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查到的資料, 從民國八十八到現在, 還是在溝通中, 開一條路還真是困難...

==================================================================
新聞日期: 94.11.09 發佈單位: 行政室 發佈類別: 自訂網頁

市府今(九)日召開特二號道路工程規劃設計說明會暨協調會

詳細新聞內容
新竹市政府今(九)日上午召開特二號道路工程規劃設計說明會暨協調會,林政則市長表示,市府三年來一直持續積極與各相關單位協調溝通,尊重各方意見之餘,更希望取得共識。林市長指示規劃單位就目前仍有疑慮的部分,能提出數據說明,同時在一個月內積極來推動。

市府上午邀集工研院、科學園區、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等特二道路工程相關單位,針對規劃內容進行溝通協調。林市長表示,市府為了特二道路的開闢,九十二年至今,至少已開過五次以上的協調溝通會議,積極推動特二道路計畫的進行。他再次感謝工研院、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等單位的配合,希望能儘快取得共識。

  昭凌工程顧問公司在報告中指出,這件道路屬於新竹科學園區特定區都市計畫主要外環道路園區三路之延伸路段,且在民國七十五年公告實施,八十年納入新竹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

  仙宮里長張水源表示,特二道路是居民期盼已久的道路,希望市府能儘快讓這條道路開通,便利民眾使用,解決交通擁問塞問題。

工研院代表表示,工研院一直都很支持市政府,他們知道都市發展重要,但希望也要兼顧生態保護。

  清大代表表示,感謝林市長親自主持這項會議,顯見林市長對特二道路的重視,清華交通兩校各有八千輛的機車,兩校的環校道路經過特二道路旁,他認為,隧道危險性高,因此,他希望能特二道路能通兩校機車道。他表示,特二道路的功能主要是連結十八尖山南北側,附近居民對這條道路的開闢期盼已久。

  交大代表表示,也感謝林市長對於特二道路的用心與重視溝通工作,希望特二道路能整合清交兩校南大門出口及學生機車道等交通網在內。甚至可以考量將歐洲融合社區與道路的概念納入其中。

  科學園區代表表示,交通問題嚴重影響到園區產值,顯見現有的交通已經無法負荷,明年園區匝道將完工,應可發揮分擔交通流量的功能。

昭凌公司指出,特二道路長1456公尺(含園區三路引道在內是1856公尺),起點在光復路、建功路口,經工研院光明新村、清華、交通大學至園區三路與研新四路路口。道路配置包括平面道路、隧道及橋樑等,道路寬24公尺,設置雙向四車道及機慢車道。總工程費概估增加至九點三億元,經市府爭取後,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同意分擔約二億元費用。

刊登截止日:94.11.11

以下可以查到特二號相關的消息:

特二號道路工程環境影響審查會前現勘沿線地貌現況

http://www.hccg.gov.tw/web/News?ifcontent=Y&keyword=%E7%89%B9%E4%BA%8C%E8%99%9F&groupId=0&SST=1999/06/28&command=powerSearch&SET=2008/07/28&EST=&history=Y&sortType=B&EET=&scly=101000&pageNo=1
文章關鍵字
yeulin1129 wrote:
可以查到的資料, 從...(恕刪)


時間有點遠了
路寬才24M,不知道能不能應付新竹的交通流量?
88年到現在也快10年了
我是認為沒有盡心盡力去爭取,以至於還仍在紙上談兵
一條路搞了十年還沒動工, 一定不會蓋了啦

十年的時間小孩都可以從國小上高中了, 蓋捷運都蓋好了!

叫市長別搞東搞西了, 把馬路全部舖好比較要緊!!

Kevin4931 wrote:
一條路搞了十年還沒動...(恕刪)


呂學樟指出,R1道路是香山民眾期待很久的道路


找呂學樟 .
因為連 2010 規劃R1
比 特二號道路 快 .


yeulin1129 wrote:
可以查到的資料, 從...(恕刪)
搞了那麼久還沒搞出來,搞到園區廠商不再那麼風光

是可以不用再弄了,不如另弄園區或辦公大樓,分散廠商,對交通改善效果更好
再怎麼不好,每天還是有10萬人上下班

R1一天有幾隻貓經過

這個才花不到10億,效益是R1的幾百倍

有人認識李學樟嗎?問問他有沒有興趣"關心"一下這條道路

市長...就不用問了~~~當了快4年,不聞不問的


kegabu wrote:
搞了那麼久還沒搞出來...(恕刪)
我反對
上下班塞車是因為很多人都開車,住的近也開車,一個人也開車難怪會塞車。
怕塞車就騎摩托車了,竹北過個橋也很快
多開一條路並部會紓解光復路的問題
再者公司給學校的回饋金,是公司給的,不是你個人給的,別說的好像錢是你出的一樣
c32_man wrote:
我反對 上下班塞車是...(恕刪)


我也覺得要考慮一下,因為特二號起點在狹窄的清大夜市入口(光復路、建功一路),出口在寶山路,請問這樣的設計如何紓解通往園區上下班的交通?

園區的最大交通負擔一直是寶山路、園區一路及介壽路,新闢道路如果不是跳過這三條路直接進園區,看不出來效益在哪?
新竹人不是都在園區上班,建那麼多連園區道路幹嘛.

新竹也不能只靠園區,何況園區土地已經飽和了.

一堆沒競爭力的廠商又霸著土地不退,

遲早被對岸超過,

不思考其他發展方式,大家一起死.




yeulin1129 wrote:
可以查到的資料, 從...(恕刪)


忘了它吧.

客雅大道往東延伸道路也是被忘了
經國路高架進崧嶺路也是被忘了

新竹沒錢沒勢的,想太多....
sigh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