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ziwow wrote:
怨東怨西!
怨念深!
不如早搬走!
竹北也是一水之隔!
監督市政,本就是人民權利,只能歌功頌德,那這就不是民主台灣了
適當的監督,才是進步的動力
soziwow wrote:
其中,這次改造考量年輕人需求,以不鏽鋼包覆地下道,打造一條兩側大鏡面的10公尺長廊,讓年輕人可以在此練舞、表演、拍美照,不用再摸黑或擔心找不到合適場地,延續年輕古城竹塹城的活力與熱情,也成為隱藏版的網美打卡點。
而為打造更親人的廣場使用空間,考量天氣多變,廣場還設置噴霧系統及局部雨庇,在炎炎夏日有遮蔭空間及沁涼水霧;到了晚上,東門城在造型燈桿的映照下,呈現與白天截然不同的感覺,愈夜愈美麗,等著大家來發現;還有重見天日的舊橋墩,更突顯東門城的歷史價值。
地下道應該是以行人為優先,那地下道寬度也不寬,實在不知道打造成練舞場地,意義何在
以前走在那地下道,學生在練舞,學生也根本不理會行人,反變成行人要閃避這些跳舞的學生,這感覺本末倒置,發現年輕人的需求很好,但應該找更適合的地點
廣場的噴霧系統,還沒去看,不知道設在哪
但台灣夏季潮濕、悶熱,灑水只會讓濕度更高而不舒服,實在不是降溫良策
以往假日或晚上會有樂團在那邊免費演出,噴霧系統若剛好是設在樂團會表演的區塊,那非常不恰當,再怎麼樣,沒人會接受自己的樂器被噴霧洗禮
soziwow wrote:
東山街及培英街步道開工年底完成 造福交大、竹高等六校逾萬名師生
新竹公園周邊是竹市重要學區,東園國小、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高中、新竹高商、建華國中、培英國中六校座落於此,
這一聽就知道言過其實,根本是吹噓,哪來的逾萬名師生,上萬人走在這兩條路上還得了?
東園國小、交大這兩校學生,幾乎不可能走到那去
綠水路靠近東園國小,已做好所謂的人行步道,但成效如何?
糟啊!
沒多久,軟式防撞桿已經支離破碎好多根
實際的使用效率也不好,大多數家長還是將學生載到離校門最近位置,僅有非常、非常少數的學生,真的會使用到那個人行步道前段
東山街路幅寬度本來就夠,只要「一側」路肩強力執法淨空,行人就有地方走,實在沒必要再做人行步道
培英街路幅寬度不足,硬要擠一個人行步道,依法規計算,雖然還是擠的下,但車道寬度縮減,反而影響車流順暢度。若照新聞稿說的,培英街要強力淨空禁止停車,如果真的做得到,其實也不需要人行步道。
個人覺得那個區塊更需要解決的是東山街、培英街、食品路口,號誌設計不良,學生不理會行人號誌,與右轉車搶道,等待過馬路的行人,沒有足夠、安全的停等空間,這才是真正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