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鄭市長說的桃林鐵路改捷運

光居住人口數及區域性,就XX比雞腿了


Nicos wrote:
請問一下~桃林鐵路的...(恕刪)


如果連綠線都不能滿足運量

與他平行的桃林段有何蓋的必要

新市長講的好聽要處理

他連紅線要搞多久

綠線藍線要停工多久

都搞不清楚了

還期待他搞桃林

別鬧了

其實講白了任何人當市長都一樣

這一段要蓋想必是很久以後

還是期待其他捷運線能加快完成

最後才有可能有敗部復活的機會




雪人Q wrote:
如果連綠線都不能滿足...(恕刪)


我很慶幸現在延伸藍線繼續在蓋

不被鐵路地下的問題影響

但桃園區的市民們就苦了

等大家選好要桃林還是綠線 4年也差不多過了

而林口 中壢 甚至青埔 都有可能在這幾年時間因為機場捷運有超大發展

衷心希望鄭市長認真的來看待這些問題 不要亂開一些影響建設的支票

參考前面幾位大大的意見,我覺得對桃林有些誤會,
桃林定位是輕軌,與其他捷運的定位是不能混為一談的,甚至也不應該互相抵觸,
我是很務實的建議桃林的建設,就以綠線來做比較:
1. 桃林的總預算連綠線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2. 桃林可以蓋平面(參考高雄)或高架,綠線只能做地下化,工時可能就差兩倍以上,工程難度差更多
3. 桃林是輕軌,綠線是捷運,車廂運量班次桃林都小於綠線,所擔負運量也有差
4. 建設時對交通的衝擊,桃林遠小於綠線
5. 桃林經過的地區比綠線更多元,尤其是觀光的部分

我對開工循序的看法:
紅線 (施工中)〉 桃林 〉棕線 〉綠線
我只是認為桃林是最快可以讓新政府展現政績的一個建設,
也有助於得到民心去推動其他捷運建設,
講難聽點,如果連桃林這最容易的都蓋不好,蓋不快,怎麼還會幻想其他捷運會蓋得快又好?
這其實可以作為檢驗新政府對改造桃園交通的試金石。

雪人Q wrote:
如果連綠線都不能滿足...(恕刪)

ntouoaa wrote:
參考前面幾位大大的意...(恕刪)


我沒有特意去注意過這鐵路

所以以下是個人看法

但是像LRT這種工具速度快不了多少 然後不走高架地下 走平面

班次增加 幾條經過的馬路路口就堵塞

班次減少 還不如不要做

我覺得光評估就會被打槍打到死

而且市區內車流量這麼大 我真心覺得像平交道這種東西應該不要存在比較好

MRT地下工程以目前捷運軌道潛盾工法比較有影響的就是站區還是要用挖的

最重要的是市長堅持鐵路要地下化 推LRT是否有點自相矛盾?
引用------
https://tw.news.yahoo.com/如何兌現-新桃園-聯合報專訪鄭文燦-193400422.html

如何兌現「新桃園」 聯合報專訪鄭文燦
作者: 記者游文寶、顏彙燕、陳俊智╱專訪 | 聯合新聞網 – 2014年12月24日 上午3:34.

明天即將就任第一屆直轄桃園市長的鄭文燦,選前承諾「新桃園新選擇」,未來4年,他要如何展現「新人、新政、新氣象」,兌現政見,以下是本報昨天專訪鄭文燦的內容。

記者問:面對桃園市議會可能朝小野大問題,請問你如何因應?

鄭文燦答:選前向民進黨團提出團結、和諧、合作原則,民進黨推派的正、副議長候選人,該投出的票要如數投出,但可預期議會生態產生的選舉結果,我會尊重議會選出的結果。

我以前也當過議員,了解議員需求,現在擔任市長,不分黨籍,我會以最坦率態度面對,希望將來府會和諧、共同建設桃園。

問:你對未來航空城發展的政策是什麼?

答:桃園航空城要秉持民主參與原則,重大建設透明化,減少特權、內線交易疑慮,並交由專家審議、公民聽證,溝通效率提高,該有的民主參與程序不會少,按規定來走。

航空城地主不希望搬遷,只要對主計畫沒妨礙,尊重地主意願。拆遷戶部分,先建後拆、離村不離鄉,民主參與原則,拆遷戶損失的不只是一棟房子,還包括鄰里情感,我會讓居民損失降到最低,看到新的進步。

問:你堅決主張台鐵地下化,對於「打掉重做」可能帶來增加工期、龐大經費,以及市政府配合款隨之高漲的結果,市長有無因應之道?

答:台鐵桃園段高架改為地下化,工期增加3年、預算增加500 億元,以台灣主要都會區而言都是地下化,為何唯獨桃園都會區採取高架化。

如果工期只差幾年,可以分期施工,環評也不是問題,高架化噪音這麼多都可以通過環評,地下化一定更快速。

高架化鐵路建設,桃園縣政府還得配合負擔100億元,其他地區地下化幾乎都是中央全額負擔,對桃園而言不公平。

地下化增加的500億元經費,平均一年只要增加80億元,以五楊高架為例,就追加了400億元,我認為中央政府應該負擔得起,同時預算也不該由地方負擔,況且桃園平均一年創稅1800億元,中央以財政理由來拒絕地下化,對桃園人不公平,這是我堅持地下化的理由。

問:桃林鐵路爭議,縣府已發包興建自行車道,你主張桃林興建捷運,因取得台鐵路權約需40餘億元,還有土地徵收問題,請問要如何解決?

答:不管是做自行車道或捷運系統,希望舉行公民聽證會決定,自行車道桃園到蘆竹交通壅塞,地方民意多傾向興建捷運系統。

若台鐵認為需要有償撥用,將再與中央溝通,做公共設施台鐵應配合地方建設,沒理由有償撥用,未來會盡力爭取無償撥用。

問:你選舉提出的社會住宅、各項福利津貼政見估計1年約需310.7億元以上,請問以市政現有財力能否負擔,是否會排擠到其他建設?

答:社會住宅部分將以循環基金方式融資興建,桃園市政府負擔利息費用,用收到的租金負擔利息,財源不如想像中龐大。或以容積率獎勵交換方式取得社會住宅,100戶獎勵20%,並分為集合式、混居式社會住宅。

我認為從八德、中路、航空城範圍內,還有機場捷運沿線,都很適合興建社會住宅,提供給年輕人、勞工、弱勢家庭,有效解決居住正義問題。

其他社會福政策,3歲以下3000元育兒津貼需要19億,比原來吳志揚主張2歲以下2000元的9億,只增加10億左右而已,生育補助目前鄉鎮市補助到2億多元,65歲老人健保不排富12億元,地方政府已編列部分預算,這3項政策增加的預算市政府負擔得起。

8公里免費公車和免費營養早餐必須先規畫後上路,免費公車初估9億元,目前鄉鎮公車約3億元經費,所以只是整合問題。

社會福利量力而為,就優先順序分階段推動,主要政見在第一年落實,其實全部福利僅增加30多億元,對市政府年度近900億元總預算規模,總體而言是足夠支付的。

桃園鐵路高架化是民進黨執政時所規劃的新十大建設計畫—台鐵捷運化的一環,當時行政院長就是游錫堃

這...

地下化很美好,但如果要再等十年連屁都沒有就是比高架化還差

改地下化同時會影響中壢跟桃園的捷運規劃跟施工進度

我看四年之後應該還是原地空轉機會比較高

然後桃園還是跟現在一樣什麼都沒有

悲劇了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沒錯~大家討論爭得面紅耳赤,結果四年後甚麼捷運都沒有,然後我們的市長再來跟我們說:再投給他連任就會開始做了....XD


true_asasin wrote:
桃園鐵路高架化是民進...(恕刪)
ntouoaa wrote:
參考前面幾位大大的意...(恕刪)


這樣的設計確實很容易達成

蓋的機會可能比較高

但要台鐵無償轉讓

我只能說這些是市長自己的想法

目前綠線動工在即而且服務的人差太多

想不出來先搞桃林的理由

我個人沒有不喜歡蓋捷運

只是比較務實一點

01sence wrote:
沒錯~大家討論爭得面...(恕刪)


看來,2018年,五隻羊隨便躺著選,應該都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回鍋當桃園市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