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你看看...
現在的房市到底是賣家太貪婪??或是買家太摳門??還是房仲太有信心??
房仲無法成交倒閉是咎由自取啊...到底怪的了誰?

老頭子今天無聊隨意瀏覽
比對了信義房屋的物件
以牛津CEO第二期九樓的四房為例
104年6月份建商交屋的時候,實價登錄開出來832萬
104年12月份仲介刊登的價格,可以開出來1180萬
中間價差為348萬,買家如果以1180喊7折之後雙方討價還價的斡旋之後扣除一些規費說不定還有得賺。
喔...可能是奢侈稅全都要轉嫁給該死的買方身上吧!!
難怪57台真相台要買方從6折開始談

說實在的...這個物件的格局或公設(照實價登錄所刊登的資料..公設比將近34%,29.81室內坪+4.38陽台+0.02雨遮=34.21 ,權狀51.89 )...
如果這個零休閒設施的建案,公設有34%,..老頭子.不知道到底這個高比例公設到底跑哪裡去了...
因此老頭子覺得........只能尊重信義房屋的專業開價了


牛津CEO2的四房...
牛津CEO2的四房...
文章關鍵字
1.應該說當初每坪就買了16萬,加上一些裝潢家電及貸款給銀行的利息,少說總價付出就1000萬。
2.再說同樣地點同樣坪數新成屋就大於1000萬,新屋不降價,中古屋當然也就新成屋打個折,還好啦。
3.實價登錄不就告訴你我買了多少價錢,同樣地點你可以比較不是嗎?賠錢生意沒人做,殺頭生意有人搶。
4.832*0.6=500萬好了,屋主賠錢賣你是他傻了,還是老頭子老糊塗了。

有屋者如不缺錢為何賠錢賣??建商賺較多的不先降價??
就如同中古車市場,新車貴鬆鬆,中古車也跟著貴,不是嗎?

舉個新建案比較可能就客觀點了

案名 益展學苑
平均單價 18萬/坪起 建坪 28.0 ~ 43.0坪
面寬 未提供 總戶數 149戶 基地面積 約1076坪
大樓車位總數 148個車位 房間規劃 2房~4房 樓層規劃 地上15.0層 地下2層
公設比 31.4%

牛津CEO:公設比將近34%,29.81室內坪+4.38陽台+0.02雨遮=34.21 ,權狀51.89/含車位 )...每坪就買了16萬

實價登錄就像雙面刃,對買家提供了資訊,相對對賣家也提供了資訊。
這2年的自住客都買在高點,含淚吃滷蛋,你要他怎麼對你打6折呢??
57台真相台要買方從6折開始談,完全就是為了收視率(目前),
未來開第一槍的一定是新建案,唯有建商先降低新屋售價,中古市場也才會下修。

這個案子沒有記錯應該是102年底推出來的...
也是房市最熱的那一年,這個案子可以用秒殺來形容,2個星期左右幾乎銷售一空,至於多少的自住客?不清楚,但如果晚上經過那裡可以略知一二,當然我們也可以解釋成屋主還在裝潢,尚未入住。

接下來回應一下不紅大的論點:

一點都不紅 wrote:
1.應該說當初每坪就買了16萬,加上一些裝潢家電及貸款給銀行的利息,少說總價付出就1000萬。


如果照上面這個四房建案的訊息,832萬(含車位90萬),權狀51.89坪
(832-90)/51.89=14.30萬/坪,當然,老頭子不清楚這個51.89坪是否包含車位的面積,也或許實價登錄在計價坪數上可能有誤差,說不定這個物件實際上沒這麼大,坪數縮小的話單價就提高了,說也許當初建商就是一坪賣16萬,不過832萬應該是多數人看實價登錄第一個看到的訊息。
另外,這個物件從信義房屋的圖片上應該能夠判斷,本物件沒有裝潢,更別說家電,反正就是屋主832萬買進來,但準備開價1180萬來給下一手慢慢殺。銀行的利息,我們就算當他832萬百分百全額貸來計算,如果用展延不付本金的方式來處理,若以利息2%為例,一年利息約16萬6,這個建案交屋至今大約半年,利息被銀行抽去8萬3左右,也就是說,這間房子到今天為止,大約花了832萬+8.3萬(利息)+20萬(交屋的規費),這間房子目前支付的成本約在860萬上下(以上不含每個月的管理費及水電費),入手成本應該不會到1000萬。





一點都不紅 wrote:
4.832*0.6=500萬好了,屋主賠錢賣你是他傻了,還是老頭子老糊塗了。


就老頭子所知,或過去和仲介看中古屋的經驗,如果要和屋主或仲介談價,應該都是照屋主或仲介的開價下去談,也就是以1180萬這個價格來談(1180*.06=708),一般來說,除非你直接表明以經知道當初的入手價,並且要用當初入手價的再打多少折來談,或許老頭子孤陋寡聞,老頭子其實沒有聽過買方以這樣的方式去給對方難堪的。至於57真相王到底是用開價去談還是成本價去談?老頭子就不得而知真相如何了,也許真的就是節目效果吧!



一點都不紅 wrote:
未來開第一槍的一定是新建案,唯有建商先降低新屋售價,中古市場也才會下修。


這個老頭子就沒辦法知道了,明年奢侈稅解禁後,是不是如報導的已交屋的2年內新成屋大舉出籠,是不是十萬新屋十萬軍,或許一個月後就可以判斷了。


結語:老頭子認為這個物件應該是屋主或仲介開高高,讓下一手爽爽殺,賣方賺到錢,買方能夠有感到撿到便宜貨的感覺,牛津2有看到的物件,就屬這個最誇張每坪開到21萬,這個102年的預售(104年的成屋)拿來和104年的預售(106年的成屋)來相比較了。
老頭子2015 wrote:
你看看你看看......(恕刪)
老頭子大大:你太認真回我,誤會我的意思了,591上面開出每坪的單價有降,尤其最近3個月的報價有收斂至兩年前的新成屋,
蛋白區超有感,蛋黃區還在撐,牛津CEO還算是接近蛋黃區,當然不容易降。
我想說的只有一個結論,除非新成屋開價或成交價下降,不然中古屋市場是不會下修的,

近期要買房的請盡全力向建商砍(6折起),而新古屋因成本卡在高點,就不需要幫他解套了。
待新/中古屋完全沒市場,回歸市場正常行情時才出手。
期待屋主便宜賣你,不如向老頭子大大請教買新成屋,才是對的。

最後還是不要買好了,大家都要買房,建商當然不願意降價,
期待房屋就像林鳳林鮮奶,降價再送車位(含車子)/家具裝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