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的本事 wrote:如果真的有購屋需求,...(恕刪) 少子化其他地方未來或許會發酵影響房價人口變少>>買房需求變少>>房價下跌這應該是少子化房價會跌的概念吧,供給大於需求,跌價合理。但桃園市很困難,如果用人口結構影響供需來看的話,房價一定越來越高,桃園是6都唯一人口正成長的城市而且他又是房價凹陷區,被新竹跟台北夾在中間,願意離開新竹或台北的人口來看桃園的房子肯定特別香。就是這麼多人願意離開台北新竹,桃園市的人口才會六都唯一。
那你們就慢慢等慢慢挑,到時候就是比別人多付幾百萬,儘管道理很會說很會分析,但是房價上漲就是這麼的不講理,等越久就是買越貴而已而且很喜歡說炒房什麼的,看一個區域初期多少錢現在變多少錢,說別人炒房但是自己買房又很在意自己房子未來會漲還是跌,如果你是自住為什麼要那麼在意漲跌? 漲了你會賣嗎? 跌了你不是也在住著嗎? 房價漲都是30%在漲的,跌可能就3~5%,長線都是往上的幾年就回來了像青埔以前除了高鐵什麼都沒有,一坪10幾萬被嫌貴,買了還被笑,現在什麼大型建設都在青埔,房價早就不能同日而語,又被說炒房,真的炒房的投資客最後如果沒有人接手那他賺什麼?有想過投資客的房子最後都被誰買走了嗎? 難道是投資客買投資客嗎? 最後不就都是自住的接盤,與其最後跟投資客買被賺一手的房子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跟建商買?不就一開始要買的時候又聽信說什麼房價會跌會崩盤再等等,又說這區域沒那個價值當初才多少現在竟然開多少,從期望變成失望再到絕望,最後再去跟投資客買貴一手的房子說投資客很可惡,但明明你一開始也有機會買呀,不就是你相信房價會跌會崩盤不敢買,不然就是猶豫太久想要的樓層車位面向被買走,最後只能跟投資客買不是嗎
跟大家分享,在群組看到這幾天問價的訊息有喜歡還是直接到現場去看吧B3車位只剩185的 沒有175了A5-4F(22.91) 875+185 > 832+185A1-3F(28.04) 1050+185 > 998+185A8-3F(22.39) 855+185 > 81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