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哥 wrote: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總...(恕刪) 感謝大大的指正太過簡要的描述看來還是需要補充更正補充如下:房市的投資客至少還是用頭期款, 15〜20%(總價)在進行中期投資投機客是用10萬左右的簽約金(紅單)一次買的3-5戶以上,把房市當股市進行極短期的炒作其實不論是自住/投資/投機都要想清楚標的的各方比較以及資金槓桿是否過高地段 VS 建商品牌+社區住戶管理地段的重要性始終還是高過建商品牌因為社區保值與否, 除了建商品牌還需要良好的社區管理與住戶品質而後者, 是不容易在預售過程中掌握的尤其是過多的投機與投資客造成後續多方的換手簡單的說, 以龍岡的地段屬中壢外環生活機能雖然不差, 但怎麼說也比不上內環當中壢後站的晶站目前的成屋開價20~24以及延平路的鴻築開價20上下開價一樣20萬的龍岡, 地段差異卻不能不詳細考慮遠雄如果號稱二期要開26, 確實是有相當的膽識~~PS: 也可以回頭看看遠雄八德的艾菲爾二年前開賣開價大約15~19萬, 均價大約16~17二年過去, 目前591的成屋委賣開價也大約20萬扣除二年的資金利息與成屋委賣的仲介傭金實際的漲幅與獲利恐怕不如投客當初的預期何況這二年間桃園各區的房市漲幅其實不小但遠雄在二年前就已建商品牌把這二年的漲幅提前反映了以至二年後建案的漲幅反而落後整個市場真正能坐著數鈔票的, 永遠是建商與代銷~~
說真的這建案的確沒什麼自住客買,投資/投機客要脫手最後還是要自住客買單此案的確比目前附近的行情要高上甚多但在龍岡要有這景觀視野也只有這選擇早期買到的跟現在代銷的價差滿大的若真的有人想自住此區五年以上,現在買一期,等未來二期交屋後兩年內一期的持有成本,跟到時二期的房價一比隨便脫手都有獲利空間但我的觀點只限於你想自住五年以上因為純投資的角度,300萬壓在五年這實在沒意義版友若有自住需求,有聽到認識的朋友有一間要放出來1字頭,可再私信討論
去看過樣品屋跟介紹, 也看了不少人的質疑跟酸文...遠雄講白的, 真的就是賣品牌!問過我同事在三峽建案, 都沒有後悔的, 說連裝潢師傅都說這用料真的比一般的足!管理跟游泳池到目前也一直不錯用!遠雄龍岡的格局也如大大說的很方正。大家質疑的比較價格(還比到清雲那邊@@),其實沒意義了, 我爬了文, 三峽, 大溪, 八德這些遠雄建案開賣也是酸到後來好像還是幾近完銷, 賣一陣子的負面消息好像也漸漸少了...即使不合理,遠雄一到價格就難回去了!買三峽那邊的就好幾個越到最後..越買越貴!明知當初三峽是個才值10W左右的地方~中壢好多大樓, 管理很爛...像榮耀歐洲..連水池都沒水了~...也許這就是遠雄可以維持的品牌優勢>談論的人依然在談論, 房價依然不會掉, 遠雄看的點應該潛力是有基本的盤...我個人是已經買在附近的別墅區(不過外牆慢慢有點黑了~居委會趕快清洗外牆啊@@),對這建案是覺得挺貴的, 但應該有他的道理及財團的公式操作但對次建案真的....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遠雄賣招牌,這不否認,平均賣價會高於當地2-3w/p,但是看到最近的喊價,讓我有深深感受,是自住客都瞎了還傻了。不斷的吹捧有多棒,多有增值空間,然後"馬上"有意轉售...............曾有房仲朋友告訴我買房三大法則:第一,地段!第二,地段!第三,還是地段!!!!真有意買房的人,還是多看看,別變成了"待宰"的羔羊
bb90a01147 wrote:曾有房仲朋友告訴我買房三大法則:第一,地段!第二,地段!第三,還是地段!!!! 所以您認為「遠雄龍岡」的地段不好嗎?可是遠雄近期在桃園開發的新案(「遠雄艾菲爾」、「遠雄大溪地」、「遠雄龍岡」),基地座落的位置貌似都不是很優?
如同f大所言,位於中壢正後火車站的京站開價20-24w/p,鴻築開價20w上下,那試問遠雄龍崗目前的開價,如果僅僅是以"遠雄"這塊招牌,何理乎?By the way, 另一版有人回應遠雄龍崗A棟景觀戶,開價22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