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大的發言凸顯了這個中庭的問題~
不曉得合約書上這樣畫的,中庭到底是不是屬於開放空間? 有沒有專業的大大可以解答~
謝謝!
歐吉尼迪斯 wrote:
J大的發言凸顯了這個(恕刪)

代銷說本社區除面中央街那側有大門及小門外,另三面会有圍牆,若是這樣,還有可能是開放空間嗎?
請問傳佳建設,在桃園算是有名嗎? 他們建材真的用的不錯嗎? 他們的規劃真的算不好嗎? 剛看房的新手想提問? 在網路上面有大概看過聽說是不太ok 各位大大可以給點意見嗎? 最近剛結婚想在這附近買間2-3房的房子,但是有聽朋友說是寶咖咖的系列會有點害怕,地下挖到5層是很好還是很不好? 如果不買水岸真的可以買到那麼便宜嗎?
ddddddaaaaaavvvvv wrote:
請問傳佳建設,在桃園(恕刪)

寶咖咖眾所皆知,建材及品質一般般,價格較好入手,青菜蘿蔔各有喜愛!
marsha11 wrote:
有點把缺點講成優點了(恕刪)


看來大大做了不少功課
水悟道建照有變更過,這您也知悉
不知道從哪管道得知?厲害
但似乎您了解的不夠透徹哦

若您仔細去了解一下
水悟道初版的建照,原戶數是68戶
建物規劃為地上11層,地下五層
最終版建照,戶數變更為96戶
建物規劃亦異動為地上15層,地下五層!
但此兩版之基地面積皆維持不變!

換句話所說,「應該」不是像您所說
建商對中坪數沒信心
將原中坪數另外變更規劃成小坪數
戶數會增加的原因乃於多蓋了樓層!
而不是將原樓高11樓之樓層增加戶數
才導致需開挖至地下五層
(若有說錯請指教,歡迎良善討論互動)

至於建商此舉,我個人覺得並沒有不好
對建商與消費者都是好事
建構外審費用本就是一筆不小金額
但是所換來的安全性
我想在座各位沒人會對此有所異議吧?
增加戶數來分擔這筆錢,對消費者是好事
也能住的更加安心,不是嗎?
對照一般沒結構外審的建物
哪天發生地震出了事,建物結構傾斜或受損
就算當下讓您花錢再來修補結構,您願意?
就算花了錢能解決,您敢再入住嗎?

相信大家對寶咖咖的案子都比較戒慎恐懼
先撇下河岸宅這點
水悟道多了這點跟其他寶咖咖建案相比
是不是會讓一般預算有限的小市民比較放心?
畢竟是花了大半輩子努力存下的錢來買房
一般小市民能經得起一次這樣的事故嗎?

至於增加戶數對建商而言是不是好事
這點就不用再多作說明了
相對比一些大建商品牌
雖然價格硬是比寶咖咖貴上許多
但樓高沒超過15樓或超過地下四層的
在在比比皆是,不是嗎!?
重點是基地面積大的可以!
建商若說無法開挖超過地下四層
或是說無法蓋超過樓高15樓
您覺得合理嗎?您會相信嗎?
每一位建商都是生意人,不是慈善事業
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並不為過!
重點是,用大品牌換來的價格
為何連這一點都沒能做到?

格局方面,大大分析的蠻透徹的
相信對大家來說應該挺受益的
在此也謝謝您的分享
請問現場看過的大大們,如果從A3看像對面是看到對岸的建案嗎?,還是A3算是面向大業國小?能看到虎頭山?
BC0725 wrote:
請問現場看過的大大們(恕刪)

A3前陽台正面会看到河對面建案,左向應可看到大業國小(前題是隔壁麗寶案沒遮),右向則被A2遮住,啥都沒有,絕看不到虎頭山
有錯請指正
wasiryan wrote:
看來大大做了不少功課(恕刪)


謝謝您的解說。因為通常建商容積會用到滿,
如果以60&90戶當做基準點,
除非原始建照就放棄1/3的容積只蓋2/3,
更換建照才把容積用完,
那我說的情況就沒有發生。

如果容積固定且一開始就使用完整容積的情況下,如果戶數變多,就是每一戶的坪數縮小。
marsha11 wrote:
謝謝您的解說。因為通(恕刪)

專業
我個人也認為本案建照變更前是中大坪數(60幾戶)
變更後是中小坪數(90幾戶)
marsha11 wrote:
謝謝您的解說。因為通(恕刪)


是的,若容積率在建照變更前後皆固定不變且戶數變多
那就是每一戶的坪數縮小 (中大坪數變更為中小坪數)
您的假設之說自然合理且成立

但該建案容積率由原先276%提高為368%
換句話說,戶數變多是因為樓層加蓋至15樓所致
且原初版建照規劃地下樓層已為B5,非改版後才是

在此也恭喜大大購入昭揚天匯,入主昭揚一族
且為號召領頭羊進而成立已購戶群組
以大大的專業跟熱枕,未來若當上主委
應該對社區住戶是一大福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