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朱縣長說桃園的創稅能力是全台之冠.這有什麼用呢?

以前朱縣長說桃園的創稅能力是全台之冠
所以應該中央要有更多比例的錢撥給地方(桃園)

我在想...是不是因為工廠多...老闆付的稅比較多所致
並不是那些員工....薪資不高的員工創的稅呢?
那....最後...哪裡有用呢?
不過交流道附近的路面真的有比之前好多了....但是...就只有感覺那裏有改變
其它????應該有吧...我再想一下了
創稅能力 並不等於 馬路要鋪平鋪好吧

誰跟你這樣說的??????

你可以查查歐洲各國與日本馬路水準 跟國民所得與國民所得稅率的關係後再來看看~
馬路有舖好是我看到的現象啊
我又不是說創税能力高是要將馬路舖平
你想錯了
這麼說可以打知名度吸引選票你不明白嗎?
台灣的政治巳經成為選票政治了
不論政策對或錯,建設有沒有必要,只要有選票就做,反正錢是花全民的,混政治的人只管選上就好了
朱縣長任內也沒做的多好,縣政府附近的路面沒有好到哪去........
還蠻欣賞前朱縣長,帶來桃園未曾有過的活力,做事有方法。

iepmis wrote:
97年縣(市)創稅能力最高的是新竹市 (不含北高兩市)

桃園縣排第五

若含北高兩市, 則新竹市第二, 桃園縣第七


新竹市創稅能力高
但馬路不平坑洞程度更高
iepmis wrote:
這是政治人物的虎爛

桃園縣政府自己所做的統計

97年縣(市)創稅能力最高的是新竹市 (不含北高兩市)

桃園縣排第五

若含北高兩市, 則新竹市第二, 桃園縣第七
...(恕刪)


其實也不見得是虎爛
就看如何解讀數據

排第五是指97年度每位縣民的創稅能力(實徵總額/縣民人數)
排名前四名是新竹市,基隆市,雲林縣,新竹縣

但97年度全縣的實徵總額則僅次於台北縣名列第二(不含北高兩市)

可能朱縣長說這句話的時機是指95年度,當年度全縣的創稅能力為全台第一(全國則僅次於北高兩市),達1975億
比97年還多了592億

所以,事實是
桃園縣的整體創稅能力近幾年下降了,從95年度的全國第三(僅次於北高兩市,可以號稱全台第一),如今下降到全國第四(次於北市,北縣,高市,還是可以號稱全台第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