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ziwow wrote:
怨東怨西!
怨念深!
不如早搬走!
竹北也是一水之隔!


監督市政,本就是人民權利,只能歌功頌德,那這就不是民主台灣了
適當的監督,才是進步的動力

soziwow wrote:
其中,這次改造考量年輕人需求,以不鏽鋼包覆地下道,打造一條兩側大鏡面的10公尺長廊,讓年輕人可以在此練舞、表演、拍美照,不用再摸黑或擔心找不到合適場地,延續年輕古城竹塹城的活力與熱情,也成為隱藏版的網美打卡點。

而為打造更親人的廣場使用空間,考量天氣多變,廣場還設置噴霧系統及局部雨庇,在炎炎夏日有遮蔭空間及沁涼水霧;到了晚上,東門城在造型燈桿的映照下,呈現與白天截然不同的感覺,愈夜愈美麗,等著大家來發現;還有重見天日的舊橋墩,更突顯東門城的歷史價值。


地下道應該是以行人為優先,那地下道寬度也不寬,實在不知道打造成練舞場地,意義何在
以前走在那地下道,學生在練舞,學生也根本不理會行人,反變成行人要閃避這些跳舞的學生,這感覺本末倒置,發現年輕人的需求很好,但應該找更適合的地點

廣場的噴霧系統,還沒去看,不知道設在哪
但台灣夏季潮濕、悶熱,灑水只會讓濕度更高而不舒服,實在不是降溫良策
以往假日或晚上會有樂團在那邊免費演出,噴霧系統若剛好是設在樂團會表演的區塊,那非常不恰當,再怎麼樣,沒人會接受自己的樂器被噴霧洗禮

soziwow wrote:
東山街及培英街步道開工年底完成 造福交大、竹高等六校逾萬名師生

新竹公園周邊是竹市重要學區,東園國小、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高中、新竹高商、建華國中、培英國中六校座落於此,


這一聽就知道言過其實,根本是吹噓,哪來的逾萬名師生,上萬人走在這兩條路上還得了?
東園國小、交大這兩校學生,幾乎不可能走到那去

綠水路靠近東園國小,已做好所謂的人行步道,但成效如何?
糟啊!
沒多久,軟式防撞桿已經支離破碎好多根
實際的使用效率也不好,大多數家長還是將學生載到離校門最近位置,僅有非常、非常少數的學生,真的會使用到那個人行步道前段

東山街路幅寬度本來就夠,只要「一側」路肩強力執法淨空,行人就有地方走,實在沒必要再做人行步道
培英街路幅寬度不足,硬要擠一個人行步道,依法規計算,雖然還是擠的下,但車道寬度縮減,反而影響車流順暢度。若照新聞稿說的,培英街要強力淨空禁止停車,如果真的做得到,其實也不需要人行步道。
個人覺得那個區塊更需要解決的是東山街、培英街、食品路口,號誌設計不良,學生不理會行人號誌,與右轉車搶道,等待過馬路的行人,沒有足夠、安全的停等空間,這才是真正危險
chiashin wrote:
記得林市長競選連任時...(恕刪)

可悲的是投機份子的民調還很高哩,那以後誰還要做眼睛看不到的基礎建設,此風一長實在不是市民之福
soziwow wrote:
東山街及培英街步道開工年底完成 造福交大、竹高等六校逾萬名師生


培英街近日動工了
但工程配到真的做的很差、很差、很差、很差差差差差差

原本就不寬的培英街雙側都有停車,現在單側施工
另一側又沒禁止停車,造成培英街根本會車困難
更誇張的是,尖峰時段,非施工期間
挖土機就直接停路邊,直接占用一整個車道
看了真的一整個火,市政府怎麼會這樣做事?

以前在別縣市,道路要施工有一定規範
施工機具非施工時段,一定是移至路肩較寬的地方暫放
若附近交通繁忙,沒有適當地點,就是施工廠商要負責載走,施工時間到再把機具載過來
路面挖的坑洞,若是在路口處(非路邊),則非施工期間要放置鋼板,這樣至少較不影響交通

培英街「目前」的現況,學生根本沒地方可走


之前市府在進行管線地下化也是如此
甚至看過假日整天沒施工,挖土機就直接放在路口,用三角錐圍起來
車子經過路口要繞道、塞車,市府也沒人管

管線地下化桃園「至少」15年前就開始做了
新竹市在做這工程時,很多路口都還會另外有一塊牌子,宣揚管線地下化的優點,看了覺得諷刺
那塊彩色的牌子,廠商製作、懸掛,一面報價應該都是破千元,那都是人民的納稅錢啊


新竹市真的交通真的還有進步空間
最簡單、不花錢的,應該就是號誌連鎖
假日出門,也還算大條的路,竟然每個路口都要停紅燈
號誌連鎖不是什麼困難的工程,但要交通處人員耐心的去觀察車流量,調整號誌時制

林智堅第二任了,期待能真的把一些小事情做好,不要只是想作人民看得到的事
確實如此。早上經過。機具就佔一半。完全無視雙向車流。真的危險

另外建議食品路交大那一側也應設置人行道 通往博愛街 路邊停車格應塗消。 台電變電箱移除
這邊學生多。遊客多。又是蛋黃區。沒道理不做

ckquote>cyfu wrote:
培英街近日動工了但工...(恕刪)
幾十年前剛來新竹。經過交大博愛校區。真的驚為天人。沒想到在市區還有這麼大 漂亮的綠地
這應該是新竹市中心最好的一塊地。那時心中覬覦好久
不過目前還沒什開發。食品路大門也是暫時的
真的有點可惜

lockquote>modav24 wrote:
確實如此。早上經過。...(恕刪)
說好香山國民運動中心今年要蓋
卻遲遲沒有動作。
berlinsarahlele wrote:
神邏輯,事實勝於雄辯...(恕刪)

不是繳的稅多,領的錢越多好嗎?
你要看統籌分配款這麼配
看圖新竹市才領44.9億+補助款26.5億
其他縣市或六都,有幾個稅繳的比新竹多,領的統籌分配款跟補助款卻是新竹好幾倍,阿堅有沒有做事,有的不錯,延宕30年公道三打通、有人行道、竹香南北路運動步道、田徑場拆除、有些公園重建不錯、市區紅綠燈電線地下化、設計展辦的不錯、拆城隍廟旁阿富、有的很糟糕,有些公園重建好又在重建,違停車輛不處理,其他樓上有人寫了。

新竹縣那些道路都一直在評估,新豐接新竹6高架都評估幾十年了,還要被再評估?

要帶風向也帶好一點

james 22 wrote:
不是繳的稅多,領的錢(恕刪)


中央計畫性補助54億,加起來126億了
就跟賺的多,不一定繳的多
人生本就是不公平

跟中央要,變成有要才有,但也不一定會有
若不同社團,多少會大小眼
還是要有個公平的機制分配才對
不然就像
川普:笨蛋才會去繳稅

prostar wrote:
中央計畫性補助54億(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