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另一篇:買不起新竹的房

新竹市這麼小,關埔這麼迷你,能提供多少房子?園區這麼大,每年新增加的雇員,每個人都代表一個家庭,遲早都有買房的需要。新竹市房價高漲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原po的問題:「這些動輒七、八百萬到一千萬的房子,到底是誰買的?!」

我也許無法提供正解,但是我可以提供我知道的資訊。

首先這些超過七百萬的房子,在新竹市總共有多少物件?我不知道數字,但我每次打開房屋仲介網,我想應該沒有一萬個吧(光看新竹市就好)。

台灣理工科的四大學校:台成清交,有一半在新竹。清大交大理工碩士畢業的有超過一半留在這裡繼續工作。你知道光清大交大每年工科畢業的學生有多少嗎?我隨便算算:清大電機、清大資工、交大電子、交大電控、交大資工。粗略算起來碩士畢業生就有500人。

這幾個系的學生都去哪裡上班?台積電、聯發科。我這一級光聯發科就有三十人,都可以在那裡開同學會了。我跟清大電機所的比較熟,前後差十年不同年級的全都是這樣。

這些人年收入多少?我不清楚(因為我不在那裏上班)。但提供各位一些我實際知道的數字:
1. 十多年前找這些畢業生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年薪100萬以上是基本的
2. 五年前那些聯發科的同學一年賺三、五百萬算少的
3. 同學們很多都結婚了,有1/4的人娶/嫁的對象,都是這麼會賺錢的(所以你把年薪x2倍)
4. 同學們住的都是以七、八百萬為起跳單位,一千多萬比比皆是。四十歲不到買兩千萬以上的也很多。
5. 清大電機所畢業五年,我聽到的全都至少超過120萬(當然現在跟十多年前發股票是不能比的,但我是強調目前最少的也都有如此。請注意,120萬是「至少」喔)

以上這些人都是介於30-40歲,正好是買房自住的主要對象。平均家庭年收入是200萬以上的,買一千萬以內的房子根本是小case。

新竹市700-1500萬的房子能有多少間?但清大交大的學生可是年年生產出來。所以房子不怕沒人買,只怕沒有土地蓋了。

喔,還沒有加上那些從台北來,一看竟然兩千萬就有大四房含兩個停車位的,全都覺得怎麼這麼便宜就買下手的。

也沒有加上每年清大交大畢業,就有爸媽幫忙付頭期款的那些年輕人(能唸到清大交大,很多是因為家庭背景夠好,才有辦法讓孩子一路念上去。貧困之家的孩子能唸到清大交大的少之又少。光補習就比人家少了,更別提其他社會階級造成的損失。)

原po家庭能有150-200萬,在台灣真的已經算是很棒的小康之家了。不過如果要跟我上面說的那些人去搶新竹市精華地段的房子,恐怕還是徒增傷心。建議還是往比較遠的二手屋下手。新竹縣市有個好處,就是你只要多花15分鐘通勤,房子差價有可能超過一半!建議不要等房價下跌了,因為新竹科學園區只會越來越大。再拖延下去,連多花15分鐘通勤的地方也要變貴了(因為園區的從業人員數年年增加啊)


jmucvjd wrote:
省錢買房付貸款的人,...(恕刪)


相當認同
以前我剛結婚年收入就一百二左右
每次出門我的口袋很少超過一千
那一千塊能用兩個星期左右
一年可以存上百萬(因為住家裡)
我很快樂啊!! 不是錢存多快樂
而是我沒欲望無憂無慮所以快樂
現在買房有小孩了
帶小朋友出去都說沒家裡好
這就是家的感覺
讓小孩感受到溫暖
這是無價的
另外補充說明。新竹房價是誰拱起來的?

答案不是前面我說的那些工程師,而是炒房集團。

我的朋友認識一個專門炒房的人,他們都是集資好幾億,鎖定目標炒房。

台北、台中炒完,炒到受薪階級沒人買得起後,接著就炒新竹桃園,接下來一路往南。

當然奢侈稅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些綁手綁腳,不然現在價格更誇張。

簡單來說,新竹的房價就是這六、七年內來炒起來的。不然十年前科技新貴分紅領很多的時候,房價也沒高到這麼誇張。單純的散客是沒辦法拱房價拱得這麼高,都是炒房集團才有辦法。

bb573大說的好,
本來還有點擔心房價會跌的,
看完分享後現在完全不怕了,
就安心等一年10個月奢侈稅打不到後來小賺一筆....
bb573 wrote:
新竹市這麼小,關埔這...(恕刪)


大大只有算清交
其他學校再算下去就更可觀

根據這兩年左右的統計資料,新竹縣市家庭年收入超過200萬的,是前20%分位點
雖然聽起來是前20%,似乎很前面
但就是1/5,每五戶就一戶是這樣
可能單單我家巷子,就至少有三戶人家

新竹市查資料應該有將近15萬'戶'(查資料是這樣)
其實這1/5中大部分的應該這陣子還是沒有買(也是覺得貴,或早已經買沒需要)

不確定租屋而戶籍設在新竹市的比例
但如果這些戶裡頭1/100要從租改買,或換房,單單新竹市(不算新竹市)就已經有一千五百戶了
更不論這20%中有些是一家庭可以買多房的 以及可能買屋的比例有可能高於1/100,和再加上來自其他縣市的要成立新家庭和投資戶


rdcmd wrote:
相當認同
以前我剛結...(恕刪)


我輸了~~~
結婚頭七年單薪家庭, 小弟每天零用錢100元(一包菸+一杯咖啡就下課了)...
最高紀錄一年也只能存50....沒辦法股票亂買~~

每天最大的enjoy,
慢跑/騎單車/打On line game/陪孩子唸書畫圖打球/帶老婆爬爬十八尖山,偶爾郊外踏青來個三天兩夜遊!

有幸就幫孩子弄個第二間房!!
此生足矣!!

bb573 wrote:
另外補充說明。新竹房...(恕刪)


大大說的不完全對,
在新竹最up的幾個集團中,
有您所指的高薪人員!
只是您不知道罷了!
bb573講的是"大部分"新竹工作較高薪者的情形
台積在前幾年還發股票的時候
一人一年大約就是170~200左右
為什麼我會知道
因為我那時後是進去3年還31的小小工程師
我也領到這個數字
更不要說是leader或是經理了~
靠著工作4年就買了一間幾百萬沒電梯的公寓
同事更扯,有五間~
後來結婚後以屋換屋
現在也是有一間一千多的房子(是還有一點貸款)
我老公也還有一間幾百萬沒電梯的公寓(無貸款)
現在我在家帶小孩
等小孩大一點再出去賺
(應該就沒辦法跟以前一樣多)
就這樣~

所以對在台積工作的人而言買房子有很難嗎?




spwspw wrote:
美學院聽說入住率不到...(恕刪)



我婆家住美學苑,
每天回去吃飯(約晚上八點),從中庭看,幾乎家家戶戶的客廳都亮燈,住率應該有9成。
或許你可請附近仲介帶看,會更清楚。


延平經國路一帶算是相對便宜的,
新建案的小姐也未必態度差,今年初看MM21,七、八百多也還有中高樓層的預售屋,小姐服務態度也很好。


說真的,如果想買二手屋,就找個仲介專門委託吧。
表現想要買房的確定態度,不怕仲介不黏你,有好屋時才能夠比別人更快出手買到。


新竹就這麼丁點大,住哪邊覺得都沒什麼差,看個人生活習慣罷了。


這十年,房價/薪資 往相反方向…驅勢....菜鳥比老鳥 買房更惡化
1.年薪越少…..分紅 改發現金(差很多)…..+股價大跌外…+ 競爭…產業不如以往..
2.房價…增幅過高…..

兩個反方向進行……

---------------------------------------------------------------------
十年前,
公學新城(世博館附近) 3房+車位 29X萬 (有一段時間, 因一千多戶,窒銷,不限國宅資格,及鼓勵開放企業承租為宿舍,) ,光復國宅 3房+車位 34X萬 ,
當時 民間建商昌益/坤山等 3房+車位 約42X~47X萬(四房含車位 才破500萬)

當時園區收入: 大學畢 3年年資or 研究所1~2年
分紅(未費用化 ,皆領股票)…台積 32職等 約 2XX~3XX萬
同時間一般沒名氣上市櫃的小公司 …平均也破百(主要是股票分紅的市價)..-而這樣工程師 50%以上是平均值喔,
以上的不少喔

不過那時,大家談的 氣份是 分紅/股票/炒股/跳曹 ,炒房不多

十年後今天…..
同樣 大學畢 3年年資or 研究所1~2年...要買房
現在 台積 32職等 總年薪預估110~140 (縮水 一半)
一般沒名氣上市櫃的小公司..年薪..???不知道

房價已 1.6~2.X倍
現在 , 偶爾談的氣份是 房價過高/居住正義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