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市容整節的優點
但是桃園也有中、高無法可及的長處
桃園最吸引人的不只是房價遠比雙北低
而是它的地理位置最為接近中樞心臟的台北市
我是高雄北上工作
在台北買不起房子,所以南遷桃園
高雄馬路再大,市容再漂亮
房價卻是節節下降
我民國79年買的房子
在前金區的文教地段離捷運站5分鐘
樓中樓六個大房間
前年賣出時竟然賠了四成才賣掉
所以桃園市建設雖比不上新竹,甚至中壢
但是還是有很多同事移居到桃園
有沒有捷運綠線其實對我們來說也不挺重要
反正上台北可以開車也可以坐火車
我倒是希望火車不要那麼擁擠就好了
因為即使捷運蓋好
我們來往台北桃園的主要交通工具
還是以在40分鐘內可抵台北火車站的火車
最為方便便宜
所以即使現在桃園市的建設的確不如台中高雄
但是在台北上班的人還是會覺得桃園房價很有吸引力的
Inspector wrote:
希望桃園縣府能趁現在還有機會時檢討一下現有的都市計劃...(恕刪)
他們是有很認真在檢討吧, 只是方向令人吐血罷了, 不然不會北桃園的都計道路越縮越小. 越取消越少, 南桃園的都計道路越拓越寬. 越闢越多, 最可惡的就是經國特區跟蘆竹行政園區了.
經國特區原規劃的50米園道, 未來也已規劃再往中正路寶慶路方向延伸, 形成市區的一環漂亮綠帶, 硬是被縮小成又醜又窄的30米一般道路, 其他20米道路取消15米道路縮小成10米就不說了, 另外, 原規劃在特區範圍內, 從綠帶(概略在HONDA汽車.高爾夫練習場附近)以南, 經莊敬路到南平路之間的區域, 硬是被剔除在特區開發以外, 使得未來特區開發後還是與舊市區相隔遙望無法連成一氣.
蘆竹行政園區也是一樣, 原規劃範圍200多公頃往南可與桃園市中正路尾的市區銜接, 硬是被縮小成70公頃, 且似乎刻意剔除能與桃園市銜接的南邊這塊, 只開發北邊那塊, 使得未來新行政區開發後還是與桃園市區相隔遙望無法連成一氣.
這些不都是他們的精心傑作嗎? 當然有人會說那是內政部都審會的決議, 其實稍有概念就知道, 關鍵根本在地方政府的態度, 只要地方政府有遠見. 執行魄力, 充分表達堅定立場, 中央根本就不可能會拿所謂 "現在無實際需要" 來阻擋地方規劃 "未來有發展需要", 否則不會連人口密度相對低得多的台東都有5.60米大道需要, 人口密度高得多的桃園卻沒有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