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台鐵 高架 VS 地下 | 棕線進桃園車站鄭卻規劃全線高架】

和高架化比較起來, 地下化是可以較大程度改善桃園火車站週邊的交通,

不過改善也是有限


如下圖,目前桃園到台北一高和二高的中間地帶只有山和難走又危險的台1線和台1甲

建議胖虎多花時間精力在將桃園火車站與新莊捷運做連結, 對桃園的發展才是有最大幫助

與其在那邊改善彎彎曲曲繞來繞去的台鐵, 多一班車、多一軌道, 不如直接多一條筆直的捷運動線來的實在



其實從桃園拉捷運跟新莊線做連結並不是太理想的做法
新莊線迴龍站~台北車站(or忠孝新生站)31分鐘
桃園站拉直線到迴龍站距離10公里 -> 新莊線延伸桃園or桃園捷運棕線
捷運行車時間約20分鐘(棕線還再加上在迴龍站轉乘時間)
31+20=51(分鐘),肯定是比搭台鐵(桃園-台北)29-35分鐘還慢

ps.新莊線連三重新莊地區都不太買單了,日均運量進+出人次:台北橋站(1.6萬),菜寮站(1.6萬),三重站(8千),先嗇宮站(7千),頭前庄站(8千),新莊站(2萬),輔大站(2.2萬),丹鳳站(1.4萬),迴龍站(1.5萬),運量跟其他重運量線車站相比都算偏低(反而蘆洲線每個車站運量都有2.1萬以上,還比較好點)

ephone1050 wrote:
胖唬非浪得虛名也,...(恕刪)


我是胖唬我是孩子王。

funny063008 wrote:
和高架化比較起來,...(恕刪)


我是胖唬我是孩子王。
願以紅蓮化生”豐盛、健康、和諧、平等、互助、服務、感恩”的淨土,境中諸時地物皆有諸佛菩薩臨在與啟發。
這是18年以來高架化的來龍去脈
有不明白或不清楚之處,歡迎提出討論
這些都是有記錄可詢的
也歡迎大家補充時程資料,讓真相愈辯愈明


民國86年3月呂秀蓮上任桃園縣長,
民國87年鄭文燦、楊麗環任第14屆桃園縣議員(任期民國87~91年)
民國87年省府選擇高架化方案,桃園縣長呂秀蓮無意見,只說儘快執行
(鄭說縣議會無人質詢討論,楊說多次質詢過呂)
民國89年鄭文燦任桃園縣議會幹事長
民國89年陳水扁執政,呂秀蓮縣長任副總統(民國89~97年),許應深代理縣長職務
民國90年2月葉菊蘭部長以擬定桃園-中壢鐵路高架化行文給許應聲,
民國90年9月許應聲代理縣長以同意高架化回應交通部
民國90年12月朱立倫上任桃園縣長
民國91年2月楊麗環任立法委員
民國92年桃園鐵路高架被列入新十大建設推動
民國93年鄭文燦任新聞部主任、文宣部主任
民國94年桃園高架方案環評初審
民國95年1月鄭文燦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兼行政院發言人
民國95年1月桃園高架方案第2次環評審查
民國95年5月桃園高架方案第3次環評審查
民國95年9月桃園高架方案第4次環評審查
民國96年1月桃園高架方案第5次環評審查
民國96年7月第6次環評高架化終於通過
民國97年3月交通部召開高架化綜合規劃第一次審查會議

(這八年是呂秀蓮為副總統,鄭文燦是桃園縣議會幹事長、新聞局局長,行政院發言人,文宣部主任,但兩人皆從未提出過鐵路地下化政策)

民國97年5月馬英九執政
民國97年11月交通部召開高架化綜合規劃第二次審查會議
民國98年2月行政院經建會通過
民國98年2月行政院核定
民國98年7月朱立倫開始提出園林大道並舉辦說明會
民國98年9月朱立倫出任行政院副院長,由黃敏恭代理縣長職務
民國98年12月吳志揚上任桃園縣長,鄭文燦參選縣長失利,政見內也隻字未提地下化政策.
民國99年委託環境監測技術服務
民國100年4月吳志揚切割60米園林大道區段徵收案與25米台鐵高架案
民國102年5月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第803次會審議通過
民國102年7月:臨時軌路基工程開工
民國103年12月鄭文燦上任桃園市長,提出地下化評估
民國104年7月高架化臨時站啓用


高架化是不分中央地方,朝野協調,歷經兩次政黨輪替,18年下來的最終結論,且已動工執行,
何以一個以前在其職位上該爭取,但卻從未發表意見的市長可以在18年後推翻這個共識,
如果他一個人可以就可以自認代表多數人,那歷經18年以來經過眾人討論協商後的高架化的又算是什麼呢?
桃園人應該有人站出來提議是否公投這個議題,而不是胖虎他們說的算,難道整個桃園就要被他們綁架嗎?
這個議題看了一陣子下來真的讓人覺得累了
雖然我比較喜歡地下化
但如果真的地下化有困難
就還是快點高架蓋一蓋吧
至少可以減少平交道事故
台鐵桃園段 地下化有譜


2015-08-03 07:37:04 聯合報 記者游文寶/桃園報導

台鐵桃園段高架化改成地下化有譜,市長鄭文燦透露,機場捷運A23中壢火車站橫渡線將下降3.5公尺,改為台鐵在上、捷運在下,節省經費150億元,施工時程及總經費將可望減少及降低。

據專業工程師指出,台鐵高架化改地下化,最大的問題是台鐵桃園、中壢兩火車站和藍、綠捷運共構,高架化規畫突然改為地下化,必須向下深挖40餘公尺,和捷運站體界面才能銜接,面臨必須克服的施工難題,還有高達1000餘億元經費,中央是否願意「埋單」也是關鍵。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委託工程顧問公司做台鐵桃園段地下化評估,鄭文燦透露,在評估報告中,兩火車站和藍、綠捷運共構問題,在技術面已獲得重大突破。

有關設計方面,桃園火車站和綠線共構部分已經完成修正,在機場捷運和中壢火車站共構最難克服的台鐵深度問題,基本上也已經解決了。

原本是機捷在上、台鐵在下的共構方案,大幅修正設計,除了解決施工難度外,原總經費約需1200億元,也可以節省150億元。

鄭文燦認為,依照台南鐵路地下化分攤12.5%的模式,地方約負擔130億元,「過去高架化桃園就要負擔105億元,地下化130億元,我當然可以接受」。


最後一段話也代表,其它近千億由中央出,這麼好康,全台鐵路應全地下化

mobile3803 wrote:
台鐵桃園段 地下化...(恕刪)


台南目前就只有鐵路地下化 也是依此才有那麼低的負擔比率

桃園接下來的建設夠多了!請留一點給別的縣市

而且不要忘記了

南鐵地下沒有動工阿 !! 幾時動工都不知道不是嗎...

另外 工程顧問公司市政府出錢的 他敢跟你說不行更改嗎?

還有藍綠線變動的費用誰要出?

是不是又要叫中央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