知道要改地下化
大部分的人都馬看顏色投票
還請南桃的鄉親開導開導那些想法扭曲的鄰居們
dinmain wrote:
用選票看不準像我老媽...(恕刪)



哈哈哈... 如果他們只是想法不同還有得商量

牽扯到利益還有得商量嗎?

尤其是某些有力人士的利益

你可以稍微注意一下某協會都跟哪些政治人物來往

還看顏色投票嗎? 現在市長就是挾這些選票說他是主流民意噢

如果不同意市長這樣說 我看你也只能發動罷免

不然市長目前自己也下不了台 只能拉著大家陪葬

最好現在開始把支持照原本高架進行的組織起來

否則表達除了協會之外的聲音時 很難被重視

而且都會被貼上什麼歷史罪人的標籤
dinmain wrote:
...
但我三十出頭,我這輩子還想要看到桃園改變
而不是一群政客亂搞

另外小弟不才正好是建築系畢業,也在業界4,5年
深知這些“程序”到底要多久...(恕刪)


三十出頭建築系畢業投入業界四五年是吧!
今年是我本命年,一直從事資訊電信通訊產業的工作,
想當年我初出社會時,是擔任乙方的工作,必須實問實答的回應甲方的許多質問,以爭取得標機會;
後來因工作經驗增長,轉換角色為甲方,我們如何判斷競標之乙方夠專業可以得標?
除了根據乙方提供的reference sites,透過關係去了解其口碑外,
我們還會準備很多問題清單,請乙方提供書面回覆。
因此對於別人的質問,我一向認為認真誠懇實問實答的回覆才是專業的表現;
對於別人的回覆,我也是如此的期待與認為,
事情有沒有做對與學歷無關,與面對問題的態度關係較大。

我都還不到五十,怎會這輩子看不到桃園變好?大過年的少詛咒別人了,棺材不是只裝老人的!
我們就是因為看得夠多,才認為桃園鐵路不應採取羊腸版高架案,首選朱版高架已被羊給破壞掉了,我只好選次佳的鄭版地下化,絕不可能選擇最差的羊腸版,這種小格局的市容已經殘害桃園數十年了,不應再繼續下去。

你說你正好是建築系畢業,也有四五年相關工作經驗,深知這些程序;
但對於我前面提過的諸多質問(第#498篇、第#502篇)你一直避而不答,我不認為這在專業上值得大家信任。
況且,若你深知這些程序,你就不應該贊成羊腸版高架,一個鐵路高架案卡關卡了50個月,這個嚴重的專案進度延宕竟然不在你的專業程序(環評,都市計畫變更,重新設計,重新招標,重新編列預算)考量裡頭,你如何說服大家你有專業呢?
況且,鐵路平交道事故死傷跟桃園段採用地下化或高架化有何關係?如果這要扯到是因地下化導致的,那吳志揚五年縣長任內進度停頓,從2014/11/29再加50個月,合計9年2個月所造成的事故也都該算他的才對,怎不見你做出公正的評論?
ShangLai wrote:
台南的確空轉了,擺不平一直無法建。

倒是台中的高架快蓋好了,建議屆時桃園可以參考看看好不好用。



若只看台南與台中,容易誤導讓人以為地下化會造成空轉;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再把桃園加進來比較,桃園段鐵路高架化在2009年2月27日行政院就已經審核通過了,朱版的60米園林大道都計也已提出,是誰撤掉改成羊腸版的?改成羊腸版後進度應該會加速才對,但卻還在原地踏步,只有原來根本沒問題的臨時站才有在蓋,羊五年任期結束了,進度竟然還延遲50個月,這難道不是空轉嗎?

所以不是只有地下化會空轉,高架化也會空轉。回過頭來看看,造成空轉的最大原因為何?很清楚就是沿線民眾抗爭!今天桃園很難得的出現沿線民眾與市政府看法一致都要地下化,正好解開了吳志揚五年任期所無法解開的枷鎖,我認為桃園人應該好好把握這個契機,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才對。

據我所知 沿線民眾抗爭主要是不想被徵收
(協會會長許先生本身就是)
但根據桃園市政府最新的評估 地下化徵收戶數是比高架化多的

或許高架跟地下徵收的對象會有些出入

費盡心力排除自己被徵收 卻去造成別人被徵收?

難道今天是誰有組成協會 誰講話大聲就可以決定要不要徵收嗎?

等到幾年後地下化評估確定 有人要被徵收被發通知 是不是也來搞個協會抗爭?

平交道移除我們到底要等多久?

這是個交通建設 請回歸他的用途上來考量 怎麼會先從附加的利益來考量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