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 預算三百億

hayato567 wrote:
我已經反對過一次竹..
另外,你提出的六家高鐵有2.7萬人,新竹火車站有4.2萬人,
但六家車站進出人次只有4千多人,
那跟高鐵的2.7萬人差距這麼大,人都去哪了呢?
高鐵車站的人真的會對輕軌有貢獻運量嗎?
.(恕刪)


我搭過幾次 EMU600,由六家車站-新竹火車站

1.六家線的路線是走人跡罕至 的站 ,中間那幾站根本沒人上下車

2. 高鐵站門口就有接泊公車, 以前 公車走光明六路上國1竹北交流道,過了頭前溪就下光復路, 就到園區,清大,速度比六家線快, 接著會到新竹市的市區, 東大路,北大路,中正路,東門市場, 都是新竹市中心, 不是六家線走的荒郊野外, 當然會有人搭
(路線好像改了182改走經國橋 ,有8線公車,)

3.六家線有專用路權, 可是那個 EMU600 起步慢, 那個車廂的地板沒有和月台齊平, 車子重又大, 轉彎半俓大,車速慢,尤其是轉彎的時後減速 ,每一站都要停車起步, 六家線雖然號稱 19分鐘,也是15元,可是到火車站後還要轉公車(不會轉火車), 並不方便
落差就是這樣
雖然182公車沒有專用路權, 到北大路要花費37分鐘 , 但是到清大,園區 ,也是只要16-20分鐘,當然搭公車

個人的感覺, 輕軌不同, 輕軌可以走市區, Tram-train 是公車+火車
目前的趨勢是公車朝向低底盤輕量化淨重、多節運輸節省人力成本。同時軌道運輸持續改善可及性以及調派靈活度,增加軌道在幹線以外的滲入程度。

就演進而言是在趨同的。

以前風行過所謂的鐵路優越論和公路優越論的論爭。從技術發展來說越來越沒有意義。柏油路和軌道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外,在各自的短處也在持續改善中。好比想到鋪設軌道的固定成本高,那就控制成本用輕軌;想到公車運量有限,那就多節化車體增加吞吐量。
hayato567 wrote:
提供大數據資料,以...
要呈獻的是乘客的平均搭乘公里數,這要表達的是人在多少公里以上願意搭乘軌道運輸,
不管是北捷還是高捷都是8公里左右,台中捷運目前是16.71公里,這樣的公里數我只能說很危險.
如果沒有延伸或是其他條交會路線,說不定比高捷還慘.
另外,台北的公車乘客平均搭乘公里數是4公里多,也就是說如果是4公里多的路程,在成本或是時間考量下是願意搭公車....
(恕刪)


這很明顯是在玩文字與數字遊戲,這個 "平均每一旅客運距(公里)" 是用 "延人公里(千人公里)" 去除 "旅客人數(千人次)" 得到的,怎麼會變成是 "人在多少公里以上願意搭乘軌道運輸" ?

延人公里 是指 "在某一特定期間內,鐵路旅客列車運送旅客之運程總和。即旅客人數與其運程乘積之和。"

很明顯,北捷資料第一年只有木柵線時,平均每一旅客運距(公里)只有5左右,路線增多之後,不管後來路線總里程更多,平均每一旅客運距(公里)還是一直大約在8左右,這表示平均每個乘客大概只搭乘8公里,而不是要8公里以上才願意搭乘

這數據反而更顯示出不管路網有多大,短程搭乘者還是很多,才會使得平均值保持在8公里左右,而不是要8公里以上才願意搭乘。

而且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北捷的路線都有公車在跑,也都有寬廣的道路可以開車騎車,還是可以吸引很多人搭乘,所以新竹沒有公車在跑的路線,有其他快速準點不塞車的大眾運輸,還需要懷疑沒有吸引力?








hayato567 wrote:
我已經反對過一次竹北光明六路的路線了,所以多討論也是一樣.
這是新竹市版,一直討論竹北也沒意義,對於縱向的六家線還是縱貫線沿著鐵路也沒有需要討論的空間.
其他的路線我還沒畫完,所以也暫時不會提出來,當然也找不到.
等我有空再畫出來.


原來閣下規劃的路線才是有價值的,別人討論的都是毫無意義的。

hayato567 wrote:
我也提出目前兩個國內系統的捷運,也說了8公里是人會選擇軌道運輸的平均公里數.
如果距離更低,那選擇公車的可能性會大於輕軌.


閣下的論點已證明是曲解數據。

hayato567 wrote:
至於所討論的準點看法沒有任何交集,我想也不用多討論.
學者派跟實務派是有差的.


閣下的準點觀點很奇特,就要扯成學者派跟實務派 ?
請問大家要求公車準點、台鐵準點,這是實務派還是學者派?這是因為要從家裡出門到目的地準點嗎?


hayato567 wrote:
另外,你提出的六家高鐵有2.7萬人,新竹火車站有4.2萬人,
但六家車站進出人次只有4千多人,
那跟高鐵的2.7萬人差距這麼大,人都去哪了呢?
高鐵車站的人真的會對輕軌有貢獻運量嗎?


六家線只能到新竹車站,這不正顯示往園區、光復路這條捷運有很大的客源?目前園區與高鐵的接駁車是巡迴公車橘線,走車流最多的慈雲路,六家線要到光復路沿線只能靠關東站與千甲站,對於光復路二段並不方便,這條捷運路線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剛剛好!
只要是非上下班時間,182就足以應付光復路的乘客了

會搭六家線的,當然是住市區附近,看好班表時間,再去搭,不用等公車,不用擔心趕不上高鐵
蓋了這一條,沿線也沒開發起來,算是條大虧的路線,只是這是算在台鐵身上
未來輕軌沿線也大都已開發了,虧損要算在市府身上
herblee wrote:
六家線的路線是走人跡罕至 的站 ,中間那幾站根本沒人上下車

新莊車站熱鬧得很,
目前除了千甲站荒涼點,其它幾站運作並不差.

iepmis wrote:
而且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北捷的路線都有公車在跑,也都有寬廣的道路可以開車騎車,
還是可以吸引很多人搭乘,所以新竹沒有公車在跑的路線,
有其他快速準點不塞車的大眾運輸,還需要懷疑沒有吸引力?...(恕刪)

我覺得是停車的問題讓台北上班族願意搭捷運.
而新竹園區的上班族習慣開車騎車~
至於塞車的問題,如果是研發體系的,
其實遲到好像也沒什麼.
公司的RD很多都9點以後才上班.
隔壁做IC設計的,10點前到公司都不算遲到~
另外雖然園區號稱有15萬從業人員,
但每個人住的地方不同,有新竹市,竹北,竹東,寶山,竹南,頭份等.
到底新竹輕軌可以涵蓋多少上班人口也是個大問號?

我想退休 wrote:
未來輕軌沿線也大都已開發了,虧損要算在市府身上

如果再搞出個路面系統塞在光復路上,
就很有趣了.....

freds wrote:
到底新竹輕軌可以涵蓋多少上班人口也是個大問號?

若針對園區上班族,涵蓋區域其實有限,
南大路/公道五一帶距離光復路都有點遠,
北大路以西使用的機會也不會太高........

herblee wrote:
我搭過幾次 EMU600...(恕刪)


你的內容主要是針對高鐵的接駁,
其實問題比較簡單而且容易解決,
只要讓1路公車有專用道,另外讓1路公車的終點站從竹中車站改成六家高鐵站甚至是生醫園區就可以解決了.
這只要作公車優化就可以,哪需要多大錢解決.

大眾運輸要漸進式,連公車專用道都還實施過,就直接將原路線跳輕軌,這不覺得有問題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