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埔透天的房子,去年到今年實際上是持平的,依然維持20萬出價格,乏人問津(沒錢賺便宜也沒人要)。好的標的,大家搶也是自然的(有錢賺誰不心動)。若是看到成交價過40萬就說是炒作,投機,那真的無語了。其實青埔很多人買紅單,實際是要長期投資的(五年一個基數),跟保險一樣,放得越久,領得越多。ezcpa wrote:坦白說看了這麼多討論...(恕刪)
M大說到一個重點了買紅單其實並無不對, 誰都希望房子不要買貴但是如果只是短線亂炒紅單亂轉一通那麼就非常不可取, 拒我所知就有不少人專掃紅單尤其是跟仲介連成一氣專門短進短出如果是我與其去跟仲介買還要花仲介費要不是專心等待下一個有興趣的建案推出(代價是到時售價會比較高)就是直接找上代銷, 青埔代銷就那幾家跑來跑去若能找到當初建案的代銷請他們幫忙問問有沒有客戶要轉約至少不用給仲介賺那麼多magic55666 wrote:很多青埔透天的房子,...(恕刪)
ltwdbb wrote:只只是一個關心青埔未來發展的住戶啦!! 既是關心青埔的住戶那更應該多分享您的社區與目前居住的狀況以及您的資訊分享各方面心得而不是在這邊連續好幾篇只丟一句話問人這篇不是給您專人問問題的討論阿這樣似乎不太禮貌至於沒做功課還想公開玩紅單的人這又是怎麼回事?你先介紹目前住哪個社區?鄰居有誰?還是買預售屋?目前成交行情多少?或者您是哪個建商的土開人員?這幾個問題先自我介紹一下也許您所有的問題大家就會願意與您分享
舉例來說:中壢市那邊的店面值錢,中壢火車站正對面、中壢觀光和中原夜市...青埔沒有夜市發展,選車站或捷運500公尺內的30米鄰路店面應該不錯,領航南北路轉角店面也不錯,開個大型百坪連鎖餐飲,應有固定現金流入。1.青埔有商業區,未來消費者聚集在商業區內消費機率很高(EX.冠德的MALL內),那周邊生意會很慘淡,如大江周邊的生意是蠻不好的(酒店例外..)。2.非主要幹道的巷內店面,如青埔國小之新生路幾間小攤,,青埔人是不會去消費的,原因就不好意思明說了,中午時間過去一趟就瞭解了。alger_su wrote:不管是透天或電梯大樓...(恕刪)
贊同喔!若是建商土地開發人員,就大聲說出來,偷偷告訴我們,您公司老闆準備多少資金,要投入青埔買土地,資金多的話,網上大家很樂意幫忙介紹的!!boboyang wrote:既是關心青埔的住戶那...(恕刪)
嗯!感謝M大分析所以青埔未來的消費方式会新加坡化一般巷子的臨路建案並沒有真正店面效益若開價不親民,應該有很大議價空間若要買此類的案子(想當辦公室使用)M大有比較推薦的路段嗎?(捷運週邊500M)個人因為以前的投資歷程情節(投資效益差很多)因此沒有買完全住宅打算在青埔有置產了,想再添一筆麻煩M大了我很看好青埔5~10年內發展
證券和不動產都屬於投資工具,證券官員天天喊多,希望她漲,她就是不漲。房產官員天天做空,希望她跌,她就是不跌。難道是官員表裡不一,官員真的是有二張黑白嘴,喊得跟做的不一致。小弟幾年前亂翻一本安德烈口斯尼(亂翻譯)的書籍,金融商品風暴前要看籌碼落在誰的手上,長期投資人還是,短線投資人身上看空的應該是選後者吧,國泰.冠德.新潤.聯上.太子.宜誠.晨豐...這些都是長線持有者,宜成晨風等在地建商目前應該都還有市價50億以上的土地原料,其他不知名建商就不列入計算了,原始地主也是不缺錢的..看空者冀望,區區的短線投資客多殺多,就要讓青埔房市下跌,也太高估這些短線客的力量吧!!PS:桃園中正藝文特區或是海華多殺多的機率倒是蠻大的!問小弟為什麼?原料都變罐頭給所謂自住客買走了建商沒新原料做罐頭了,政府也抽不到稅收了難道這邊居民還冀望政府建商那麼好心幫你的過期開封罐頭免費提供冷藏保鮮嗎?藝文特區的沙坑路,每次選舉鋪個一次,就算是佛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