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先前網友揭示的資料, 共有12輛電聯車廂,
以離峰40%運轉率, 尖峰 80% 運轉率作假設, 離鋒時有5個車廂在運作, 尖峰則有10個.
如果來回一趟是60min.
60min 估計如下: (此估計已相當保守, 印象裡以前從竹中到火車站比開車快到5分鐘, 甚至更多)
車站 -> 7 min. -> 千甲 (0.5min.) -> 5min. -> 關東 (1.5min.) -> 3min. -> 竹中 (1min.) -> 5min. -> 高鐵 (10 + 4 min.)
所以離峰時車間隔約 60/5= 12; 尖峰時約 60/10= 6 min.
如果離峰時抽一個車廂到竹東內灣, 則行車間距約是 60/4= 15 min.
如果尖峰時抽一個車廂到竹東內灣, 則行車間距約是 60/9~ 6.7 min.
以一車可載人數 80人計算, 離峰運量是 80x5= 400; 尖峰運量是 80x10= 800...
事實上藉由加掛車廂, 縮小行車間鉅, 瞬間運量應可達 6000 人以上
個人以為從新竹火車站到千甲有點長, 千甲附近目前仍屬低開發, 似乎應考慮增設東光橋一站, 原因是
1. 附近有大潤發賣場(跨鐵路), 監理處, 新竹高工, 三民國中, 三民國小
2. 紓解部分新竹火車站車流, 北部縣市(搭新竹客運)欲往新竹市東區可以不一定要到火車站轉車
3. 可以規劃為交通樞紐帶, 配合機踏車停車場設置, 可以吸引更多人搭乘.
關東站未來將是很重要的站區, 附近聯絡道路尤其是公道五延伸是主要關鍵, 公車路線的配合調整是重點, 如有便宜的區間巴士往來光復路, 慈雲路, 以及園區間, 就能避免當地交通的惡夢.
個人以為要給予政客關注的壓力, 自然事情就會往的地方進行. 因為這些人想要當選, 我們就告訴他們哪裡有選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