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3803 wrote:
十年換百年,當然值得...(恕刪)
新竹市錢很多嗎?通膨缺工的情況下 新竹地下化估計工程費用肯定不會是之前的200億了
搞不好要破500億了
桃園地下化18公里的預算1048億
等真的全部開工招標
現在工錢原物料大漲 地價也大漲
保證不斷流標追加預算
真的是百年負債 債留子孫
沒有捷運共構轉乘 地下化的效益都極低
等於是買大炮打小鳥
新竹如果也這樣搞 大概這筆錢花下去 什麼學校 醫院 輕軌 捷運都沒錢蓋了
看看鐵道事務所的的評論
內容摘要
前段是描述桃園立體化如何從高架硬幹成地下的前後今生。中段是描述新設車站和改建既
有車站的規劃和概要。最後是提到花這麼多錢改成地下真的值得嗎?(因為也有提到國外的
例子,國外很少會像台灣一樣把傳統鐵路改這麼長的地下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57ak5OSQnE
專門談論交通建設的 企鵝交通手札 在其podcast談論新竹大車站時也有類似的看法
https://youtu.be/CnPv4e__sf8
這只是個人看法!!
網路上有找到一份"98 年永建國小校舍興建" 的計畫書!! 裡面提到一些部分, 或許跟關埔國小在設計階段, 建築事務所的考慮有關!! 有興趣可以看看, 要罵一罵也是不錯, 總是有關心地方事務, 值得嘉許!!
98 年度永建國小校舍新建工程先期規劃.....
(二) 校地面積與班級規模檢討
1. 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民國 91 年 11 月 14 日修正)
第 18 條有關學校用地之檢討標準依下列之規定:(一)國民小
學:依閭鄰單位之分布,以每一閭鄰單位或服務半徑不超過六
百公尺配設為原則,校地面積除已發展地區確實無法補足者
外,依下列計畫人口規模檢討之,每校面積並不得小於 2.0 公
頃。(一)五萬人口以下者,以每千人 0.2 公頃為準。據此,以
新校區 2.27 公頃之校地面積,應合於規定及現況需求。
2. 就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之標準,校地面積 2.27 公頃合
適容納的班級規模為 24 班以內。
3. 依《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學空間與附屬設施設置基準之調查研
究》(86 黃世孟、周鼎金) 對於新設學校每位學生享有的校地
面積 25 平方公尺標準來看,依新校學生人數預估量,平均每
生享有的校地面積為 21~23 平方公尺。
(意思是學校招收人數是依學校占有面積大小所核算出來的)
(一) 單元空間設置要求
校園建築的基本單位為班級,以班級空間大小為基本單元來考
量校舍的整體配置可提供校園建築結構的合理性、安全性與建造的
經濟性。依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設置標準,普通教室室內每生享有 2
平方公尺,走廊寬度 2.5 公尺以上的規定,普通教室含雙面走廊的
基礎單元大小為 112.5 平方公尺,其室內空間為 67.5 平方公尺
(9x7.5 公尺或 8.22x8.22 公尺)。如此大小的教室空間,適合一班
29~32 人的規模,一般式教學活動行為。
(意思是教室不能太小或太大)
(四) 學校空間需求二 -- 使用者需求與議題調查
......
3. 校園空間開放議題三 操場:
(1)不要因大操場而犧牲綠地,教室變高樓。
(2)不希望環型跑道及 pu 地面佔據太大的校地面積,多保留
綠地。
(是要犧牲綠地蓋高樓, 還是留綠地蓋低樓, 被人恥笑??)
結論: (評估後之最佳方案)
優點:
1.運用操場設置之位置,保留原有優勢地形地景。
2.退縮校園入口位置,保存基地內原有老樹,形塑生態校園意象。
3.教學區位於基地最北側,減少區域道路所產生之環境衝擊,形塑安靜之教學環境。
4.教學單元以傳統合院作為空間模型,以中庭串連各學院空間,可依使用內容圍塑性質不同之活動中庭。
5.大型量體空間配置於鄰接外部道路,降低視覺衝擊,可形塑校園地標作用,且有利於大量人群集中與疏散。
6.建物樓層在 4 層以下,一般教室為 3層。
缺點:
1.校園分為南北兩區,造成校園活動聯繫動線增加,減少空間使用之便利性。
2.北側教學區緊鄰周邊再興中學教學大樓(11F),容易產生教學活動之干擾。
3.學校主要出入口退縮至基地較北側,主要動線為東側之道路,學童之接送尖峰時段,可能產生交通壅塞。
4.幼稚園位置臨接主要道路,容易有交通噪音之干擾。
(這是建築設計師的看法, 似乎比較傾向設計成較低房舍; 把高層樓拆成較多棟的較低房舍 !! 但這不是關埔國小的設計理念, 純屬參考)
附記:
四、 建築技術規則 建築設計施工編 (中華民國 98 年 8 月 修正版)
第一百三十四條 (四層以上教室之使用限制)國民小學,盲
啞學校、益智學校(班)或傷殘教養院之教室,不得設置在四
層以上,但國民小學而有左列各款情形並無礙於安全者不在此
限:
1. 四層以上之教室僅供高年級學童使用者。
2. 各層以不燃材料所裝修者。
3. 自教室任一點至直通樓梯之步行距離在三十公尺以下者。
另外補充一下這個版的交通問題; 新竹火車站的大車站要做不做, 好像跟新竹市或是科學園區周邊道路的塞車與否並無相關!! 新竹市的路幅狹小, 所以做輕軌也是問題重重!! 捷運問題更大, 還有財務支撐的問題!! 所以看起來"無為而治"會是最終方案嗎?? (選舉選完了, 該輸該贏也已落幕, 也沒必要為誰洗白!! 我還在學著如何"就事論事"; 希望自己多努力, 能看到問題所在)
個人積分:3569分
文章編號:86467102
市區能不能翻轉,還是繼續沈淪下去,就看這次了

2022/12/06 10:53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全台軌道建設有許多項目仍在綜合規劃階段,不過日前地方九合一大選過後,許多縣市首長都將換人,部分縣市首長對於相關建設都有各自的看法,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不論縣市首長有無換人,交通部都會持續支持公共運輸,現階段還在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階段的案子,若有送到交通部審查,將會請新首長再確認相關內容後,再繼續推動下去;若新首長有不同意見,也可修正報告內容後再送交通部審查。
新科基隆市長謝國樑在選舉前曾對外表示,他認為基隆捷運不能把火車取代掉,可從八堵經麥金路到安樂社區,避免與火車路線重複等;新竹市長高虹安也曾批評新竹大車站計畫經費104億元,卻一事無成。都讓外界關心既有建設計畫,在市長換人後能否繼續推動下去。
王國材指出,如果縣市首長沒換人,或是計畫都已核定,進入實施施工程序的案子,後續都不會改變。但像是基隆捷運、環狀線捷運東環段、桃園捷運棕線、捷運三鶯線延伸桃園八德段、新竹大車站平台計畫、新竹環線輕軌計畫等,都是縣市首長有換人的建設計畫,這些案子都會尊重新的縣市首長意見,交通部後續會請新首長再檢視一次相關計畫並表示意見,看是否還要繼續送交通部審查。
個人積分:2804分
文章編號:86467846
個人積分:3569分
文章編號:86471658

根據鐵道局規劃,整個桃園站地下化建設總長約17.945公里,分為8個站點,其中桃園、內壢、中壢為既有車站改建,屆時將改為共構體,至於鳳鳴、中路、桃園醫院、中原、平鎮等5個站點則是新建的通勤站點,8個站點預計分為8個標案發包,總建設經費約1048億元,計畫期程將至119年底,其中平鎮車站已於上個月開工,其餘7個站的主體工程標也將在明年底前完成發包。
鐵道局表示,計畫完工後將拆除8座高架橋、8座地下道及消除20處平交道,有助改善都市景觀促進土地整體開發,且桃園站及中壢站分別與桃園捷運綠線G07站及機場捷運延伸線A23車站以共構方式興建。
edwarddhliu wrote:
讓中華路多6個紅綠燈,這樣會很爽嗎?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