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下雨,從南桃園要上國二西向,在文中路就塞住了
從文中路一直到接到國一北上主線,一共開了30分鐘!!
看著高架稀疏的車流,再看看國二大量的車潮,機場系統接高架只做了一個半套的交流道,然後車流嚴重迴堵到南桃園平面,這樣有比較好嗎?

此外,國二進入國一之後,又遇到要下桃園的排隊車陣,整個就是大打結,連帶影響到國一北上主線車速,混亂點一!

另,國二西接國一北上匝道,當初拓寬的時候,只在中間部份增加一個車道,看起來是增加儲車空間,實際上卻是讓交通更混亂,因為進到主線時,連同國二東接國一北,三線車道要匯成一個車道,混亂點二!

最後,桃園交流道不管南下或北上出口,皆會遇到號誌,如此龐大的車流,全部被號誌擋住,加上儲車空間很小,便很容易迴堵到主線,再加上距離機場系統很近,混亂點三!

所以國一北53~49這一段基本上就是先天不良,後天又失調,主政者完全提不出有效的改善方案,加上一連串錯誤的設計,所以這一段已經沒救了!

funny063008 wrote:
"高速公路警察局員警...(恕刪)


五楊高架當年規劃時期,為了交流道的設置吵了很久,抗爭了好幾次,
也多少拖延到五楊高架的進度。

不過當年在評估桃園中壢塞車的因素中,就有提到交流道太多,所以短程車輛多、上下交織頻繁,
所以交通部堅守五楊高架少交流道的設計,
雖然最後還是不得不增設中豐北路,但是整體而言還是守住了少交流道的想法。


我老家在桃園市中正路,
我是認為這也是好事啦,因為許多從南桃園以南要去台北的車輛會改走樓上,
所以樓下的車變少了,也比較好走~

更何況,中正路尾正在建交流道延伸道,便利性也會增加~
(最大的問題會是南崁人變多車變多)
bym929 wrote:
今天早上下雨,從南桃園要上國二西向,在文中路就塞住了
從文中路一直到接到國一北上主線,一共開了30分鐘!!
看著高架稀疏的車流,再看看國二大量的車潮,機場系統接高架只做了一個半套的交流道,然後車流嚴重迴堵到南桃園平面,這樣有比較好嗎?


國二南桃園大湳不能上高架是有點不方便,現在高架剛通,有些路過桃園的人還沒習慣走高架,未來高架平面的車流應該會慢慢平衡的。

至於南桃園的問題,國二自拓寬後應該是好多了,問題是那邊人口激增,平面道路也不夠用,中正北路交流道弄好後應該可以疏解,不用都靠國二接國一。
桃園段交流道太多是事實,所以當初的評估要少交流道的方向也是正確的
不過似乎是低估了國道二號的車流
國道二拓寬後,服務品質提昇,可是卻做了一個腸子搞大,肛門一樣很小的建設(抱歉,用字比較粗俗,請見諒!)
全部堵在一起,這完全是評估失了準頭!
billmills2001 wrote:
國二南桃園大湳不能上高架是有點不方便,現在高架剛通,有些路過桃園的人還沒習慣走高架,未來高架平面的車流應該會慢慢平衡的。

至於南桃園的問題,國二自拓寬後應該是好多了,問題是那邊人口激增,平面道路也不夠用,中正北路交流道弄好後應該可以疏解,不用都靠國二接國一。


在機場系統以南,的確是有達到分流的效果,可是在國道二的車流,進到國一之後,就把整個主線給佔滿了,這部份日後即使中正北通車,也只是把塞車點再往北移動到桃園交流道

況且,中正北通車,也只能北上,現在住那個區塊的居民,南桃園上之後,往國一南的車流應該佔大部份,所以對於分流的效果我想有限!

因為國道二不只服務南桃園,從八德、國道三過來的車輛也很多,所以多了一個中正北,效果有限!

所以附和版上其他大大的建議,興建一條北-桃快速道路,確有其必要性!
有北桃快速道路當然是最好了,不過看看地圖,台北那還真不知能接哪呢…
將機場系統上五楊改成全套可行性還比較高

比起北桃快,北桃直線鐵路還比較重要且可行性高,北上過桃園後直接穿山到板橋,不用繞鶯歌樹林。

從中壢開始變成兩種行車模式:

縱貫線(電聯車)─中壢、(中原大學)、內壢、(永豐路)、(國際路)、桃園、(鳳鳴)、鶯歌、山佳、(南樹林)、樹林、浮洲、板橋、萬華、台北、松山、南港…(以後還會多這麼多通勤站,不知要坐多久唷~)

北桃直鐵(特急電聯車或自強號)─中壢、桃園、板橋、台北、松山、南港
(桃園─台北應可20分內到,中壢─台北30分,而且班次最好十分鐘一班)

不過果然是鍵盤規畫最簡單…
北桃直鐵,到了新北(板橋),還有空間可以建嗎?
北桃快速道,直接在台1線進行高架化即可,只是台1泰山段已經被機捷佔了,真要快速道,也只能蓋到青山路就沒位置了

看來看去,台1高架化是最方便的!
三月之前在台北上班,
住桃園市最近的交流道應該是南崁交流道,
但是, 晚上下班一定會從林口下交流道下高速公路,
因為南崁下必塞而且還要跟插隊下交流道的對抗,
所以即使晚上八九還是從林口2下,
請問南下從南崁下高速公路現在狀況如何?
阿德
除了五楊高架以外,應該再興建一條五楊地下高速公路。

從五股交流道開始,直接以潛盾方式穿越林口台地、桃園,過楊梅後出地表接回中山高,
地下高速公路以雙層式設計,單層單向十線道,僅設計機場雙向交流道。

這樣應該可以非常有效的紓解車流~


sainte5123 wrote:
三月之前在台北上班,...(恕刪)


小弟桃園台北通勤一年多了
這陣子觀察, 對我北上完全沒差.
但南下回家有好很多.

我試過五點, 五點半, 六點下班, 除了士林那都會慢一些, 林口上坡還可以, 沒有太長的車龍.
之後一路順, 下南崁交流道也僅是稍稍排隊而已,
不再像以前要遠從林口後面就開始切外線準備排隊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