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綠線案送審 桃縣路網成型

先不講桃園的建設怎樣差勁,我身邊一大堆朋友還不知道桃園中壢都會區已經是第4大都會區N年了,桃園市的人口已經超越中壢市N年了,桃園市已經是人口前5大縣轄市,前十大縣轄市僅桃園市沒有捷運,連自己人都搞不太清楚,要爭建設很拼,只要有建設就是看衰再看衰,完全都從悲觀面去看,樂觀一點好嗎?

全世界捷運建設哪幾個是賺錢的,對於交通建設應該是多多益善,也應該來想看看怎樣提高搭乘率,而不是覺得一定沒運量建了也沒用,建這個浪費錢,這樣乾脆全台灣捷運都拆掉算了,因為加入興建成本一定虧錢。

綠線縣政府自償率評估2%,這個我是不知道縣府是怎樣評估出來,但交通部預估機場捷運自償率30%以上,我看這才是放屁,說謊不打草稿。
如果你是父母,你希望小孩生活便利舒適吧?
如果你是縣長,你希望居民生活快樂吧? (但通常是先圖利居民,自己快樂)
蓋不蓋新線很重要,就像老闆交待的事有很重要(但可以慢慢做)
如果你是行政首長,那麼桃園這條線蓋不蓋就決定在縣長的proposal如何送呈了~
那麼營運利潤、預算當然重要,但..
這跟居民有何關係? 開源不是我的責任啊! 是公僕你要努力的,不是嗎? 一句地方代償率、預算就退回?我也會
選票和支持又有何關係? 既然你退回的案件手法如此粗糙,那麼誰執政不都一樣嗎?人民的聲音很多,回歸最後不就那薄薄一張票是公僕care的嗎?
今天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方案更便宜的建設可替代捷運
那誰還要捷運
問題是沒有阿
那些反桃捷的所謂桃園子弟
你們知道新莊線1900億可能一世代也沒辦法回收
你們怎麼不跳出來反對
是真懂還假懂阿
魯人 wrote:
今天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恕刪)


少無聊了~新莊線蓋在哪?蓋在桃園?
我都忘了這裡是桃園版,不管怎樣都一定說要蓋捷運
不然就不是桃園子弟?
乾脆說桃園子弟不支持蓋捷運就是賣鄉賊好了
說捷運有討論的空間,我只是說不要落入捷運迷思
就被人酸又被嗆,真的有討論空間???

斯圖亞特 wrote:
可是不建捷運又惹來民粹,一群人在那邊喊 不建捷運就是不給桃園建設,大聲疾呼要用選票抵制
還要串連不滿的人士出來抗爭.我想,這有很多都是抵觸到已經在沿線置產人士的利益,才會引起
這麼大的反對聲浪

...(恕刪)

先看看你先前的發言反省過再來吧

還有,不要再發私人訊息給我,跟你又不熟

你誰阿??????
魯人 wrote:
先看看你先前的發言反...(恕刪)


哈~所以就像我講的,在桃園版裡面就是不能說不蓋捷運
說了就要反省? 這樣是不是跟住台灣就要支持台灣獨立
不能有理性討論空間,反對就不愛台灣一樣是搞民粹???

要從路線跟興建的成果來說我不反對,一開始說到大台北沙文主義的是誰
我有說我是台北人?針對這點你要不要給個說法

我回文說我是桃園子弟,你又嗆我是個反淘捷的桃園子弟,
岔開話題要我去反對新莊線? 那你的想法是不是桃園人都不能反桃捷?

發簡訊就是看不慣你老是在搞民粹... 又不肯針對我的話題與隨意斷章取義
現在又要我去對自己的文章反省?? 那你是不是更該反省你的言論???
如果不蓋捷運 哪就把路擴寬吧 我以前住高雄市 高雄市的路 幾乎都比我現在住的桃園市的路寬很多 我只能說桃園縣早期的縣長真的宏觀度太小 道路才會哪麼小
好運今年輪到我 wrote:
如果不蓋捷運 哪就把...(恕刪)

不是只有早期的問題喔~
現任的吳志揚縣長都沒有遠見!!

桃園中壢鐵路高架化的園林大道
朱立倫是規劃60M, 其實扣掉橋墩寬度後
也沒有想像中的大氣與寬闊
不過60M 以桃園來說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如今卻被吳志揚砍剩下40M: 請參考 http://www.tycg.gov.tw/web_mayor/result.aspx
政見落實成果彙整, 第30項: 3.台鐵桃園段高架捷運化都市縫合計畫暨都市計畫變更案本府於99年2月8日召開相關議題協調會議,會議決議(摘略):本案園道寬度之規劃,考量交通服務水準、噪音、震動、環境景觀、預留拓寬空間、拆遷戶數、南北側佈設車道數、都市計畫區段徵收面積、前後站區發展等層面,原則採方案三(40公尺)辦理,並請補充相關評估說明。本府目前依上開決議調整修正規劃內容。

寫信去詢問, 得到的答覆是說還要 "等內政部核准" 才會公告

這個回覆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了:
一般來說, 地方要求建設總是會盡量爭取越多為原則
而我們的吳志揚縣長卻也太客氣了吧: 不用不用, 40M就夠用了
請問內政部會反過頭來要求加寬到60M嗎? 不可能吧?
所以縣府的回覆其實只是敷衍, 最後大概也就是40M了
而40M扣掉橋墩寬度也許只剩下雙向四線道.....

或許捷運不是目前最急迫的交通建設, 完整的道路系統才是
但是連目前規劃的道路來說, 眼光依然短淺
所以請問各位桃園交通的困境, 在這種短視的規劃下
究竟何時才能有解? 

praetorian0828 wrote:

不是只有早期的問題...(恕刪)

中央跟地方政府兩方對桃園建設的觀點都是蠻狹隘的,只針對眼界下的時間點建設,未來五年、未來十年的成長似乎都蠻不在乎的,這也許跟桃園不是省直轄市有關吧,所處的地位小,視野也不那麼寬廣,總覺得夠用就好。

講到桃園縣長,如果以我的記憶做的比較好的縣長可能就是劉邦友跟朱立倫,劉邦友的縣長任期是桃園起飛的關鍵,很多現在建設都是他任內先起草,雖然當時都看不出來對縣內有何好處,但其實桃園的基礎都是他任內規劃來的。朱立倫任期算是讓桃園突破與維持競爭力的一環,甚至達到桃園歷史高峰,讓桃園的曝光率大為增加。現在的五隻羊可能比呂秀蓮跟許應深還爛,不維持桃園的競爭力也就算了,光看園林大道還路幅縮減,這種半調子的建設不如不要建,選他出來是來搞破壞嗎?整天都在愛與祥和乾脆去當育幼院長算了。
praetorian0828 wrote:
而40M扣掉橋墩寬度也許只剩下雙向四線道.....

台灣不是美國那種什麼都大的環境,與其作到單向4線道,不如在隔壁巷子多開幾條路還會比較實用
胡言亂語 僅供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