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油價大跌 通膨壓力低
已經走過6年低利環境,為何至今利率仍維持在低檔,主要還是各國復甦情況不理想。尤其是中國經濟成長減緩,造成原物料需求低迷,原物料價格跌跌不休,包括鐵礦砂、銅礦、水泥等價格直直落。這些過去推升房價的建築成本,其實已經大幅下滑了。
另外,油價大暴跌,更讓通膨壓力大幅降低。布蘭特原油在今年上半年仍可維持在每桶110美元以上,但下半年卻忽然急轉直下,到12月18日,跌至每桶59.09美元,跌幅達46%以上。
通縮比通膨更可怕?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低油價、低原物料,成本降低,再加上低通膨,沒有升息壓力,不正是房市大利多嗎?很可惜,就像刀子有二刃,利多也同時帶來利空。投資市場有句話,「通縮比通膨更可怕。」當人們預估,東西未來會更便宜時,會減緩消費、延後消費,反而造成經濟進一步的萎縮。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深受通縮所苦,因而出現失落的20年。
中央銀行彭總裁說,低油價對台灣經濟成長是利多,確實,身為石油進口國,台灣可以享受到低成本的好處,但低油價若持續一段時間,對國際政經環境帶來的隱憂,卻值得提高警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