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桃園火車站沒有電動手扶梯或電梯???

今天已經是5/16,桃園臨時站應該還不能用吧!桃園縣根本沒有升格桃園市的條件,真是浪得虛名!應速速改回桃園”縣”!
看了一下google地圖中道路規畫就可以知道~

桃園市的發展~重點在中壢區!!

道路規劃決定市區的發展性!!

結束!!
桃園臨時站已經規劃有電梯,當年的板橋臨時站月台樓梯窄小到跟現在鶯歌站月台樓梯寬度差沒多少也沒有電梯,民國103年度台鐵日運量(進+出): 樹林站32748人次,鶯歌站17951人次,內壢站16328人次,內壢只有跟鶯歌站差不多,但只有樹林站的一半左右,桃園中壢車站老舊問題在於車站更新跟鐵路立體化"綁在一起",像樹林鶯歌只是把車站改成跨站式車站,所花的經費相對地區的鐵路立體化要少也就比較容易執行施工,全台鐵已經改建完成的跨站式車站:蘇澳新/羅東/百福/汐科南站房/樹林山佳/鶯歌/埔心/楊梅/湖口/新豐/竹北/北新竹/竹南/苗栗/太原/新烏日/沙鹿/大村/田中/斗六/大林/民雄/嘉北/南科/橋頭/新左營/左營臨時站,興建中的有花蓮站

farng1 wrote:
桃園縣根本沒有升格桃園市的條件,真是浪得虛名!應速速改回桃園」縣」!...(恕刪)


這說法有點倒因為果了,地方升格直轄市是因為人口多需要更多資源配合開發以符合多數人需求,而不是地方已經發展的多利害才"表揚"它升格為直轄市!!民國56年台北市升格直轄市時有多繁榮發展嗎?還不是升格直轄市後掌握了更多資源才逐漸發展到今天,民國72年台北鐵路地下化才第一期工程(萬華~華山)動工,已經是台北市升格直轄市後16年的事了...

台北車站也是有老摳摳的時代...






過渡到現在地下車站的前身,台北臨時站
小弟過年回嘉義就很感慨,
民雄站有電梯,大林站有電梯,嘉義站有電梯,嘉北沒去過,水上站沒去過,南靖沒去過,
桃園連嘉義都比不上,比鄉下還鄉下

cml669 wrote:
小弟過年回嘉義就很感慨,
民雄站有電梯,大林站有電梯,嘉義站有電梯,嘉北沒去過,水上站沒去過,南靖沒去過,
桃園連嘉義都比不上,比鄉下還鄉下


嘉義是省轄市, 桃園是縣轄市, 桃園大部分都外來人口, 基層勞工居多.

所以桃園本來就沒人理要理, 要巴住台北才會有建設.
民雄大林是省轄市嗎??兩個都是"鄉鎮"而以,
斗六是省轄市嗎??和之前桃園中壢一樣,縣轄市而以,
樓上您要不要去那幾個車站走一下??
尤其是斗六的規模,直接複製到桃園中壢完全可行,
雲林嘉義能做到,桃園不行??
從這些【小】地方就能比較,縣市首長的思考方向,
我也希望桃園進步,麻煩從【小】地方做起吧,其它真的太空泛
台鐵車站設電梯與否不是看運量排名,也不是看是不是直轄市第幾都與否,而是有些只單純作車站更新所需經費較少ex.斗六/鶯歌...。

桃園中壢把車站更新跟"鐵路立體化"綁在一起反而耗費較大的經費與工程期。例如斗六車站改建成跨站式車站經費1億多,工程期2年,但桃園鐵路立體化高架化308億/地下化1200億,工程期10年起跳,

因此經費少,工程期短的車站更新會比較早完成。電梯這類設備新車站也比較會有 ex.板橋車站舊站的時候運量全國第2也沒有電梯
單單就桃園和中壢站而言
中壢站早已完成後站、第三月台擴建及增設電梯等設施
桃園站不是沒有規劃,而是往往做好中壢站之後
要做桃園站時才說一切等高架化後再做,現在做了就浪費
中壢站做了就不算浪費,桃園站做了就浪費
這邏輯不通
高架化談了十幾年
難道桃園站這十幾年都沒有人拉行李,推輪椅,推嬰兒車
台中站也確定要高架,簡易電梯也是先做了,台中站還連爭取都不用爭取
台鐵也是幫做台中做了好好的

TED0207 wrote:
我也是桃園人
雖說 ...(恕刪)



真是可笑的理論,你問大家"多走幾步路腳是會斷掉啊??"

這是什麼問題啊~ 即便我腳沒問題,觀光客人家的行李,不能搭個電梯嗎???

你習慣當二等公民啊~~

桃園第六都,火車站沒有電梯,真的是太說不過去了...
三代都當過縣長,車站無電梯,對得起國民黨鐵票(老榮民)與支持的桃園鄉親嗎,選不上也不意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