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輕軌路線圖底定了~

sunyearhuang wrote:
我提它怎麼來的是指,人家怎麼努力讓它實現(走現在的路線)的。
意思是,現在沒有的路線,有很多人的需要,經過努力,是有機會可以成事的。
大大說的極是

很多公車路線,需要努力,是有機會可以成事的


從輕軌真能蓋,到完工運轉,我想好幾年跑不掉

所以輕軌路線公車先行,是很有需要的,要努力讓它成事

不像有位大大,人家在努力,他卻在那邊說沒什意義扯後腿,就不太好了
kegabu wrote:
所以輕軌路線公車先行,是很有需要的,要努力讓它成事
不像有位大大,人家在努力,他卻在那邊說沒什意義扯後腿,就不太好了

努力是要結合地方人士,反應給你們當地的議員或市政府,不是在這兒打嘴炮。
182公車你有看到是在這邊打嘴炮才成事的嗎?
它是地方人士反應給相關單位,希望 火車站-竹科->慈雲路-高鐵站 有公車可以行駛。
履勘後發現國光客運的1782路線和這一條期望的路線大部份是重疊的。
所以就商議由國光客運1782改駛這條路線。
就是這樣,不是在這努力打嘴炮叫做努力。

另外有關扯後腿說,很抱歉,不知道是不是有些老人家眼力不好(還是國文和我們讀的不一樣),老是亂解讀或斷章取義。
怎麼解釋也都是枉然。唉!真是無力感...
再把相關貼文複貼一次,真的粉抱歉,因為01論壇沒有放大字體功能,只望老人家要有自知之明,
看不清楚小字就拿個放大鏡,仔細看。我也只能做到這樣了,再誤解再跳針,也沒再重覆回的必要了。

我在92樓的回覆:
所以沒有人(或少人)會從新竹搭車到園區(或進園區),然後下車改搭到到竹北路線公車的。
(反方向同理)
如果這樣搭的人夠多,那麼一線到底又變成有理了

我們的議題是從公車一線到底走捷運預定路線,而有人回預定路線已都有公車在走了。
然後從新設不分段的一線到底的公車開始討論而起的,這樣沒錯吧?
(如果"捷運預定路線已都有公車在走了",這個前題是否定的(你也沒否定它)。
那麼開一線公車一路從捷運預定起站開到終站,是可以討論的(就讓民眾自動分段)。
但若答案是肯定的,就如我說的,一路到底沒太大意義(頂多就是少數人會這樣坐);

但它的副作用就使得相關路線的公車搭乘率會嚴重下降(註)。

註:182公車路線,是一條黃金路線,班車間隔本是可以很短的(十幾分鐘一班,不是現在的50分鐘一班)。
  但就是因為它和如1號公車在光復路上重疊很多,為降底其搶客率,所以也降底了發車頻率。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朽木露琪雅 wrote:
對於182公車,我個人不爽市政府吃544巷的豆腐,這條巷子上下班車流多,偏偏好幾個社區的車庫大門在此巷,真是得一堆摩托車汽車走這條巷子往慈雲路再往竹北,有夠煩人

50分鐘一班的公車能造成544巷多大的影響?應該還是不爽居多吧。

朽木露琪雅 wrote:
市政府你有魄力就開放慈雲路園區陸橋下路線啊。

光復路東向不能左轉慈雲路,有很多因素的考量,最主要的是附近多個紅綠燈太近,左轉待轉車的緩衝長度不足(離園區的T字路口只有十公尺,一下就把園區堵住了)。
但你(或大家)可以想出什麼週全的辦法,提議給市府參考。

sunyearhuang wrote:
50分鐘一班的公車...(恕刪)


有可能改成除了公車一律不能左轉嗎?

sroach wrote:
有可能改成除了公車一律不能左轉嗎?

以後光埔應該會有兩萬住民,且有很大比例是在園區上班的。
上下班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不能左轉的話,要考慮一堆下班要回光埔家的摩托車要怎麼走。
依我的建議就是544巷改成南向單道,而476巷改成北向單行道。
這議題有興趣最好另闢討論串,免得和原議題越徧越遠(可能被刪文)。
談捷運或輕軌,還真的很遙遠

便宜又能馬上做的,就是公車運輸

竹市越做越好,竹縣要多加油

大家好好與多多利用吧




182路市區公車調降票價 增加班次、停靠站

為讓市民搭乘公車更加便利,新竹市政府將原本公路客運1782(高鐵新竹站-東門市場)路線優化並調整為182路市區公車(北大橋-高鐵新竹站),市長林智堅今(12)日到市區發車點勘查增班及路線調整情形後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出更多政策,讓公車成為大家的交通好夥伴,鼓勵市民多搭乘大眾運輸系統。

市府非常關心民眾出門的便利性,於今(104)年9月1日將原路線1782調整優化為182路市區公車,改善沿線停靠站太少問題,也調整票價,通勤乘客最高每週可省下170元,並延長營運時間,讓民眾由市區到高鐵新竹站的交通更便利。林智堅市長上午偕同交通處長沈慧虹到北大橋發車點聽取簡報,新竹市議員吳青山也到場關心。

林智堅市長表示,182路市區公車由原每日28個班次增加至44個班次,班距由原60分鐘縮短至40-60分鐘,有效降低等待時間也增加市民搭乘意願,並延後末班車發車時間約2小時,路線經過調整優化及增加停靠站,讓大家有更多搭乘的選擇。此次也將票價調降,替市民省了荷包,預計可吸引更多民眾搭乘使用,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

交通處表示,182路市區公車路線調整由北大橋發車行經新竹市中正路、臺鐵新竹站、光復路、慈雲路、新竹縣文興路至高鐵新竹站,並於沿線增加多處停靠站位,由原往返程僅各停靠8站增加至往程停靠23站、返程停靠21站,可減少乘客轉乘次數及乘車時間,如果民眾有轉乘高鐵、臺鐵、公路客運、國道客運或其他市區公車的需求也更加便利。此外,末班車也延後約2小時,北大橋末班車21:10、高鐵新竹站末班車22:15,以方便晚歸乘客利用。

交通處表示,原搭乘【1782】跨縣市收費部分最高收費達32元,【182】調整比照市區公車1段次(全票15元、半票8元)收費,全線上下車最多只收15元,通勤乘客最高每週可省下約兩個便當錢,可吸引民眾搭乘使用,提升本市大眾運輸使用率
每個市長都要提一次輕軌,而且每個都作不到
真的不如爭取經費用來改善現有的交通,例如巷弄,道路,打通之類,還比較有效
自己的一環,2個斷點,要花很多錢,到現在都沒影子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天不經意透露當市長的辛酸,指市府積極爭取行政院「前瞻建設計畫」的250億元補助款,他忙著向行政院長、多個部長與政委簡報,忙到已經7天沒見到其中兩個孩子一面。

林智堅在與新聞界茶敘時,指自己為了向中央爭取「大車站計畫」、「輕軌路網計畫」、「新竹市立棒球場改建」、「大型展演中心暨客家會館」、「新竹漁人碼頭改造計畫」共250億元補助款


kegabu wrote:
談捷運或輕軌,還真...(恕刪)

我想退休 wrote:
每個市長都要提一次...(恕刪)
新竹縣呢?等退休?
二年前新聞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52037

新竹縣簽了備忘錄後就沒下落了
新竹市則是要再評估,結果2年後突然冒出來了,不知這次又是劃什麼路線出來
不進園區,基本上就只有學生在坐

為紓解大新竹地區交通壅塞的困境,林智堅市長多方請益交通專家學者,提出「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主張透過輕軌串聯:高鐵特定區、新竹科學園區、新竹舊城區及竹北生活圈等四大核心區,以紓解龐大車流,至於經過新竹市的路線,所需經費約200億。

市長林智堅進一步舉德國、法國、新加坡與日本為例,強調目前的輕軌技術成熟、載具多元,關鍵在於「路線規劃」,未來的路線勢必以人口高密度區域為主。他強調,「新竹市的城市樣貌,將因為輕軌出現大尺度的改變;新竹市的交通夢靨,更將因為輕軌而打破。」

至於經過新竹市的路線,所需經費約200億
那不就代表新竹市部份路線為新竹科學園區、新竹舊城區
高鐵及竹北,新竹縣必須也要到預算才可以

kegabu wrote:
新竹縣呢?等退休?...(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