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wvvw wrote:
應該是沒這回事喔
這兩家購物中心是差不多的
年客數約600~700萬人,業績也差不多都是二十多億出頭
不過大江商場面積7.6萬平方公尺,台茂商場面積9.5萬平方公尺...(恕刪)

有啦
年營業收入,每年也有差個5~6億。
二家可租賣場樓地板面積,很接近。
台茂:28650坪
大江:28000坪

causewaytw1 wrote:

前幾期的天下還啥的...(恕刪)


各位大大,別火大。
我是不曉得統籌分配款桃園是分配多少。
如果我很介意這些事,我會做的就是搬到統籌分配款多的地方去住。
民不與官鬥嘛!
跟他們鬥,會氣死自已。正所謂山不轉,路轉。

當然你也可以用選票制裁。
就我來說,我用選票制裁他們,也是用來洩恨而已,
“沒有任何一個人上來做任何努力,桃園就會變台北”
要讓桃園變台北,最快的方式就是搬去台北。
這一點我早看開了。

老家住彰化,經過不同政黨的縣長。每次選舉都糊爛一大堆。
結果呢?桃園跟彰化比起來,我已經覺得桃園人很幸福了。
當然,我也可以留在彰化恨鐵不成鋼,自怨自艾。
(最近中科在彰化,好像看到一些希望了,但對另一方人,確是災難。世事無兩全)

就算另一個上來執政。我敢打包票,還是事事不如你意。
想辦法讓自已的荷包滿滿,比統籌分配款重要多了。

哪怕桃園統籌分配款是最多的,但建設沒落在你家旁?
這統籌分配款對你又有何用?


shychef wrote:
我的看法與各位有些差...(恕刪)


我承認錢多很重要
不過我覺得升格也很重要耶
倒不是因為升格後錢會多多少的原因

或許升格後
縣政府或中央會比較以整體觀看待桃園
至少都市計畫比較有機會可以重新整併
未來規劃新的區域也會考慮幹道間的連接

也或許比較容易整合南北
不停爭吵的狀況或許有機會改善一些~
當然~一切都只是 "或許啦"
小弟為桃園新移民者。
當搬來桃園的第一年時,發現不管桃園市還是中壢市,市區道路之小。
當時就覺得桃園成不了大氣候。
朋友來訪,也常說,你們桃園的路都好小條喔。

當初大興西路在拓寬時,居然聽說附近的居民反應路太大寬了。
我想他們應該是覺得,路太寬不好做生意。

聽我說句真心話,想要住在大格局的都市,桃園真的不適合。
因為這裏的百姓,不見得每個人都希望活在大格局的環境中。
這並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純脆是個人選擇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已。

【執政者與縣民心態的升格,會比桃園縣升格來的有用】
回頭看看呆了8年的台中,十年前,跟十年後,變得我都認不得了。
非常有潛力。

桃園,即桃花源,適合與世無爭的人居住。什麼事都太在意,就什麼事都不愉快了。
shychef wrote:
當初大興西路在拓寬時,居然聽說附近的居民反應路太大寬了。
我想他們應該是覺得,路太寬不好做生意。

馬路不是由兩旁居民決定寬度,而是由縣府來決定
一個城市現在有多少人,未來會有多少人,就決定這條幹道寬度要多寬
有遠見的會先將寬度預留出來,沒遠見的就是等蓋滿了房子就發現拓寬不了,然後只能擺爛
桃園適不適合都會城市的規劃,以十五年成長五十萬人來說,我想是適合的
現在不做,明日就等著永和化,堵在馬路上浪費大家時間

一個城市若有規劃,百萬人口大市反而不如四十萬的中型城市塞,即使塞,車流消化也快
在台中市,過晚上七點後多數幹道車流就正常,在台北縣過十點還是很塞
這就是有沒有規劃的差別
shychef wrote:
桃園,即桃花源,適合與世無爭的人居住。什麼事都太在意,就什麼事都不愉快了。


很有哲理~

不過, 每天塞在車陣裡的痛苦, 實在無法令人"不在意"
日益惡化的交通, 如此的生活品質又豈稱的上是 "桃花源" 呢?

縣政府應該要"主動"提升生活品質, 往真正的桃花源邁進才是
如此一來縣民自然就不會每天抱怨不斷, 每天不愉快

如果一定要等民怨爆發, 才肯被動地稍稍動一下
那麼這個執政者實在沒資格作為 "桃花源" 的領導者~

Inspector wrote:

馬路不是由兩旁居民...(恕刪)


我屬悲觀主義者。我覺得桃園市、中壢市已經永和化了。
現在都已經快200萬人了,市區還盡是2線道、4線道。
一些外環道也是4線道。上下班,塞的要命。
這時才來講都會城市的規劃真的已經太遲了。
20年前,你跟我講要都會城市規劃我還會附和你。
現在任何道路、鐵路兩旁都蓋滿房子了,怎麼搞?

不是說做不到,是要做到的話,成本會高出太多了。
若要拓寬,徵收的錢、拆民宅都是問題。抗爭會很嚴重。

縣長最多連任也是幹8年。沒人會當自已的事業經營的。
有哪個桃園縣長卸任後,沒到中央發財去。
呂氏、朱氏皆是。

新莊真的有前景。若想要住的地方是個大格局的都市。
搬到新莊,你只要3年的時間就夠了。離桃園也算近。
一大片畫劃土地,馬路夠寬,又有捷運。

留在桃園,再等個30年看看。

praetorian0828 wrote:


很有哲理~

不...(恕刪)


馬路塞是都市化必然的結果,馬路蓋的再大條結果都一樣。
台北路不都比大條的,上下班塞到嚇死人。

反觀,桃園路雖然小條,但同時也抑制了房價。
大部份的房子,1x萬/坪,就買得到。
萬一交通弄好了,條條大馬路兼捷運。
到時無殼蝸年又開版抗議了。

現階段,台北有捷運,我們有機車。
我都騎機車上下班,再加上走小路。其實是可避開塞車的啦。
要走小路,才像活在桃花源的啦。
shychef wrote:
我屬悲觀主義者。我覺...(恕刪)

從台中市或高雄市的規模來看,現在桃園市的開發面積還算是小兒科
所以桃園不用硬要拓寬市區道路,只要把外圍開發工作做好,仍是大有可為

桃園市現在舊市區好比台中市中區,是第一代市區,幹道多是8米二線道,最寬不過20米
桃園市中正特區則是第二代市區,等同台中市西區,
台中市西區也是台中市生活空間規劃最好區域,著名的科博館及美術館都在這裡
但桃園市第三代市區呢?現在還在規劃中
台中七期幹道已出現六十米的市政路(雙向約十線道),而桃園市的中路只是將大興西路某一段拓寬六十米
論規模或許桃園不會向台中市第三代市區七期重劃區看齊
這也是我們要用選票督促縣府能做更好的地方

桃園市發展越好,市區就越擴大,一定會超過本身的行政區
這時縣府要注意的是,各鄉鎮都市計劃是否能接軌成為一體
在台北市,不會分大安區和中正區都市計劃
但桃園市和八德市都計互不相連是不會奇怪
這也是我希望桃園縣能升格原因,若是維持在桃園縣架構,鄉鎮之間都市計劃一盤散沙不會奇怪
但成為桃園直轄市後,都市計劃一定會被迫要整合

若是一直持悲觀態度,桃園縣就不會是台中市
shychef wrote:
反觀,桃園路雖然小條,但同時也抑制了房價。
大部份的房子,1x萬/坪,就買得到。
萬一交通弄好了,條條大馬路兼捷運。
到時無殼蝸年又開版抗議了。

以台中市為例,東區,南區,及外圍三個區都有大片重劃區
這時你就看到熱門如七期重劃區炒的很厲害,但冷門如東區北屯一帶,透天房價卻很低,比大溪還低
你有錢就住七期,沒有錢就住東區北屯,兩邊一樣都有良好都計
但桃園呢?
桃園市現代化的重劃區闢的太少
像南崁和中正特區就這麼一丁點大,自然容易炒作
甚至連高鐵特區也可炒作,就是因為桃園重劃區少的可憐
若仿效台中市,在桃園市近郊例八德、蘆竹一帶也規劃大片重劃區
就自然有便宜可撿
而且你現在開發了,未來自然不會有發展飽合、街道雜亂及拆屋拓寬、新舊市區街道接軌不上等問題
熱門區若炒的太熱,大家自然轉向其他重劃區,就會有餘屋問題,或許也能抑制房價

以桃園人口成長人數而言,若沿用台中市發展模式
蘆竹早就能改制,且整體格局會比現在好上許多
桃園幹什麼都要排在別的城市後面,明明人口成長僅次台北縣
若不用選票督促,別說和台中市漸行漸遠,只怕比其他縣更差

shychef wrote:
無殼蝸年又開版抗議了

無殼蝸牛是沒錢又硬要住台北市區,才沒房子住
如果大家都這麼想,非台北市區不住,人口又怎麼會流入桃園
桃園除中正特區及高鐵新市鎮,都市計劃都很糟
這麼爛的建設與幹道,人口都還不斷遷入
若都市計劃比照台中市,幹道比照高雄市,且有軌道交通連絡北市,
我想連台北縣的人都想住在桃園
台北縣已沒機會改善,桃園不要成為第二個台北縣

桃園市若是後站延平路那一塊放大至全市
中壢市若是龍岡那一塊放大至全市
都會很可怕
所以桃園縣府不盯著是不行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