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竹苗應該升格為直轄市

sanla wrote:
w大.你就不要再回了...
就像我明明就舉過證交稅是中央分配稅收.
他偏偏忽略這段..我只好認賠殺出了(恕刪)


閣下這點說法有誤

因為閣下的說明根本沒有將證交稅與中央分配資源的關係說明, 所以我無法從閣下的說明了解證交稅與閣下所說的中央分配資源所以證交稅是統籌分配款有何相關 ?

證交稅是大家買賣股票所交的稅, 與中央補助各地的資源分配有何關係 ? 單憑閣下說"證交稅是中央分配稅收" 就算是, 閣下的立論根據是什麼 ?

看來在下的修養實在太好了, 面對諸位毫無佐證資料只憑看不爽就批評的言論我還能不耐其煩反覆說明提供數據, 還是一句話, 看不爽就來挑戰, 沒在怕的 !
tw3326728c wrote:
每個地方都是直轄市,這樣大家齊頭式的平等。
這點子不錯,很適合共產且集權的國家,但這裡是台灣。

當大家都是直轄市的時候,難保不會額外設立 特別直轄市 這個行政區。
接著又有人喊,重北輕南 大家又搶著升格 特別直轄市....

當大家都是特別直轄市的時候,難保不會額外設立 超級直轄市 這個行政區。
接著又有人喊,重北輕南 大家又搶著升格 超級直轄市....

當大家都是超級直轄市的時候,難保不會額外設立 超級直轄市 這個行政區。

進入迴圈..............


閣下這種說法很嚴重扭曲在下的原意與完全無視台灣的制度.

台灣的制度很簡單, 如此二圖 :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最高就是直轄市, 根本不會有什麼特別直轄市或超級直轄市, 除非立法院修法 (可能通過嗎 ?).

所以在目前的制度下, 將省去掉, 不是全部都是直轄市直轄縣嗎 ?

所以這個議題的重點其實很簡單,

1. 全部縣市升格直轄市(or 直轄縣)本來就十分合理, 為何要搞合併升格 ?
2. 那些升格的縣市是憑什麼升格 (沒半顆強) ? (這點完全沒人提出說明)
3. 為何省不見後, 還要搞這種階級化的直轄市 (經費補助大不同)
4. 既然有些縣市是合併才能升格, 為何桃園彰化不用合併也超過125萬人不能升格? 其他縣市合併爭取升格有何不可 ?
5. 此議題完全是在此制度下避免造成非五都人民變成次等公民所產生的對中央的要求.

當然有人如果看不爽我舉的新竹與台中比較的例子, 歡迎來挑戰.

也歡迎非五都人民, 趁這次選舉, 將對這種不公平的亂搞制度的抗議好好在選票上表現出來吧 !


sanla wrote:
w大.你就不要再回了..
i兄這些論點連在新竹板都得不到太多奧援跟認同了..


S大, 謝謝您的提醒, 其實想想, 因為我們見識比較多, 所以可以包容並且看到各縣市的美.

每次回去高雄, 看到高雄港的海以及高雄的大樓.
每次經過台中, 從高速公路上看到七期重劃區美麗的大樓.
每次去台北跨年, 看到101的美麗與台北的進步.
再到現在的新竹的家, 每天上班進園區體會台灣高科技業的驕傲.

我心中都是台灣各城市不同的特色與美麗, 我應該要繼續保有這樣的心情.

認真~就輸了~今天我就是太認真跟一位基本教義派討論事情, 結果弄得自己一身腥.

我無法跟沒有邏輯跟自動忽略缺點的人討論事情, 不過so what, 新竹就是不可能變成直轄市.

現實是殘酷的, i大的美夢在有生之年都不會實現.
不管他在網路上戰贏了多少人, 他的美夢不會實現, 因為與他一樣思考方式的人是極少數.

其實這對i大也很殘酷, 因為自己的心願永遠不會實現~好慘~~

謝謝i大這些天的指教, 您就繼續怨天尤人吧, 我要繼續好好欣賞各城市的美了~~~~
有人沒種繼續挑戰就要烙跑了喔 !

真是好笑的邏輯, 看不爽的人不敢繼續挑戰, 反而叫當事者沒事去別版挑釁別人, 哈! 是誰沒種一看便知 !

有人沒本事回應我的文章就是沒本事, 呵 ~~ 不想隨某人起舞去別版挑釁叫做沒種 ? 那連文章都沒本事回只會叫人去挑釁別人的該算什麼 ?

台灣本來就是很美的, 只是為何中央要區分一二等公民 ?

如果大家干願承受這種不公就繼續漠視吧 !

至於竹竹苗能不能升格, 那沒關系, 至少中央這種不公大家都有看見就足夠了 ! 而且中央也可能換人執政, 沒什麼不可能的 !

還有一點, 我的最愛是台灣, 新竹只是我的故鄉之一 ! 台灣各大城市我就算沒住過也去過. 真要挑缺點那個地方沒缺點, 真要看優點新竹怎會沒優點.

有人真的看文章不用眼睛看, 我早就說過我要求的是台灣各縣市全部都(合併)升格直轄市, 不是只有竹竹苗.我的格局早就超越地域是以台灣整體來看行政區劃的問題, 那像某些人小鼻子小眼睛想要論戰縣市比較.

想虧在下的人請自己先看清楚再說. 呵呵 ~~

iepmis wrote:
閣下這種說法很嚴重扭...(恕刪)


台灣的行政區劃分最高就是省和直轄市,沒錯!

所以在目前的制度下, 將省去掉, 不是全部都是直轄市直轄縣嗎 ?
“省”並不是去掉喔!而是虛級化。所以精神上是直轄,但並非全部變成直轄市等級。

至於問題
全部縣市升格直轄市(or 直轄縣)本來就十分合理, 為何要搞合併升格 ?
因為改成直轄市,鄉鎮就變成區公所。會一下子少掉很多鄉長和代表的缺額,這些人並沒辦法一下子消化掉政治權力的慾望。

那些升格的縣市是憑什麼升格 (沒半顆強) ? (這點完全沒人提出說明)
人多,選票比較多,是主因之一。

為何省不見後, 還要搞這種階級化的直轄市 (經費補助大不同)
我也很想問!但是還是以選票多寡為主啦!

既然有些縣市是合併才能升格, 為何桃園彰化不用合併也超過125萬人不能升格? 其他縣市合併爭取升格有何不可 ?
法律並不是硬性規定,一定要讓他升格喔!
相信您不搞政治!所以,不了解。這就是等著要錢、要人用的,難聽一點叫作要脅。

是不是變成直轄市,得看人臉色喔!!!
地方制度法
第3條
地方劃分為省、直轄市。省劃分為縣、市 (以下稱縣 (市) )。
第4條
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縣人口聚居達二百萬人以上,未改制為直轄市前,於第三十四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及其他法律關於直轄市之規定,準用之。

為什麼要變直轄市,這跟地方首長的薪水有關
第 55 條
直轄市政府置市長一人,置副市長二人;人口在二百五十萬人以上之直轄市,得增置副市長一人,職務均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由市長任命,並報請行政院備查。
市府主管或首長職務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
第 56 條
縣(市)政府置縣(市)長一人,置副縣(市)長一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人口在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之縣(市),得增置副縣(市)長一人,均由縣(市)長任命,並報請內政部備查。
市府主管或首長職務比照簡任第十二職等。

其實,改一下財政收支劃分法就可以分錢了,不必管他升格不升格。
第 66 條
直轄市、縣 (市) 、鄉 (鎮、市) 應分配之國稅、直轄市及縣 (市) 稅,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辦理。

這是我對台灣未來劃分的看法
從歷史、地理、城鄉發展、工商、交通、國防各方面
把台灣概分如後:一個中央政府,八個區的市政府,數百個分區公所,數萬個里辦公室(戶政,地政,稅務,入出境,.....等等分散的不便民的機構都整合由數名里辦事員直接獲得授權處理)

台北市(包括台北、基隆和桃園)863萬人。
(這個人口大概和天津1200萬、北京1300萬、東京1300萬、首爾1000萬有的拼)

台中市(包括台中、彰化和南投)390萬人。
台南市(包括雲林、嘉義和台南)343萬人。
台東市(包括台東和花蓮)62萬人。
高雄市(包括高雄和屏東)364萬人。
新竹市(包括新竹和苗栗)143萬人。
澎湖市(包括金門和馬祖)20萬人。
宜蘭市46萬人。

大家的地位均等,都可以去行政院開會。發言權和預算權才能公平。

iepmis wrote:
閣下這點說法有誤因為...(恕刪)


幫你把上次沒看到的再貼一次

"稅法不是我本行..所以我只用已知的常識來解釋一下..看看這樣說得通嗎?
舉證券交易稅為例好了..上市櫃公司百百種..也坐落在各地..更不用說有些是運用中央政策輔導的..
如金融業.或是科技業所用的水電資源也是來自其他地方.
難道這要以當地買賣股票的人數多寡來分配嗎?隨便想想也知道不合理.."

這樣可以解釋證交稅為何不是地方稅而是中央稅嗎??


竹、竹、苗這三個縣市首長會提到合併升格無非是為了有更多的經費,這是人之常情。
以新竹縣市的觀點,會找上苗栗縣是為了補足人口,若非人口問題,不可能找苗栗縣的。
以苗栗縣的觀點而言,就只想獲得更多經費。

新竹縣的發展模式似乎是新竹縣僅下轄一個行政區域,叫作竹北

新竹市的發展模式跟新竹縣沒什麼兩樣,與香山合併30年來,香山有多大的變化?

苗栗縣的發展模式,從工業、觀光業的方向邁進,發展一鄉鎮一特色,遍地開花的模式進行,以現有的編制,不足的部份至少可向中央尋求幫助。合併過後呢?中央會理嗎?不會。新竹縣市願買單嗎?誰知。合併後苗栗縣能拿到多少好處還須好好討論。不合併,苗縣看中央臉色;合併了,看新竹縣市舊有勢力的臉色嗎?

常言道,從台北看天下。在這個議題上,似乎是從新竹看天下了!苗栗縣不會邊緣化,我看是難了!我真的很想知道未合併遭中央邊緣化跟與新竹縣市合併後被直轄市邊緣化有多大的不同?

縣市合併是未來必然的驅勢,苗栗縣當然要想辦法自保!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合併議題上提出以下條件:
直轄市市政中心設在竹竹苗三縣市中心點!
此話一出,新竹縣市轉頭就走嚕!

對苗縣而言,被中央還是被直轄市政府邊緣化只是不同的選擇、同樣的下場。這種事還有太多的因素要去考慮,並不只是一堆數字而己!畢竟還存在著地方勢力的運作。

sanla wrote:
幫你把上次沒看到的再...
"稅法不是我本行..所以我只用已知的常識來解釋一下..看看這樣說得通嗎?
舉證券交易稅為例好了..上市櫃公司百百種..也坐落在各地..更不用說有些是運用中央政策輔導的..
如金融業.或是科技業所用的水電資源也是來自其他地方.
難道這要以當地買賣股票的人數多寡來分配嗎?隨便想想也知道不合理.."

這樣可以解釋證交稅為何不是地方稅而是中央稅嗎??
(恕刪)


閣下所貼的, 我並非沒看見, 而是與閣下當初所講的完全不同
sanla wrote:
真正厲害的話.何必去爭取什麼直轄市去分統籌分配款..
既然是中央稅.那就是這些稅收都是靠中央當初用全國資源分配後.
再用稅收名義收回統籌分配..
無所謂哪裡創稅多不多的問題..


我已經說過了, 證交稅的重點是買的人, 有買賣交易才有證交稅, 跟上市櫃公司有沒有被中央政策輔導無關.(更何況真正中央輔導的有多少家 ?)

舉例來說, 台北人有錢, 假設有200 萬人買賣股票,而且每人平均花50萬元來買, 所以台北市的證交稅高. 這跟"中央當初用全國資源分配"有什麼關係 ? 分配了什麼 ? 分配了每縣市能購賣股票的人數嗎 ?

請注意, 閣下嗆聲的是 "這些稅收都是靠中央當初用全國資源分配後.
再用稅收名義收回統籌分配..
"

上市櫃公司是全國性的, 但買賣股票是各地券商交易的,這是自由貿易的社會, 證交稅要不要算國稅那是另一個問題, 若視為買賣商品要修法變為地方稅也無不可, 不過閣下強調的是證交稅等是動用到全國資源的分配, 這點閣下的解釋是中央輔導上市上櫃與水電共用, 用常識看就知道這不是鬼扯是什麼 ! 若照這種論點, 大家的食衣住行賺錢都與其他縣市有關, 所以賺的錢全部都要上繳由中央分配, 這不就是共產主義了嗎 ?

閣下的常識只解釋了閣下認為證交稅是國稅的原因, 但並未解釋到閣下最先前嗆聲的言論. 了解嗎 ?
iepmis wrote:
有人沒種繼續挑戰就要烙跑了喔 !


我從來不認為要因為居住地而區分一等二等, 大家都是台灣人共享台灣的資源, 既然您堅持,
好吧! 我就是您口中的一等公民, 不屑再跟您這個二等公民計較下去, 有失風格.

iepmis wrote:
呵 ~~ 不想隨某人起舞去別版挑釁叫做沒種


沒種就是沒種, 沒種又不敢承認, 你就繼續留在你的小鄉下叫叫叫吧!!!

iepmis wrote:
而且中央也可能換人執政, 沒什麼不可能的 !


中央早就輪替過執政了, 你有點常識好不好?
嫌台灣的藍綠政府都不好~太平洋沒加蓋~滾的越遠越好呀~~

iepmis wrote:
台灣各大城市我就算沒住過也去過


你住過哪裡~敢不敢老實說說看~我看你還是個沒離開過故鄉的小毛頭吧!!!

你要酸我落跑就給你酸~反正我就是比你高一等~
你一輩子都追不上我~~~二等公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用不講理的方式回覆不講理的人~還蠻爽的~~
89c51 wrote:
竹、竹、苗這三個縣市...(恕刪)


89C51 大所講的觀點是以苗栗縣合併後會被邊緣化來考量.

我提竹竹苗合併並非是以新竹市看天下, 而是從這次台灣行政區劃的結果來看待, 在目前這種模式下, 非五都的縣市終將被邊緣化, 若以經濟觀點來看, 新竹縣市的能力就算不升格未來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頂多是分配款少一點, 但苗栗縣呢 ?

很簡單的觀點, 不只苗栗縣, 農業縣都將會被強烈邊緣化, 加上苗栗縣人口又不多, 在以人口數作經費分配的中央觀點下, 苗栗縣將永遠被邊緣化, 所以劉政鴻才會講說苗栗縣未來的選擇不是與新竹合併就是與台中合併. 當然也可以不合併, 那就要看苗栗如何在新竹與台中的發展之間來發展下去.

竹苗本就是同一生活圈, 苗栗最繁榮的竹南頭份也是自古因為距竹市近而發展起來, 南邊最繁榮的苑裡根本不想被劃為苗栗縣, 一心希望變為台中縣. 人口南北外流, 縣治所在地的苗栗市一直發展的不夠快速.

但這都不是苗栗本身的問題, 而是中央長期忽視的問題.
我講竹苗本就是同一生活圈不是隨便亂講, 高中同學不少苗栗縣來的, 最遠從通宵, 最近從竹南頭份, 他們要逛街也是到新竹, 其實以苑裡來講, 雖然想被劃到台中縣, 其實苑裡人也很少去台中市逛, 因為海線要去中市極不方便.

不少人認為在下提竹竹苗合併將苗栗縣納入是湊人口, 沒錯, 以 "目前" 的制度是湊人口, 但不是絕對, 因為地劃法只要將人數門檻修為100 萬人新竹縣市只需一兩年就達到門檻, 不需要苗栗, 但那時如果苗栗南北邊各一個直轄市時, 苗栗將怎麼辦 ? 所以我提的這個合併不是只為新竹縣市想, 而是一起為苗栗想.

這不是本位問題, 而是看清真象.

至於如果合併後的市政所在地, 我認為竹南頭份間那塊地非常好呀 ! 或是香山車站以南的腹地也都不錯 (我以前在新竹市長選舉時都建議市長候選人將市政府遷到香山), 這並非什麼大問題, 就如我先前回 89C51 大的文中有提到, 這是選舉的社會, 苗栗人口最多, 就算合併後也有可能選出苗栗人當竹苗合併市的市長. 其實依竹苗的人口特性, 未來合併的政治光譜可能變成閩客或山海線之分, 地域的區分將越來越淡.

當然若真要合併也需要在地人民的同意, 此處只是討論. 但至少可以將一些優劣情勢交換意見討論.

89C51 大提的新竹縣的發展這幾年大概只有竹北, 而新竹市的香山不見發展, 所以合併後苗栗會被邊緣化.

其實我認為這是主政者的態度與經費優先使用順序的關係.

竹縣的部份是竹北重劃區的開發, 現在竹北重劃區已經開發完了, 縣長就去新豐湖口開發新的區域. 而竹東的計畫早就提出只是居民抗議加上中央審核, 所以不見動靜, 非縣府不想開發 (縣長也想開發賺錢呀)

竹市的部份是香山都計還在中央審, 加上一些市民不願被納入都市計畫, 所以開發較晚, 但是牛埔地段的風貌早就與以前完全不同. 只是較都市化的地域大概只到三姓橋.

如果竹竹苗合併, 光是竹南頭份後龍的腹地, 就足以吸引首長投入心力去開發. 目前新竹縣市的首長對此較無興趣, 反而是苗栗的首長(劉政鴻)與參選人(民進黨的楊長鎮)公開西呼籲竹竹苗合併升格, 因為他們看出苗栗未來的困境. 而新竹縣市的兩個縣市長當然不急, 炒地皮還沒炒完, 連一任都還沒當完為何要升格改選 (又不確定選的上合併後的市長). 但這兩個縣市長的態度不表示竹竹苗沒有合併的必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