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弊案連連,你還信藝文特區有影城和百貨公司?捷運綠線?便利公車路線?青埔有航空城?


Badr wrote:
我本來就不相信中正路會有地下捷運了
從來沒看過台灣有2線道的小路.地下還可以蓋捷運
自己想一想也知道不可能開挖

中和線....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nero10212002 wrote:
難道開鼎王、無老鍋、百八漁場就不過是吃的,算不上商業,已經說的銀行、科技公司也都不算就業人潮,對你而言可能只能影城、百貨才是商業吧。
...(恕刪)


抱歉 上述這幾家 都不算在藝文特區內

在桃園版及本篇許多人要表達的是 建設公司規避法規及跳票

只顧著蓋豪宅 浪費了桃園最精華地段

ps 您也有提出 建商打壓商業行為

G-PLUS wrote:
中和線.......(恕刪)

中和路沒那麼小喔!南勢角是我以前很常去的地方
景安路我記得是四線道寬,兩去,兩回,外側還有慢車道,跟新莊很多路一樣窄。
ok連臨道路的國泰世華、夏慕尼、鼎王、Fridays、摩斯漢堡等等......我都不算。
兩家高級鐘錶算吧,眼鏡行算吧,玉山、新光金、瑞興銀、匯豐銀算吧,麥當勞、美式早午餐和中悅環球企業大樓內的科技公司算吧,設計師服飾名店和昭陽商辦大樓上健身房這些商業你總沒話說吧?
其他是還尚未完工和業主沒出租,我一再說店面汰換需要時間。
感覺沒有客觀討論空間,只是純粹不爽。
看到在討論藝文特區內或外

大家對藝文特區的定義是.....?

紅 = 真正的藝文特區?
綠 = 擴大的藝文特區?
藍 = 我自己的藝文特區?
黑 = 仲介的藝文特區?

Badr wrote:
我本來就不相信中正路會有地下捷運了
從來沒看過台灣有2線道的小路.地下還可以蓋捷運
自己想一想也知道不可能開挖
路寬至少有五線大小才有可能..像板橋那樣窄道不行的路..最少最少都要4線寬以上才可能挖地下捷運


技術並不是問題,更何況是愈晚蓋的捷運工法只會更進步。
去年交通局網站這份由世曦提供的資料就說得蠻詳細的
http://ppt.cc/qa1r

資料中提到G07~G09這三站路幅15公尺,故採中圓潛盾施作,採地下四層側式月台,也就是不同方向列車在不同層的單側,可以減少寬度,而且如果像新蘆線等在比較深的地底,就更沒問題了。
我是覺得紅色的才算是真正的藝文特區吧
其他都只能算是周邊
至於周邊到多遠就看各人認知了
nero10212002 wrote:
ok連臨道路的國泰世華、夏慕尼、鼎王、Fridays、摩斯漢堡等等......我都不算。
兩家高級鐘錶算吧,眼鏡行算吧,玉山、新光金、瑞興銀、匯豐銀算吧,麥當勞、美式早午餐和中悅環球企業大樓內的科技公司算吧,設計師服飾名店和昭陽商辦大樓上健身房這些商業你總沒話說吧?
其他是還尚未完工和業主沒出租,我一再說店面汰換需要時間。
感覺沒有客觀討論空間,只是純粹不爽。


這些銀行、商店、餐廳在那16公頃外的泛中正特區或是桃園舊市區、中壢市區也幾乎都有出現了,所以實在是不用像某壇那樣出現個鐘錶店就大肆慶祝吧。

藝文特區限建這麼久,配上它的位置及捷運綠線,本就會讓人有較高期待,期待這塊曾是桃園最精華土地上能出現大型百貨及影城(這可是中悅當初寫在圍籬上的),這樣桃園就能有個類似小新板的一流商圈了。結果建商擺爛加上縣府不管,就浪費這塊土地了。

不可否認那區環境、景觀及生活機能在目前的桃園仍算是數一數二的,但在中路、經國、青埔等重畫區發展起來後,長得也會差不多,甚至更好。

至於店面汰換需要時間這句話嘛,希望能快點囉,看看中悅一品店面的樣子,房東高姿態,結果只有銀行、鐘錶店、房仲、骨科診所租得起,閒置一堆,就像海華大帝現在也開始有閒置店面一樣。不過海華有百貨、有影城、有特色店家,整體商圈氛圍還是桃園最好,原來有機會超越海華的藝文特區也沒希望了。
請您從前兩頁開始看,不要斷章取義,我之前就說是藝文特區週邊。
請問您商業區定義從嚴,人潮是是否也要限定圈圈內的人,這實在很無聊。
其次建商違法與否,並不是你說了算,如果無法證明建商違法,就我粗淺的法律常識,無法認同你的指控。

hans7192 wrote:
抱歉 上述這幾家 都...(恕刪)

Badr wrote:
中和路沒那麼小喔!南...(恕刪)

中和路、景安路都是18米,
中正路前段是15米後段30米..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