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當「潘仔」


《名劍》 wrote:
沒錯,就是不想當冤大頭。

最近我也去台中市大里三期看房,每坪開價約25萬,我出價20萬對方態度都是「不可能」,之後發現有朋友附近,一詢問下才知朋友在4年前,在同區、同年份一間房子,坪數差不多,預售以每坪12萬入手價差二倍。

之後詢問當地耆老才知,該地區30多年前附近是火葬場,民國70多年才遷移,而且每逢大雨必淹,現在該區的新成屋大多都是投資客買下。

之後我便找2晚去實地勘查該地區新成屋晚上住戶情況,我以門前有無貼春聯、信箱有無使用情況,車庫有無停留交通工具,屋內有無點燈,來判斷有無實際住人,結果發現3/2的屋子都顯示是空屋的狀況。

所以現在我寧願把錢放在保本型投資基金裡面,等這些投資客把房產玩完了,再集中火力入場,哪怕是等3年、5年、10年,老子就是不鳥當盤子。
...(恕刪)


看你調查成這樣 還真是該給你拍拍手

慢慢等

我相信還是有很多自住者
每個月為了繳房貸
失去了生活品質

----

不過看著房仲給我看的預售屋建案
就很反彈
預售屋哦…不是應該在建案招待所銷售嗎
怎會跑到仲介那邊了呢…呵呵呵!原來大家都是這樣子玩的丫
真的買了…不當潘仔也很難
我也不希望買了之前,整棟大樓空盪盪…

也許「大家」都想搶「低價」吧~
最後便宜了建商…


新清烏龍屁 wrote:
+1

不是買不起,...(恕刪)
這就表示沒那個屁股還吃那個瀉藥?!
很多專家不是一直在強調:在購屋前,要仔細評估還款能力!(不要超過家庭收入1/3)
如果仔細評估過,就不會有生活品質問題;
不然應該就是明知道能力只能買源美臻系列,卻硬頭皮買中悅上林苑產品。
最後還是要說...要評估能力呀~~~

YO123123 wrote:
我相信還是有很多自住...(恕刪)
打壓房價要是像全民支持王建民一樣單純,那政府早就幹了!台灣房屋自有率近八成,房價要真崩盤,大家資產都會嚴重縮水,有房貸的會斷頭,不管投資客或自住者全掛,那執政黨還要選嗎?會叫的不代表他們是多數,政治是很現實底~~~
victor663 wrote:
打壓房價要是像全民支...(恕刪)

大大說的很貼切
沒房想買房的希望房價跌
已經有自住房不打算換的,雖然不會很在意房價但是看到自己的房子上漲心裡還是高興(小弟是這種)
投資客希望房價漲
有房想換房的希望現住的房子漲, 想要買的房子跌,
所以房價真的是個複雜問題,
而且隨著各種不同階段每個人支持的都不同
(應該沒人買了房子後希望政府努力打房吧)
阿德
我不是炒房的人,只是希望自己住的城市能發展的越來越好,坦白說,台灣少有房價低廉,當地生活機能與環境品質好的地方,所以城市發展好,配套設施完善(包括工作機會,交通,教育...),自然也會與當地房價成正關係!這也就是為什麼連桃園執政者都會公開說桃園房價有失公允,畢竟公單位也投入不少建設經費,有誰會希望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況且房價高,土地增值,同時對地方政府稅收也不無小補.
如果沒大錢的小老百姓只會人云亦云的跟著空頭看衰說現在房價太貴不合理,不值得買(問題是多少才算合理?誰又說的準?),那麼真的自然而然你就只能慢慢被洗出局了...到最後可能連租房的能力都喪失了那才叫悲哀!空頭大師他不會告訴你多少才是合理(因為他也不知道?)而是只會一味的在媒體上,不斷的放話告訴你哪裡又死了?哪裡又掛了?類似這種沒營養的廢話?房價高低是市場機制使然,在台灣,政府如果無法將大戶的熱錢(Hot Money)有效導入實業投資,加上"聰明絕頂"政策造成陽痿的股市,以及長期低利環境,自然而然房地產就成為大戶熱錢的出海口,否則請問:如果你是有錢人,除了投入房市(不見得目的是要炒房),在政府沒有一套有效引導資金的對策下,你還能怎麼做?難道會笨到去放銀行定存等著被通膨吃掉利息之外,還可能導致總資產價值倒退嗎?
所以在現在及未來幾年的趨勢下,建議那些沒錢想買房的人或正計劃想買房的人(出發點不見得要是投資),只要能力負擔得起,能買就買,別被現在一片看衰的三流媒體及所謂的"屎味"空頭大師給矇騙了!就我所知,有錢人非常多(在這時代有錢無關乎年齡,在於實力),且對岸熱錢更多,都在俟機而動,在股市現在不好操作的情況下,大宗資金的出海口就是房地產!現階段要期待房價大幅下修,恐怕只能期待來個第三次世界大戰,空前絕後大地震,或飛彈危機,否則現階段精華區的房價中短期是回不去了!
對岸大陸房控比台灣更嚴厲,雖然暫時能將部分城市的房價壓制住,但仍無法有效抑制未來房價可能報復性反彈的態勢! 反觀台灣,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內需市場不足以支持經濟成長,在出口無法有效成長又內需不振的情況下,房地產又屬火車頭產業的一支,過份壓制房價對經濟成長及相關產業影響分明,聰明的政府不會不知道!否則央行只要一聲令下大幅提高利率,提高業者的融資成本及民眾購房成本,即可有效抑制購房需求,何以9A總裁至此不大刀闊斧去做呢?原因很簡單,央行也知道台灣民間資金太多,一但這麼做,在這種整體不景氣下,不降利率去促進消費與投資就很不錯了,還要笨到去順應一些少數唯恐天下不亂的少數"空頭"去大幅升息的話,那麼真的整個台灣就真的要進入停滯性經濟,整體結構性失業常態了. 所謂的奢侈稅及限制購房貸款成數事實上對大戶影響有限,但卻也直接影響到有自住需要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有個2~3套房在台灣是正常的,他們一旦縮手並抑制消費,倒楣的還是全體民眾!

總而言之,台灣的問題不是房價太高,是平均所得相對太低...但問題是早期經濟發展已經造就了一大群民間富裕層...富人的特點是他寡言,對政治無感,對投資敏感,對累積財富有自己的看法與作法!
台灣以法為主的政府執政者,這幾年來其思維與普羅大眾總是想要搞"均貧",因為看不慣別人比自己有錢,視富人為洪水猛獸,所以房價高就說是有錢人在炒房造成的,所以沒錢人(不一定是窮人)就要鬥垮有錢人(不一定是很有錢的人),要把他拉下來,對富人要課重稅,科技人的股票分紅要要費用化,因為台灣不能有科技新貴,要求公平/正義,所以要將他賣肝可能過勞死,出賣靈魂賺來的錢折衷甚至消滅掉,所以竹科光環不再,科技人沒了九斗米可以挺腰賣命來創造公司及台灣奇蹟,為了生存只好為五斗米折腰只"希望能有奇蹟"...要求公平正義,所以不管智愚,忘了"人生而不平等",高喊人人都有受教權,所以廣設大學,大家都是大學生,搞成天龍地虎不分,這就是政府嘴巴上講的"公平正義"? 試問:如此一來與早期的共產階級鬥爭有何差異?
而對岸的做法邏輯很簡單"先富一群人,再讓這群富人去富其他的人",這簡直就是比資本主義還資本主義.也造就了對岸在短短10年內經濟突飛猛進!
台灣走了幾10年的資本主義,竟然會流於民粹走回頭路?豈不可笑?怪誰乎?

Skywalker7 wrote:
我不是炒房的人,只是...(恕刪)


中肯公允~
給你按個讚...

早些時日我早說過台灣不是房價過高,
而是所得過低~~

青貧一族口袋沒錢自然嫌房價過高。
高與低完全是相對比較而來的!!
所以大雄講的,台灣沒有房價太高的問題,
只有所得太低的問題,現在想想,還是挺貼
切的。

實話總是很刺耳,令人討厭的,
反而不少人鼓動仇富心態,講很多似是而非
的論點,才讓問題失焦了。
ppstation88226 wrote:
嗯嗯麻煩您在台北市賣...(恕刪)

八方雲集和四海遊龍不就有了...
不懂你想表達什麼
是啊! 如果我的所得也成長3倍, 那也不覺得現今房價高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