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補助的能耐靠的是什麼?是特別會寫計劃嗎?有沒有什麼標準可以參考啊?像桃園在燦哥那幾年行政院核定了超3000億軌道建設的預算,而反觀我們竹竹苗地區連他的零頭都沒有,到底是差在哪裡呀?cckm wrote:地方首長最大的貢獻可能就是伸手拿補助的能耐............(恕刪)
00ff55aa wrote:請問一下補助的能耐靠...(恕刪) 新竹市也拿了不少補助,如果林智堅願意推動鐵路立體化,也許現在已經動工了.或許交通部也有意推動新竹鐵路立體化,不然只是改建一個車站沒道理拖這麼久.個人覺得計劃書寫得再好看都沒用,交通部當然也知道這些計劃書是怎麼冒出來的..........
你們還真的很閒呢,連送審交通部都做不到的事你們也只能在同溫層一直喊,拿台北、桃園、彰化、嘉義比較不會增加你們的認同度。說個笑話,現在高架化、地下化的計畫平交道數量全部屌打新竹市區,立體化主要目的是消除平交道,新竹市區只有一處平交道還是機車專用的,喊地下化的你們要不要去問問交通部你們的想法有多好笑。不想面對現實新竹鐵路立體化效益趨近於0還天天拿桃園、台北去比,你們要不要先做好功課再來講話?什麼拆掉重弄就好這種話都喊得出口,難怪喊的人通通上不了檯面。講得看起來頭頭是道卻永遠不願意面對現實,你們十幾年前就在喊喊到現在連交通部審核都進不去,只會在同溫層不願意面對現實,這就是你們不會成功的原因。自己不做功課,整天在這怨天尤人、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不切實際的想法,再過幾年甚至十年以上你們八成也只會在這講這些不實際的大論。這是維基百科的台南鐵路地下化流程圖,被交通部審核效益太低不予通過的新營鐵路高架化平交道數量遠比你們在這喊的地下化多很多,彰化鐵路高架化都進到綜合規劃平交道數量也比新竹多。你們要不要照照鏡子要新竹鐵路地下化你們要用幾處平交道來跟人比?鐵路地下化不是喊了就有用,你們只會喊這些似是而非的高傲論點,連交通部審核都進不去。事實就是你們喊那麼久,有哪次能進到交通部?
原來只有騰出鐵道空間才能改善新竹交通喔?你先把交通基礎常識先了解一下比較好。竹科園區可以透過鐵路立體化改善?巨城附近交通問題新竹立體化能改善什麼?連新竹交通問題最嚴重的地方都跟鐵路完全無關就只想要立體化,我比較相信講這些話的不是沒概念就是跟風政治人物,或是自身有利益。
大車站目前最大的問題,除了一般民眾看不出他的效益以外,出來的報告也是顯示自償率不足。大車站必須搭配輕軌紅線,自償率才可以達標,而且輕軌紅線的運量是用每日七八萬人去計算出來的,是否過於樂觀?自償率不足還要硬推?至於鐵路立體化的部分,在小智之前一直都是卡在中央偏高架化,但地方一直希望地下化,所以從來沒有進入實質的自償率的估算,也就是說新竹值不值得鐵路立體化,目前還在各說各話的階段。不論是鐵路立體化或是輕軌,說實在的我個人都不看好。目前相關軌道建設排在我們前面的縣市太多了,要輪到我們並不容易。改善與園區的交通,說實在話的現階段能做的試著將園區做一定的分散。X計劃之後再來就是要規劃在新竹竹南交界的園區規劃,讓整個交通方向不要過於集中。巨城附近交通的問題其實也是類似,除了增加接駁,看有沒有機會再多蓋一間購物中心之類的。冰見友樹 wrote:原來只有騰出鐵道空間...(恕刪)
大車站就是個假議題,鐵道和車站不都是台鐵的。怎麼看起來像是地主的鄰居,腦筋想著加蓋車站站體,誰曉得之後產權???鐵路地下化 及 大新竹捷運,為何要看中央臉色? 要是能成立建設基金公開募款,資金應該很快就可以到位。
新竹老頭子 wrote:鐵路地下化 及 大新竹捷運,為何要看中央臉色? 要是能成立建設基金公開募款,資金應該很快就可以到位。 鐵道這事一定要中央核准,不是有錢就可以自己玩.咱這兒是半套地方自治,地方能做什麼,得靠中央施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